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據顯示 我們身處在宇宙空洞中(圖)


我們的星系駐紮在巨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Laniakea Supercluster)中,但我們所存在的空間區域的星星和行星遠比其他星系少得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宇宙中的物質並不均一,一些區域的物質密集度高,而另一些區域的物質則較為稀疏。我們可能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之中。

科學家近日在美國天文學會第230次會議上提出了一項新的研究,它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我們所存在的空間區域的星星和行星遠比其他星系少得多,而有關該研究結果的論文已經提交給《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我們生活在宇宙空洞中的想法,恰巧解釋了天體物理學中的一個問題,當天文學家測量宇宙膨脹速率「哈勃常數」時,我們無論看向何方,它都應該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卻非如此,這表明宇宙其他地方的引力更強。

根據調查結果,我們銀河系所處的球形空洞是平均空洞的七倍,跨度達十億光年。這個被稱為KBC的空洞首次在2013年提出,名字取自三位發現者Keenan、Barger和Cowie,這是天文學家發現的空洞中疑似最大的空洞。

霍斯切特告訴IFLScience,區域在當地一級每兆帕斯坦每秒大約73.24公里(45.5英里),在宇宙層面上差異為66.93。 

空洞影響了在本地尺度上測量的哈勃常數值,但不影響宇宙尺度。這導致了兩個數值的差異,並為空洞的存在提供了一些間接證據。根據觀測數據,宇宙在本地尺度上的膨脹速率為每百萬秒差距(距離單位,大約為300萬光年)73.24千米每秒(即每增加300萬光年的距離,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增加73.24千米每秒),而在宇宙尺度上的則為每百萬秒差距66.93千米每秒。通過宇宙膨脹速率我們也可以知道,當距離超過某一數值之後,星系的退行速度「超過光速」。

宇宙本質上是塊狀,並不是秘密,我們的星系駐紮在巨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Laniakea Supercluster)中,這是一個擁有10萬個星系的重力網路,這樣的超星系團(Superclusters)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銀河系似乎正被拉向一個名為巨引源(Great Attractor)的密集區域,同時被推離一個名叫偶極驅趕者(Dipole Repeller)的稀疏區域。

無論我們的星系是被推動或拉扯,看起來我們現在也可能處在一片更大的空無區域中。

本文留言

作者林澄 編譯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