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去槓桿 「死不瞑目」的國企成目標(圖)


未來數月將是經濟去槓桿的過程,對經濟會產生實質性的衝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7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上半年中國金融系統不斷去槓桿,日前,中共政治局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都提到處置「殭屍企業」的問題,可見未來數月將是經濟去槓桿的過程,對經濟會產生實質性的衝擊。

「殭屍企業」,指那些沒有辦法繼續經營、應該破產但又沒有破產的企業,這些企業以吸食銀行貸款和政府資金為生。同時,受這些企業影響,形成經營不善、缺乏活力的銀行體系。自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殭屍企業」一詞成為熱議對象,美國、歐洲經濟學界開始對「殭屍企業」的識別標準、形成原因以及處置方式深入研究。

而中國的「殭屍企業」近年也更受關注,目前,在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這些企業常年靠政府財政補貼過日子,長此以往形成了很多靠政府財政補貼活下來的「殭屍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工人數量很多,動則上萬人,甚至有十幾萬員工,一旦破產清算對社會影響較大。各地方政府出於「維穩」目的,不斷想方設法輸血給這些「殭屍企業」。

而這些「殭屍企業」的狀況也是各地方政府造成的,過去很多工程項目盲目上馬,存在重複建設,導致一半左右工業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低於60%,甚至最低的只有10%,很多國有企業的產品是無用的或過時的,造成庫存高企和資源浪費。

繼中國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著重提及「殭屍企業」處置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殭屍企業」處置也被中共當局納入到防控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這一高度來定位。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5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一些國企在可見的未來沒有改進提升的可能性,只能依靠銀行續貸生存。不同於因問題資產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殭屍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而放棄對「殭屍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因而其具有綁架勒索性特徵。

去年,中國國資委梳理出央企需要專項處置的「殭屍企業」和特困企業2,041家,涉及資產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從央企處置「殭屍企業」進度來看,未達預期效果。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殭屍企業」主要分布於鋼鐵、煤炭、電力、冶金、石油加工等經濟強週期或傳統產能過剩行業,處置起來會涉及到大量的就業問題。同時,中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債轉股熱潮,即銀行由企業的債主搖身一變成為了股東,銀行的賬面上也好看不少。一些央企或心存僥倖,希望用這種方法來挽救旗下企業。

細分來看,這些「殭屍企業」多為央企下屬的子公司,已成為央企的沈重包袱,且佔用大量的財政與信貸資源,可經營效率卻很低下。因此有媒體追問:如果央企都猶豫不決,地方國企又該如何著手處置呢?

事實上,中國國企(央企是歸屬中央管轄的國企)的債務風險已經在暴露,如中鋼債券違約,地方國企東北特鋼也陷入債券連環違約的困局。7月27日,中財辦官員表示,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要做好去槓桿工作,因為這是風險的源頭。「這也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把國有企業去槓桿作為重中之重的原因。」

據《鳳凰財經》7月30日報導,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去槓桿主要是去國企的槓桿。但是,地方政府、國有事業單位不改革,30萬億元的政府和機關團體存款壓在銀行系統裡,就會產生貸款和債務。這個問題不解決,卻用貨幣政策給其它經濟體「吃藥」,就會出現政策不協調、經濟下滑過快以及其它問題。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經過研究認為,上半年金融去槓桿只是集中在金融領域,沒有觸動實體經濟。而日前結束的中國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動「經濟去槓桿」,並且著重去「殭屍企業」的槓桿和地方政府的槓桿。所以,下半年的經濟去槓桿對實體經濟將產生實質性的衝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