「建制老臣」不挺林鄭 指其無應有氣量(圖)


林鄭月娥遭「建制派老臣」陳婉嫻批評,指其應「提起氣量、包容社會不同聲音」。(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教育局「邀請」學校直播「基本法研討會」及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演講,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回應記者時指直播「沒有強制性」、指學生「不想看的,閉上眼睛就看不見」,言論引起社會譁然。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日前終表示學校不需回覆教育局有關是否參與直播的回條。「建制派老臣子」之一的前立法會議員陳婉嫻日前撰文評論事件,指林鄭應「提起氣量包容不同立場」,指其不應抱著「閉上眼就代表非強制」的態度。

《蘋果日報》報導,陳婉嫻在其文中提及日前教育局「邀請」學校參與直播並要求學校回覆事件、以及林鄭月娥擬改組中央政策組事件,「提醒」林鄭如果視「修補撕裂」為己任,就應「提起最大氣量包容不同立場、想辦法了解更多不滿的意見」,而不是抱著「閉上眼就代表非強制」、「掩耳盜鈴」的態度。

陳又表示,林鄭重組中央政策組並招募年輕人、表明希望吸納不同聲音的構思「相當好」,但陳指出「如果接下來的程序處理不好,將會使整個構思變成社會撕裂的象徵」,認為有關構思定會吸引很多與林鄭有共同理念的人或團體踴躍參與,甚至可能有來自權貴家族、財團、高官的二代、三代,藉此機會「貢獻社會」。陳質疑,如果這樣的人「自薦」並構成了未來的中央政策組,「那是否真的是與青年人Connect(同行)?」擔心林鄭的構思最終只會成為社會某些階級群組的「特快上位階梯」。

陳指出,所謂吸納「多元聲音」,包括了一些政府「未必想聽、未必肯聽」的聲音。陳直言,過去多年港府「好像與年輕人站在對立位置、失去了互信和溝通的基礎」,並指出即使在「過去最動盪的社運佔領時期,也總有年輕人也願意和平理性地表達意見」,呼籲林鄭正視反對聲音,選擇包容而非壓迫。

然而,林鄭的中央政策改組目前構思到底如何?中央政策組前顧問劉細良日前在電台節目上直言,青年參與中央政策組「最重要的是可以『拿著數』(即佔便宜)、『拿經驗』以及『拿人脈』」,認為年輕人可以藉此了解政府及認識高官,對他們來說「利益很大」。劉又明言,如果年輕人希望倡議政策,那就應該競選立法會或在民間做「壓力團體」,指加入政府的年輕人「不應帶有政見」,因此有關職位較適合具建制立場或立場比較模糊的年輕人。

有香港市民質疑,劉指加入政府不應帶有政見,但又強調有關職位較適合有建制派政見的年輕人,指劉「前言不撘後語」,「說白了就是雙重標準,以高薪厚祿收買跟他們『臭味相投』的年輕人」。

本文留言

作者鐘靈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