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往事】拂塵記(圖)


八仙中的呂洞賓法器之一是拂塵。(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我常想,文化是什麽。思之無形,具之有形,根植於心,達之於行,運化於意,傳於正統,藏於民間。悠悠兮,源頭難溯;巍巍兮,仰而敬之;綿綿兮,潤物無聲。對於每一個顯其具象的器物,究其過往,竟能觸及昔日斑斕之絲,不禁有窺其流光溢彩錦緞全貌之願望。

小時候,家中掛有一柄拂塵。在我記憶中,這柄拂塵和家中的八仙桌、太師椅、小供桌、長條凳最爲古樸。八仙桌上方的墻上掛有鑲著紅木框的年畫,畫上是童子、鯉魚、仙桃,桌上常擺著茶水,乾果。

那柄拂塵,通體黑色,木制的長柄烏黑發亮,麈尾很長,像馬尾巴。我常去摸一摸,掐一掐,但不知是什麽做的,每一根都比頭髮要粗,很是結實堅硬。後來查閲資料方得知,拂塵塵尾多用獸毛和麻等為材料。

當我問及這拂塵的作用時,家中大人便會拿起拂塵揮動演示一番,説是驅攆蚊蠅的。然而平時,我卻從未看到他們使用它。那把拂塵總是靜靜的在那裏掛著,有時我看著它,聽著時鐘「滴答滴答」的響聲,它在那裏,像是藏著心事,帶著久遠的記憶,想要向我訴説什麽。

後來,在閲讀中,電視上,舞臺上,多次看到拂塵,家中曾經的那把拂塵便不覺浮上心頭,便有了探其來源,窺其內涵的想法。

據《辭源》載:「拂塵,拂子也,所以去塵及蚊蟲者。古用麈尾為之,今多用馬尾。」若據《辭源》的解釋,那家中大人的説法顯然是對的,然而《辭源》始編於1908年,我疑其在文化的流傳中,有偏離本源,落入凡俗之嫌。

再往前追溯,編於1000多年前的《宋書》載,「質如輕雲色如銀。袍以光軀巾拂塵」,從這個句子中可見,拂塵有仙家器物之質。

在道家文化中,拂塵既是道家法器,也是道家武器。在許多舞劇故事中,常常可以看到鶴髮長髯的老道,舞著拂塵傳授弟子武功的場景。在小説、故事中,更能看到道家神仙手執拂塵法寶的仙風道骨。

例如《西遊記》中悟空拜見菩提祖師的一段:「不料祖師聽了發怒道:『來人,給我轟出去!』兩邊的小道過來拉著石猴就往外走。石猴掙紮著大聲說:『放開我,我真是從那兒來的!』祖師一揮拂塵道:『放開他——你説是東勝神洲人,那東勝神洲離此萬裡之遙,中間又隔著茫茫大海,你一個人怎麽來的?』」

又如《西遊記》中關於太上老君的描寫:「老妖一聽,立刻氣急敗壞地衝出洞來。悟空掏出金箍棒,擧幫就打。老妖擧棒招架,鬥了二三十回合,忽然拋出金剛鐲,來套孫悟空的金箍棒。太上老君在空中看見,急忙用拂塵一揮,那金剛鐲就回到了他的手裏。」

八仙中的呂洞賓法器之一是拂塵。在《淵鑒類涵》中,記載了這樣的事:一天,呂洞賓身背屠龍寶劍,腰懸金丹葫蘆,手執玉柄拂塵,以雲遊道人形象來到黃河南岸,遇到從汴京來的曹國舅,他要到終南山去求仙學道,來搭船過河。呂洞賓揮動拂塵就地一掃,曹國舅眼一闔,頓覺兩腋生風,待到睜眼看時,已經飛渡黃河來到北岸。

除了道家,佛教也非常重視拂塵。傳說釋迦牟尼佛曆寶階下凡時,大梵天王曾手執白拂塵侍從,因而,白色的鬃拂塵最爲佛教所重。在一些佛教書籍,如《圜悟禪師語錄》中,可以見到僧人手執拂塵的插圖。

佛教中禪宗法門的住持常手持拂塵為大眾說法,因而拂塵亦是講經說法的威嚴象徵。這個傳統沿襲至今,現在禪林和講院住持上堂,還是手執拂塵,稱為「秉拂」。

佛道兩家將人世看作「塵世」,歷代名士也常用「塵」來描述世間。如班固《西都賦》中「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元稹《度門寺》中「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可見在拂塵在佛道文化中不僅是壯其神威的法寶,還有拂去塵埃,撣去封塵,啓發世人摒棄塵憂,返本歸真的內涵。

本文留言

作者豐中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