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評級降至垃圾級」系烏龍?穆迪獨家詳解

【看中國2017年9月10日訊】9月7日,國際三大信用評級公司之一的穆迪發布評級報告稱,下調了中國交通銀行存款、基礎信用評估和交易對手風險評估三項評級。具體為,將交通銀行長期/短期存款評級從 A2/P-1下調至A3/P-2,基礎信用評估調整後從baa3下調至ba1,交易對手風險評估從A2(cr)/P-1(cr)下調至A3(cr)/P-2(cr)。有媒體稱,穆迪將交行基礎信用評級從投資級跌入「垃圾級」,引發市場關切。

評級行動結束了穆迪於5月24日開始的對交行評級的下調復評,此次復評的原因是交行近年來對批發資金的依賴度增加以及盈利能力下降。

穆迪銀行分析師、「交行報告」作者萬穎對此回應表示,媒體認為的「交行評級被降至垃圾級」在理解上存在誤區,需要澄清。「基礎信用評估(BCA)和交易對手風險評估這兩個都不是評級,而是評級要素,非最後評級級別。對一個銀行的評級會持續觀察。具體交行的評級變化,從今年5月份放在複審可能下調的名單裡,主要原因是交行近年來對批發資金的依賴度增加以及盈利能力下降。我們在復評之後雖然看到了這兩項指標有所企穩,但尚未改善至足夠的水平維持交行原有的評級。按照復評90天上個月應該結束復評,但是我們將復評時間推遲至九月份,等到交行半年報公布後才確定最後評級結果。」

其實,「垃圾級」一說主要是截取了穆迪對其中一項「基礎信用評估」指標的下調結果做出的推斷,混淆了評級要素和評級結果二者的概念。實際上,影響交行本次存款評級下調的最主要原因是BCA以及其餘的交易對手評估下調,兩者均非評級,而是評級要素,非最後評級級別。

據銀行相關人士介紹,一般而言,長期評級和短期評級比較重要,而一般評級對發債並無影響。

萬穎表示,基礎信用評估只是做存款評級或長期債券評級時的評級要素。「基礎信用評估(BCA)不是評級,而是評級要素,非最後評級級別。基礎信用評估是做存款評級或者說長期債券評級時的第一步,是在沒有任何外部支持情況下,銀行的違約的可能性如何;第二步,在這個基礎上,穆迪會考慮外部支持,包括關聯公司支持和政府支持得到最後的存款評級或者長期債項評級等,才是最後的評級級別。」

她強調:「交行的級別是在A3,工、中、建在A1,農行在A2,交行在A3。要到ba1及以下才是非投資級別。有一些媒體將‘基礎信用評估’搞混淆了,這個不是評級,只是一個評級的要素。最後的評級結果是A3,仍是投資級別。」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交行市場資金佔有形資產的比例等指標確實在上升。穆迪指出,交行資金來源相對弱於其他國有銀行,在市場資金成本上升的環境下,該行盈利能力承壓。儘管,交行2017年上半年的市場資金比例有所企穩,但其對此類資金的依賴度仍相對較高。此外,儘管其盈利能力按季環比企穩,但穩定在與一年前相比較低的水平。

另外,交行存款實力相對弱於其他國有銀行,並且在競爭更激烈的沿海地區的業務佔比較高。市場資金佔有形資產的比例從2015年底的26%上升至2017年6月底的34%。儘管這一上升部分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的中期借貸便利,但即使不包括央行融資,交行的市場資金水平與其他國有銀行相比仍相對較高。

不過,穆迪同時也表示,在交行的融資情況與盈利能力發生改善時,會重新考慮調升其評級。具體要求為交行的批發融資對有形資產的佔比降到25%以下;資產收益率提升到1%以上;資產質量、資本和流動性狀況均保持穩定。另外,中國的宏觀經濟狀況以及銀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也是穆迪考量評級的重要因素,經濟槓桿率的增長得到抑制,以及中國的影子銀行風險得到控制等,都有利於評級機構對公司的展望。

交行相關負責人對評級下調一事回應稱:「公司2017年上半年各項經營指標穩健,利潤增長也好於預期。此次穆迪下調交行評級是過於關注個別指標的表現,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