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鎮化與城市化 一字之差的嚴重後果(圖)
中國城鎮化在模糊概念的同時採取行政干預。(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在針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官方詞彙中,始終都是用「城鎮化」,而不是用國際通用的「城市化」,這出現一個根本的區別:在模糊概念的同時採取行政干預,而不是市場化配置資源的結果。
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房價漲幅回落的城市增加。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年漲幅連續七個月回落,熱點城市房價在嚴格調控下漲勢暫歇,但三四線房價漲勢加大,反映樓市分化情況擴大。
為何此前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漲,而三四線城市卻出現房地產庫存壓力巨大?去年中共當局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去庫存,尤其是要去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
在中國大陸官方詞彙中,從來都是用「城鎮化」,從不說「城市化」。而城市化(urbanization)則是一個反映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國際通用詞彙,已經用了100多年,城鎮化則沒有準確對應的英譯。從漢語詞義上看,城鎮化似乎既包含了「城市化」又包含了「鄉鎮化」,似乎中國大陸官方特意用該詞語來模糊相應的概念。
中共建政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實行計畫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許農村居民遷入城市,中國的人口遷徙和流動數量較少。從80年代開始,勞動力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人口紅利得以釋放。到2001年中國首次提出城鎮化,再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及鼓勵農民工在城市買房的舉措,這說明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是由土地的城鎮化產生,而不是人口的城市化。即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一直都伴隨著極端分化的情況,這當中城市邊界的擴大並不是普惠,而是零和博弈,這個現象將會在未來人口紅利慢慢消失的過程中日趨明顯。
而城市化不僅是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並向城市集中的聚集過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間數量上的增多、區域規模上的擴大、職能和設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的經濟關係、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類的社會文明廣泛融合的過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化,沒有太強烈的行政干預色彩,而是通過城市的集聚效應來吸引外來人口流入,從而在經濟學角度上形成規模經濟,從人口學的角度上提高城市化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5月20日表示,城市化是人的遷移,應該要研究人的行為規律。據《第一財經日報》5月21日報導,樊綱說,「土地都給了小城鎮,大城市人為設限,最後就是今天的結果。大城市、小城市兩極分化,大城市房價、物價飆升,小城市(房子)賣不出去,因為人不去小城市。」
由此可見,中國的城鎮化是行政命令干預後,造成中國大陸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撰文認為,城市化不是一種行政干預的過程,它更應是一種市場化配置資源的結果,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非目標;而城鎮化則更多地體現為行政的力量,實質上是一場造城運動。於是,在現有體制改革(特別是行政體制改革、土地流轉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沒有得到應有推進的情況下,各級地方政府高舉城鎮化的大旗,一是把城鎮化作為拉動GDP的抓手,二是把將城鎮化作為建設「形象工程」的手段,三是將城鎮化作為發展房地產的手段,大力招商引資,四是把城鎮化當作土地財政收入的來源,不斷擴大城鎮面積。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2012年刊文稱,2000年至2010年,中國城鎮總面積10年間擴張60%,遠高於城鎮人口增長速度。而2000年人口城鎮化率為36.2%,2010年為49.6%,只提高了13.4%。中國大部分地區是三四線城市及城鎮,這些城鎮的面積擴大過快,卻缺乏相應的產業支持,創造的就業崗位有限,這就很難吸引新增人口,故大量以城鎮化名義投資的房地產項目過剩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