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七)(圖)
憶海鉤沉系列文章之十五
北京天壇公園。(攝影:邦寧)
接續〈【憶海鉤沉】北京軼事和故事(六)〉一文
七、古北京的經濟和交通
東晉齊郡益都縣人賈思勰(xie),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提倡漢化時,於544年完成了《齊民要術》這一巨著,這是系統的總結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名著。共10卷92篇。內容涉及農藝、園藝、植樹、造林、桑蠶、畜牧、家畜配種、釀造技術、烹飪、糧食及食品儲備,荒蕪土地治理等。當時中國社會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制。
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文明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的。到明朝,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為主導的社會經濟開始發生變化,農業仍然發達,同時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手工業、礦業、棉紡業、造船業等私營工商業發展迅速,商業空前繁榮。這時宋應星在崇禎十年(1637年),完成了他的《天工開物》,內容涉及農作物栽培,衣物原料及加工、染織、糧食加工、養蜂、種植甘蔗、製糖、建築材料(磚、瓦)製作、陶器製作、石灰石開採及石灰製作、銅鐵器鍛造、交通運輸車船結構及製造、植物油提煉、釀酒、造紙、金屬礦開採、冶金、兵器製造、珠寶玉石開採加工等。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綜合科技著作。
北京作為一國之都,當時出了一位病逝在北京任上的歷史名人,他叫徐光啟,1562年出生在上海,1633年病逝。他是天主教徒,也是位為官清廉,生活簡樸的人。他在崇禎帝時官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一生經歷了萬曆、壽昌、天啟、崇禎四任皇帝,是一個多才多能的學者,在數學、天文學、水利、農業、軍事、政治,以及中、西科學等方面都有建樹。主要著作有《農政全書》、《崇禎曆書》、《考工記解》、《幾何原本》、《測量法義》、《毛詩六帖講義》等。他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巨著,共60卷,50萬字。內容包括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桑蠶、桑蠶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
明朝萬曆年間,神宗皇帝在張居正輔佐下實行新政,經濟振興,農業發展,市場繁榮,在許多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萬曆年間中國的絲綢、酒品、蔬果、菸草、瓷器、農產品等大量出口。明朝內外交易的貨幣是白銀,可是中國白銀出產有限,主要靠進口。每年都得進口白銀。有資料記載,十七世紀以前的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達25萬至26.5萬公斤。在明朝已經開始出現錢莊、紙幣。
明朝經濟發達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來:
1、大家知道在宋末元初,中國出了個女紡織專家,名字叫黃道婆,她是上海生人,做過童養媳,因不堪家庭虐待逃跑,搭乘船到了海南島崖州黎族地區,向黎族人學會了紡織技術,後來又回到松江(上海)烏泥涇,從事紡織並教當地婦女紡織技術。她用自製的攪車、推弓、三錠腳踏紡車提高紡織效率,她採用錯紗、配色、綜線、挈(qie)花等工藝技術織出了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上海紡織業的發展。
