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慄:查無此人(組圖)

【看中國2017年8月14日訊】當我在跨界書店的推薦區看到《查無此人》時,好奇心瞬間被書名激起。而腰封上「被希特勒列入禁書名單的文學經典,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推薦讀物」的介紹則告訴我,它也許關係到某個生命的終結,甚至以突然消失的方式。

然而,我猜到了結局,卻沒猜到結局如此令人毛骨悚然。

在銀臺付賬之後,我坐在一張桌子旁開始讀這本中英文加起來只有10萬字的小冊子。

1.什麼事兒

美國人麥克斯與德國人馬丁合夥在美國做生意多年,兩人關係密切,情同手足,彼此的家人也都很親近。1932年11月,馬丁回到了德國,小說的全部內容就是馬丁回國之後到1934年3月之間與麥克斯的12封通信。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兩人從政見一致、親如兄弟,逐漸到觀點分歧、形同陌路,再到最後麥克斯用書信的方式借刀殺人。當麥克斯的妹妹格麗賽爾被納粹突擊隊員追殺過程中尋求馬丁庇護時,馬丁將這位曾經的情人拒之門外,最終格麗賽爾在不遠處的花園裡被殺害,馬丁清晰地聽到「幾分鐘後她不再叫喊了」。這徹底激怒了麥克斯,麥克斯的復仇計畫也由此開始——在那個德國人的每封信都會被審查的恐怖年代,他開始故意在寫給馬丁的信里加上一些內容,好讓審查人員以為馬丁與猶太人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雖然馬丁在回信中苦苦哀求,但麥克斯並沒有停止計畫,在他接連幾封信後,馬丁終於成了「查無此人」。

我被狠狠震到的是,這部書信體小說呈現的是那種沒有血腥的殺害,不著痕跡的反目成仇,你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絕望,卻看不到絲毫的撕心裂肺。

在小說的結尾,當看到麥克斯寄給馬丁的最後一封被退回,信封上蓋著「查無此人」時,我差不多在那個瞬間萬念俱灰。在安靜的書店裡,我甚至分不清隱隱聽到的嗡嗡聲是來自冰櫃電機的震動,還是自己的腦鳴。

2.為什麼

是什麼導致了這場悲劇?我在後來查閱那段歷史時,似乎找到了答案。

就在馬丁回國之後兩個月,1933年1月,希特勒上臺,納粹黨開始執政。那是一個全民被打了極端民族主義的雞血,在為國家的復興感到無比振奮,並且期待著跟隨「偉大領袖」邁進「更好未來」的時代。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注定了馬丁的命運--納粹黨執政之後,戈培爾擔任了德國的宣傳部長,直到1945年在德國戰敗前一週自殺。戈培爾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美國心理學大師大衛.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裡有一部分專門講「說服」,關於戈培爾,有這樣一段話:

「他曾經承諾,只要讓他控製出版物、廣播節目、電影和藝術,他就能夠說服德國人接受納粹思想。」

戈培爾的承諾在馬丁身上得到了完全的驗證。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馬丁在返回德國之初,對納粹黨的作法有諸多不滿,後來變得游移,最後徹底接受了他們的主張,並且主動維護他們。從善到惡的時間距離不到一年,虛擬距離只隔著一部宣傳機器。

在《極權主義的起源》裡,漢娜.阿倫特指出了宣傳的作用。她認為在極權主義國家,群眾由於缺乏自由交流的空間,已經喪失了由常識所提供的現實感,極權主義宣傳利用邏輯演繹的強制性,為人們提供現實感的另一種替代品——「科學」的謊言。馬丁正是被納粹宣傳機器炮製出的「科學」的謊言所矇蔽,與良善、正義和真理漸行漸遠,最終全身心地投入納粹的懷抱。

3.還有誰

馬丁的遭遇僅僅是那個時代眾多德國人命運的縮影。美國作家克萊斯曼.泰勒說她之所以寫這部小說,恰恰是因為她看到身邊的一些德國朋友在二戰前回到德國之後,「本來都是有教養有知識且熱心的人,卻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宣誓效忠納粹,甚至拒絕聽取有關希特勒的最輕微的批評」--在龐大的國家宣傳機器的圍剿下,普通人的獨立思考和判斷顯得不堪一擊。

坐在午後的書店,我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我是導演,把《查無此人》拍成電影時會怎樣處理?麥克斯收到「查無此人」退信的這個情節,演員應該是什麼表情?那一瞬間麥克斯究竟是什麼感受--痛快、解脫、欣慰、歉意、不安、糾結….?

當納粹陰雲在德國乃至歐洲上空籠罩時,身在萬里之外美國的麥克斯竟然也沒能倖免,他人性中惡的成分被徹底誘發出來--馬丁畢竟不是殺害格麗賽爾的凶手,他只是出於冷漠(也許更多的是恐懼)見死不救,麥克斯就想置他於死地,並且知道復仇計畫可能會殃及馬丁的家人--他曾經親切地稱為「親愛的、快樂的艾爾莎」和「可愛的孩子們,特別是英俊的小海因裡希」。但他還是做了。如果說馬丁因為生命消失而「查無此人」,那麼麥克斯何嘗不是因為迷失了心中的良善而「查無此人」呢?

把書合上,心情極其沮喪甚至有些心慌,為朋友間反目成仇之後無聲的殺害,也為普通人不明就里甚至心甘情願就當了「偉大領袖」的政治祭品。在那個年代,不是每個保持呼吸的人都可以被稱為活著,因為很多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查無此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林鐵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