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自曝 不要因神戶制鋼出事就產生幻覺(圖)


神戶特鋼總裁十月十二日鞠躬道歉(圖片來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18日訊】這幾天一直在關注神戶制鋼造假的問題,因為我現在就在幹這種活,整個公司高層都知道並允許的。我們公司在XX原材料行業中的地位和神戶制鋼在鋼鐵行業中的差不多,數一數二。要不是我就幹這行,網民一邊倒的嘲笑神戶差點讓我產生了「趙國」質量管理體系遠勝日本的幻覺,現在來說說我們公司的檢測方面造假的事吧,幹了幾年憋得慌。

1、樣品造假。有的客戶是以樣品為入貨檢驗標準。原因是檢測週期要好幾天,而倉庫無存貨,貨物一到必須馬上投入產線。所以走順豐次晨的樣品合格,走物流的同批次貨物不再做檢驗。於是我們用合格的產品做樣品,用不合格的產品交貨。

2、客戶催著交貨,檢測數據未出,先發貨,貨發走幾天後數據出來了,不合格。超標不多就改唄。

3、檢測數據不合格,直接修改後出貨。這個和神戶制鋼造假的理由、手段是一樣的。要麼客戶斷線100%概率投訴交期違約,要麼冒險發貨10%的概率投訴品質問題,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太好選了,只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會吵架:品質總監和銷售總監為此經常吵,最後大部分以老總支持銷售總監告終。

4、故意往合格測,例如一個數據2.4,要求≥2.5,填一個2.6的平行數據(平行誤差≤0.2),得到平均值2.5,合格。按標準操作規程是應該測兩組數據取平均值的,但是我們全部測一組,另一組填寫,因為人少。

5、聯手客戶的技術人員造假,直接告訴他們產品超標但超出不多,他們不要我們就發給其他小客戶。客戶大多直接讓我們偽造數據發貨以防斷線(因為客戶自己也會被他們的客戶審核)。

6、客戶審核或質監局審核的時候提前幾天抽部分人手專門造假數據。來審核的人員心裏清楚,知道哪些該審哪些不該審,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拿回去應付自己的客戶審核。

7、欺負那些沒足夠檢測能力的客戶,大客戶嫌棄的產品重新包裝發給他們。行業生長太野蠻,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也擠進來圈地,於是有的項目他們的檢驗員也不知道怎麼測,就採用我們提供的數據,有的項目會測,但測出來了技術人員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數據和最終產品質量有什麼關係。

8、還有些不造假的你以為就是真的?naive。我們的測量系統分析(MSA)從來不做,沒這人手;沒有標準操作手法,按標準操作手法根本忙不過來;檢驗人員工資過低,有技術的留不住,沒技術的沒責任心。檢測人員過半是流水線操作工水平,有時要求測量精度±1%的數據能測出超50%的偏差無法自行發現;公司每年都去學校宣講,騙一批實習生過來,然後集體來集體走,鐵打的操作工,流水的大學生。有時走到部長親自去頂崗測數據。在這種情況下要得到完全準確的數據,臣妾做不到啊!只能在心裏安慰一下:根據IQC和IPQC數據估測,這批產品的OQC數據應該是合格的,是檢測人員沒測准,改數據是糾正錯誤。什麼,IQC和IPQC數據可能也不准?忙著呢,沒空陪你翻舊賬,現在就說OQC數據。

究其原因,行業一片藍海,企業背靠大樹,野蠻生長是主因,有的客戶只要你能交貨,讓我做出產品獲得政府補貼,質量差點不在乎,對我們來說客戶都不在乎我們就更不在乎了。銷售什麼訂單都敢接,完全不考慮公司產能。有時甚至我們公司的原料還未進廠,就告訴客戶貨已經發出。最後就是行業標準未確立,企業標準我們說了算。客戶協議首次簽訂時往高了簽,等產品上線後逐步進行圖紙變更往低了變。

沒進這一行前,感覺一個人生產,三個人監控簡直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進了這行才知道,生產容易,品質保證難。要懂檢測原理、懂檢測設備維護保養校準、懂根據國家標準制定檢測工藝、懂數據分析、懂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自學這些本就累,公司還不要,公司需要的是那些工資低、不給發貨添麻煩的員工。

但是,即便這樣,我們規模依然快速增長(一年漲50%+的那種快速),想來同行也是這樣吧,互相襯托。我這幾天就在想,神戶的今天會不會是我們的明天,10年後我們公司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然後曝出10年前開始系統性造假,然後把參與造假的總監、部長、我、檢測員打包開了。現在我就在糾結要不要跳槽,從原材料帶消費端全產業鏈不同程度造假,工作越干越噁心,但如果跳了,幾年後行業進入紅海,大家都開始重視品質,那我半路逃走豈不虧到姥姥家了。

最後回到神戶造假事件,這對我國的鋼企來說簡直是一份大禮,神戶專門生產頂級鋼材,卻赤字纏身,如果聲譽受損、業績下降、股價下跌、客戶集體索賠,最後一次性憋死,那真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從事的這個產業就是日本人創造出來並逐步被中韓搶奪的,對日本人的技術我還是相當佩服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