在明朝之前人們的衣服原料是絲織品和麻織品,到明朝時,中國大力推廣棉花種植,北方尤其適合棉花生長,河北省產棉最多。由於棉花大量種植,促進了棉紡織業發展,棉布已經成為當時人們做衣服的主要原料。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印染技術也改進,從歷史博物館現存的明朝服裝可以看出,染色及刺繡很好看。
棉花加工機械有改進,如軋棉剝籽機,攪車碾軸元朝時用木製,到明朝改為鐵製,效率大大提高。明朝時棉紡中心多在南方,如上海的棉紡織業的原料棉就來自北方。當時大運河是南北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北方的棉通過大運河的船隻運到南方,加工成棉布,再通過大運河運回北方販賣。據《明實錄》記載,在山東省西北部,有個在大運河邊上的縣城叫臨清,僅此一個城市,就有布店73家,綢緞店32家。布店每進布,「出銀必點一朱」,光記賬用硃砂,每年就需二三十斤,可見棉布進銷量之大。
2、大家知道,北宋人畢升發明瞭活字印刷術,當時他是用膠泥活字,北宋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對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有詳細記載。到了元朝有個王禎,他是與明代徐光啟齊名的農學家、農業機械家。他著有《農書》、《活字印書法》,他還發明瞭轉輪排字盤,他用木活字印了《旌德縣誌》,他在《活字印書法》中詳細介紹了木活字製作和印書法,現存清朝出版的《紅樓夢》也是在1792年用木板活字印刷的。元朝已經出現雙色(紅、黑)套印書。
明朝印刷業由官辦到商人經營,民間刻書成風,印的書有經史、戲曲、小說、醫書、琴譜、詩文和啟蒙讀物、日用雜書等。
以前印書是人工刻板或木質活字印刷,到明朝中後期已經發展成金屬活字印刷,活字有銅質的,有鉛錫質的,以銅字為主,如《渭南文集》、《曹子建集》、《唐人集》等書就是銅活字印刷的。明代出版的年畫已經是四色採色套印。《西遊記》也是在明朝用銅活字排版印刷的。《三國演義》最早出版時間是在明朝嘉靖年間。《金瓶梅》出書時間較晚,現存最早版本是在崇禎年間出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在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在南京刊印。前面提到的《天工開物》是在崇禎十年(1637年)出版。《農政全書》是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出版。
清朝銅活字印刷已經用於更多的圖書出版。例如雍正三年(1725年)印刷出版的《欽定今古圖書集成》,這套圖書共萬餘卷,工程之浩大,印刷水平之高空前。《今古圖書集成》是陳夢雷主編,所選書籍按萬象、方宇、明論、博物、理學、經濟等歸類。我前面已經說過,此巨大集成出版,是在熙春園,有人考證,就是在北京今日清華大學內的一個島上。
3、前面提到的徐光啟《農政全書》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從這兩書中的紡織機械插圖,我們可以看出,明朝時的紡織機械,比黃道婆時使用的紡織機結構更為複雜,功能更為完善,效率更高。
4、明代建築業績輝煌。明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建造北京皇宮,促進了建築材料製造加工和其他行業的發展。當時朝廷工部在北京官辦了五個工廠,即神木廠、大木廠、黑窯廠、琉璃廠、臺基廠。臺基廠的情況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談過。現在再以琉璃廠為例,看看其歷史變化情況。在遼代時這裡只是一個村莊,叫海王村。清朝《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廠制東三門,西一門,街長里許,中有石橋,橋西北為公廨(xie),東北門樓上為瞻雲閣,即廠正門也。廠內官署作坊神祠以外,地基宏敞,樹林茂密,濃蔭萬態,煙水一泓」。文中稱的街,即後來的琉璃廠大街。
