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魔咒」 著名經濟學家做出解析(圖)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金融業的功能和行為發生扭曲。(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7年9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8月宏觀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動能高峰已過、經濟新週期到來的說法被全面證偽。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中國金融業的功能和行為發生了扭曲,經濟出現了一個「魔咒」。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6%,預期6.6%,前值6.4%。中國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0.1%,增速創今年1-2月來新低,預期10.5%,前值10.4%。中國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7.8%,預期8.2%,前值8.3%。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9,494億元人民幣,同比名義增長7.9%,增速與1-7月份持平。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與研究員陳曦等人發布報告認為,6月經濟數據大幅超預期,使得市場對於經濟「新週期歸來」充滿期待。但是,7月工業增加值數據實際6.4%,遠低於預期7.1%,而此次8月經濟數據實際6%,再次遠低於預期6.6%,且為2016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值,經濟數據的大幅回落反映出經濟動能高峰已過,「新週期到來論」被全面證偽。

鄧海清直言,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可能並沒有需求的支撐,2016年經濟企穩走好的邏輯是出口加投資,但隨著房地產調控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階段性震盪,經濟動能高峰已過,經濟增速面臨高點,環保限產帶來的可能僅是虛假繁榮。

其報告中寫道:「同時我們認為,隨著環保去產能的繼續推進、大宗商品價格處於較高水平,以及未來‘房地產投資、出口回升’動能出現高位見頂、總需求進一步回升可能性很小的情況下,如果上游價格轉移到中下游,再疊加經濟增速下降,需要警惕經濟‘滯脹’的可能性,去產能可能過猶不及。」

綜合中國國內媒體9月16日報導,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金融街論壇上表示,總是靠寬鬆貨幣政策來拉升經濟,會出現一個「魔咒」,即凡是要支持增長,只能用加槓桿,擴需求的方法。這必然造成槓桿率提高和風險積累。當要防風險時,因為經濟增長失去了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撐,經濟增速必然下滑,於是就出現了翹翹板的效應。

吳敬璉說,「我們的金融業的功能和行為發生了扭曲」;「在貨幣超發和信用膨脹的情況之下,金融業的盈利模式就變成玩自己,靠自己的數量擴張來取得收入,來賺錢。」

吳敬璉表示,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要消除這個「魔咒」,對金融業來說就需要回歸自己原來的職能,它的職能就是通過貨幣、資金的先行作用來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根據經濟學原理,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而實體經濟則是金融的命脈。中國的製造業等行業都是實體經濟的實體所在,而金融業則是實體經濟中的支柱,對整體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來,中國國內官媒的報導顯示,中國金融系統內的風險越來越高。中共當局多次針對金融風險發聲,聲稱「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最主要的風險點就是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及相關聯的國有企業的債務,疊加資本外逃的問題,這些正是中國金融系統亂象叢生的根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