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壞習慣寶寶聽力損害最大(圖)

兒童聽力損害佔比嚴重,家長一定注意改掉8個毀掉孩子聽力的壞習慣。

1、經常給孩子掏耳朵

孩子的耳朵裡面有耳屎,愛乾淨的家長會忍不住給孩子掏。如果不小心損傷耳膜,也不能馬上發現,孩子因為疼痛而哭鬧,哄哄也就當沒事了,直到過幾天突然發現孩子的耳朵流血或者流膿,這時才到醫院就診,耳朵往往已經感染了細菌。

2、讓寶寶平躺著喝奶

讓寶寶平躺著喝奶,寶寶的身體處於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嗆咳,此時奶汁便可能通過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所以通常建議45度角度餵奶。

3、拍打寶寶的臉

如果不小心碰到寶寶的耳朵,可能產生意外,使寶寶的耳膜在大力衝擊下受到損傷,出現穿孔。除了對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外,還會導致外界的細菌、污水、異物經穿孔進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膿。

4、高分貝音樂或噪音刺激

有研究表明,兒童對聲音感知的靈敏度要高於成人,超過70分貝的雜訊就會損傷孩子的聽力系統,當雜訊達到80分貝時,兒童就會出現包括聽力障礙在內的各種問題。現在不少劣質玩具的音量過大,簡直成了噪音,如果把這些音源長時間、近距離地放在寶寶前面,可能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寶寶長期生活在機場旁、高速路旁等高噪音的地方,也需定期檢查聽力。

5、捏緊鼻子用力擤鼻涕

很危險!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會在壓力的作用下被從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

6、摀住口鼻打噴嚏

人的咽部與中耳鼓室之間有一個咽鼓管,它維護著中耳與外界的壓力平衡。打噴嚏如果捂緊嘴和鼻子,會使鼻部壓力增高,細菌、病毒就容易隨氣流由咽鼓管進入壓力低的中耳鼓室,從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7、游泳、洗澡不注意保護

游泳、洗澡時寶寶的耳朵最容易進水,在玩水的時候有水進入耳朵沒有及時清理,極容易誘發寶寶內耳感染、損害聽力。

8、捏鼻子灌藥

捏鼻子餵藥時孩子會掙扎哭吵,這樣可能導致鼻腔分泌物或藥水通過孩子短直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另外,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嬌嫩,捏鼻子餵藥時,家長的力度如果沒控制好,還會導致鼻黏膜和血管損傷。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