到清朝時,由於內城居民遷往外城,加上當時外地來京官員和舉子,多居住在宣武門一帶,因此,琉璃廠逐漸成為文人匯聚之地。乾隆年間,琉璃廠遷址,這裡更繁榮,形成北京最大的圖書古玩市場。順便提及,北京現在國營的「中國書店」是中共在五十年代合併了北京100多傢俬營書店而成,其琉璃廠分店的前身就是當年在琉璃廠開的一個叫「邃雅齋」的私營書店。
5、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歷時30年,在萬曆年間終於了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是中國古代醫學史上內容最豐富的規模最大的中醫學著作。全書共190多萬字,彙集藥物1892種,醫方一萬多個,書中有精美插圖160幅。為了完成這部巨著,他學神農嘗百草,他「遠窮僻壤之產,探險仙麓之華」遠途跋涉,四方採訪,足跡遍及蘇、皖、鄂、湘、贛、廣等省。從此書的內容和出版過程來看,也反映出明朝經濟狀況良好的一個層面。
現在我們繼續談明朝時北京的經濟狀況。明朝初年北京的手工業作坊是征匠官營。明朝中期以前,官營的手工業有嚴格的匠籍和勞役制度。到中期以後隨著官營手工業的衰落,匠籍制度瓦解,匠戶的勞役被征銀代役取代。北京的工匠有了人身自由,隨著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作坊逐漸的由官營演變成雇工生產。私營作坊開始發展,如磨坊、酒坊、機織坊、染坊、銅作坊、鐵作坊等都有私人經營的。原來只供皇室貴族享用的一些手工藝品,如景泰藍、宣德爐、雕漆等,民間作坊也開始生產。北京郊區的官營煤窯,官營礦場也日漸衰落,由私營礦場取代。由於市場貿易的發展,在北京城內形成了一些專一商品的交易市場。如騾馬市、驢市、羊市、豬市、米市、果子市、菜市等。
明朝的手工業按行業分有礦冶、陶瓷、絲織、造船、制鹽、印刷等,以礦冶佔主導地位。礦冶中又以鐵冶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當時的冶鐵行已經有了專業劃分,如炕炭、溝沙、鑄鐵、炒煉等。
北京原來有個東打磨廠,東起崇文門外大街,西至祈年大街與西打磨廠相連。這條街建於明朝,當初有幾個石匠從京郊房山縣來到這裡,開了打制磨面的石磨和製造磨刀槍的磨石的作坊,此街因此而得名。清朝時這裡出現了書局、年畫、宮燈、折扇等店舖,變成了一條文化街,我以前的存書中有寶文堂、老二酉堂的書,就是在這裡買的。現在這條街已經名存實亡,被新世界商廈等新建築取代了。這祈年大街就是一條新開的南北方向的大街,2004年通車。它的正南面,就是天壇的祈年殿。
明朝時北京的市場沿街道佈置,明初主要在皇城外城門附近如朝陽門、安定門、西直門、阜成門、宣武門,以及東四牌樓,西單牌樓,鐘鼓樓附近。後來由於漕運漸廢,積水潭,什剎海水域漸縮,北城的商貿區也漸衰,因此東西城,南城的商業發展起來,如西城商業區主要在城西安門外的西四牌樓一帶,在西四牌樓到西單牌樓之間,有個缸瓦市曾經是最繁華的市場。在南城青樓,酒肆林立;阜成門是門頭溝煤礦生產的煙煤進城之門,煤炭是當時北京生活的必須之物,因此阜成門附近就形成了一個以煤為主的交易市場。
明朝時沒有汽車,中國現存最早的進口汽車,是在1884年(清朝光緒十年)從法國進口的。中國最早使用進口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是在1900年以後,所以在明朝時當官的和貴族出門是騎馬坐轎,平民百姓是坐馬、牛、驢、駱駝拉的蓄力車,或坐人力車,或者騎毛驢、騎駱駝。驢和駱駝也曾經是當時的重要交通運輸工具,直到民國末北京還有駱駝隊向北京運送貨物。在今禮士路北口一帶,明朝叫驢市,就是個牲畜交易市場。菜市口就是明朝北京最大的一個菜市場,到清朝將原來在東單牌樓的刑場遷至此地,但菜市生意依舊興隆。
提到市場,在老北京還有一種曉市,這是一種只在黎明前交易的市場,日出即散。東曉市地點在崇文門外,西曉市在宣武門外,北曉市在德勝門外。曉市既是窮人買便宜貨的地方,也是沒落紈絝(wan ku)子弟出售家中衣物,珠寶的地方,也是竊賊銷贓場所。這種市場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時期。在紫禁城東華門外,還有燈市,就是在今日叫燈市口的地方。開市時間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這是個夜晚放燈,白天為市的市場。燈市白天出售各種燈籠、花燈、蠟燭、日用品,還有各種小吃。夜晚放燈時間,燈火輝煌,看燈的遊人川流不息,熱鬧非凡。到了清朝中期,因為此處附近有王府,達官貴族居住,燈市影響其出入交通,才將燈市遷移到地安門和琉璃廠。
談到商業市場,清朝在北京城內和正陽門(前門)外興起的一些中華老字號也是個商業發達的標誌。比如六必居創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改稱現名;王麻子刀剪鋪創建於順治八年(1651年);以製作出售清真醬牛羊肉出名的月盛齋,創立於乾隆十四年(1775年);以經營綢緞,洋貨出名的瑞蚨祥始創於濟南,創建於同治元年(1862年),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北京大柵欄(讀「大石欄兒」)設店;榮寶齋創建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天源醬園創建於同治八年(1869年);同仁堂藥店和內聯升鞋店創建於咸豐三年(1853年);吳裕泰茶莊創建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地點位於東四北大街,原名叫吳裕泰茶棧(zhan)。其他還有東來順、張一元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有一個關於都一處的小故事,在此多寫兩句。這個飯店在前門大街,在乾隆三年(1738年),由山西人王瑞福創辦,當時叫王記酒鋪。現在都一處的特色菜有炸三角、乾隆白菜、芥末鴨掌、乾隆雞、回鍋肉等。傳說在乾隆十七年,有一次皇帝微服私訪,回宮時已近深夜,路過前門大街皇帝想在宮外吃飯,別的飯店都已經打烊,只見此處還在營業,於是皇帝與隨行進來,點菜吃飯。臨走皇帝誇獎店家說「這麼晚,你們還在做生意,飯菜做的又這麼好吃,朕賜你店名就叫都一處吧」。乾隆皇帝回宮後,御題「都一處」三字,令人製成匾,派太監將匾送至店中。王瑞福將匾懸掛店門額,將皇帝坐過的太師椅鋪上黃緞子供奉起來。從此飯店生意興隆異常。
在王府井有一個東安市場,最初這個市場是在光緒年間形成雛形。當時這個市場是由聚集在東安門大街緊靠紫禁城的一些店舖,攤販組成的。由於附近有王公大臣的住宅,影響他們出入。在整頓市容時將它遷址到東南面的神機營練兵場,就是今日的東安市場,市場北門是吉祥戲院。「文革」期間市場被改名叫「東風市場」,現又恢復原稱。
到清朝後期西方先進技術傳人中國,輕工業工廠迅速發展起來。例如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先後開辦了北洋工藝局、京師習藝所、京師毛織廠、溥利呢革公司等工廠,同期還有私商開辦的織布廠、官辦、私辦的制帽廠、制鞋廠。以北洋工藝局為例,該廠工種就有機織、彩印、染色等十多科。京師習藝所,工種有毛巾、織染、縫紉等。溥利呢革公司是個紡織服裝公司,就是今日的北京清河毛紡織廠的前身。1904年官商合營開辦了丹鳳火柴廠,生產摩擦火柴。在這以前,中國人點火,是用原始的火鐮,火石和火絨取火。火柴的使用,取代和逐漸淘汰了這種原始的取火方式。清末麵粉廠、啤酒廠、紙煙廠、玻璃廠等輕工業廠相繼建立。
前面講了明朝的印刷業。到清朝時已經使用機器印刷機。同治十三年(1874年)北京第一家機器印刷廠建立,《中西見聞錄》創刊號就是機器印刷的。1876年同文館印書處,使用手搖印刷機,活字印刷。到了1884年,官營的擷(xie)華書局開始使用新式印刷設備。這是個以印教科書為主的印書局,開始時只有鉛印,後來又增加了彩印、石版印,1905年改名為京華印書局。1906年清政府成立印刷總局,由商部、學部、巡警部三個部門管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印刷局開始使用美國設備,專印紙幣、稅票,有價證券。這個廠在1912年由北洋政府接管。這時鑄字局、銅模局、製版局相繼建立。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稱謂的「局」,不是指政府機關部門,而是指商業性工廠,作坊。
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京西門頭溝煤礦,已經開始使用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提升煤炭。光緒九年(1883年)清政府在三家店,開設神機營北京機器局,購買洋人機器製造軍械,如機關鎗、水雷、子彈等。筆者在大學本科是學金屬切削機床設計的,因此比較注意蒐集機械製造業的有關信息,我注意到,北京機器局是北京最早使用金屬切削機床的工廠。1898年長辛店鐵工廠建立。1901年法國商人出資,開辦了長辛店鐵路機車廠,這個廠曾經為慈禧太后製造專乘列車,當然式樣是仿照中國老式傳統的轎子設計的,裝飾相當豪華。
元末明初北京的人口只有9.6萬,到洪武八年(1376年)發展到14.3萬,到明朝中後期已經達到85萬。清朝初到萬曆年間是68萬,萬曆六年(1578年),人口又達到85萬。到光緒八年(1882年),北京人口已經達到108萬。人口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促使城市原來的道路,交通工具及交通狀況發生變化。
現在談談古北京的交通及近代的變化。
北京四合院在遼代就已經初步形成,元大都街道胡同按裡坊布局,內城路網布局嚴謹,道路系統就是由大街、小街、胡同組成,交通要道路口有標誌,就是牌坊。
我在前面談北京水系一文中已經談到,元朝漕運發達,水路交通經惠通河與大運河相連。明清北京城內交通主要是陸路通道。對外有官道與全國各地相連。我記得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朝陽門外北京至通州的官道,還是明清時期用大塊的厚石板條鋪設的,由於使用年代已久,石條上還有大車碾出的溝痕。
明朝北京與元大都的位置相比,其中軸線和東西城牆的位置沒變,除宮殿城市南移外,明朝北京基本上延續了元大都街道的寬度和走向。城市東、西、南、北居住區域有分工,西城是皇親,貴族府第,是政治中心;鼓樓一帶是傳統的商業街市;倉庫行業會館集中在東城,是經濟活動中心;南城是居民聚居的地方,正陽門外是繁華的商業區。明外城的主要道路以各城門內的官道為主,胡同的布局受河道走向影響多斜街,胡同布局較不規則。明朝北京城由於皇城和積水潭的隔離,內城缺乏東西貫通的道路,只有兩三條南北方向貫通的主幹道路。外城貫通東西,南北的主幹線各有一條。
清朝北京城的主幹道路有增加,東西方向有:東直門至鼓樓;西直門至新街口;朝陽門至南河沿;阜成門至西四牌樓;東四牌樓至北海。外城有廣寧門至天橋。南北方向有:北新橋─東四牌樓─東單牌樓─崇文門─廣渠門;安定門─沙灘;新街口─西四牌樓─西單牌樓─宣武門;正陽門─永定門。
清末北京交通工具發生變化,北京街頭出現了東洋人力車、西式馬車、自行車、三輪車。光緒十二年(1886年)北京街頭出現第一輛東洋車(人力車),到1901年北京已經能自產人力車。1917年北京有人力車兩萬多輛,到民國時的1932年已經有四萬多輛。到1939年北京才開始有三輪車。光緒年輕時有洋人獻給皇帝一輛自行車,當時的自行車還不是鏈傳動,結構就像現在的幼兒玩具車,腳蹬子固定在前輪的軸上,是前輪驅動。洋人教給皇帝騎這輛自行車,被慈禧太后訓斥道「一朝之主,當穩重,豈能以轉輪為樂!」
但是自此開始,自行車成為一種奢侈品,在上層社會流行開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廷頒布《違警律》,規定自行車上必須安裝車鈴。紫禁城裡第一個玩自行車的當屬溥儀,時間在1922年。到了民國初年,自行車才成為大街上行駛的交通工具。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平市規定自行車由公用局管理,出臺了自行車裝備檢驗標準和違規懲罰細則,規定自行車可以在馬路上行駛的時間和車前必須挂燈。1932年統計北京擁有自行車六萬四千多輛,十六年後北京交通局統計,北京私人擁有自行車176970輛。
袁世凱獻給慈禧太后的一輛四座汽車,據說這是最早出現在北京的汽車,現在人們要看這輛車,大概要去汽車博物館了。我記得這輛車曾在頤和園展出過。這輛車是美國杜裡埃公司生產的。
北京平民百姓是在1907年才第一次見到汽車,當年是法國汽車拉力賽的「老爺車」到北京。後來就有了在北京街頭跑的,從外國進口的汽車。廢除帝制以後,到民國二年(1913年)北京才有出租汽車。1928年以後,中國才開始能自己生產汽車。這時北京已經有了公共汽車。據官方統計資料,1932年北京全城擁有汽車2800輛,其中私人擁有的汽車1700輛。隨著汽車上街,北京的交通道路也進行改造,1912年東西長安街打通。1931年修筑了景山前街。
在1949年以後,北京的牌樓、城牆、城門被中共認為是阻礙交通的障礙,於是拆毀,街道被拓寬。例如東西長安街由原來最寬11米,經拆除附近街道,將長安街拓寬到35米,中間的天安門廣場是為毛澤東檢閱遊行隊伍而拓寬到80米。天安門對面的中華門,據傳說也是因為不利遊行隊伍順利通過,而被當局下令拆除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中華門故址,後來修建了毛澤東的陵墓,這不就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句佛家箴言,毛令拆除中華門是自掘墳墓。
到民國初期,北京才有有軌電車。民國二年,上海資本家瀋靄蒼,虞洽卿等十多人發起組織北京華商電車有限公司,承包北京內外城全部電車敷設工程。到1924年有軌電車通車,當時有四條線路,即:1路從天橋到西直門;2路天橋到北新橋;3路東四到西四;4路北太平倉(今平安裡外)到北新橋。
鐵路在北京的出現,一開始清政府是不允許的。鴉片戰爭以後有個英國商人在宣武門外修了一小段鐵路,展示小型蒸汽火車。據《清裨類鈔》記載「英人杜蘭德於同治乙醜七月以長可里許之小鐵路一條,敷於京師永寧門外之平地,以小汽車駛其上,迅疾如飛,京人詫為妖物」。既然如此,清政府必然干涉令其拆除。還有一段典故,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怡和洋行在上海鋪設了吳淞鐵路,這是中國第一條運營鐵路,是從上海至吳淞。此舉被清政府視為洪水猛獸,僅僅運行了一年,就被清政府出二十八萬五千兩白銀買下拆除。
光緒七年(1881年),為了使唐山的煤炭外運,直隸總督李鴻章下令鋪設了中國第二條鐵路,即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開始通車時,怕老佛爺不准,不敢用機動火車,是用騾馬為動力。到光緒八年(1882年),才改為蒸汽機車牽引。
京奉鐵路在北京正陽門的火車站是英國人修建,自1903年開工,1906年通車。1937年以前叫正陽門東站,1937年以後改名前門火車站,後來又叫北平站。現在的北京火車站,是中共在廢棄了前門火車站後在其以東新建的。
1905年為了供清皇室祭祖方便,袁世凱命詹天祐設計,修成了高碑店至易縣的鐵路。隨後又由詹天祐設計施工,自1905年至1909年建成了京張鐵路。詹天祐是第一個華人鐵路工程師。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講過,英法聯軍曾將鐵路終點站修到天壇內。北京的環城鐵路,是北洋政府為解決北京城區糧食,煤炭運輸而修建的。這條鐵路是在北京城牆與護城河之間的荒地上修建,沿著城牆外緣而行。自京綏鐵路的西直門車站至京奉鐵路的東便門站,中間車站包括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前門,1915年建成。這條鐵路為北京服務了多半個世紀,1971年被中共政權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