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生活賺錢難的五個因素(圖)
在農村賺錢遠遠難於城市。(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2月1日訊】過年的時候從城市回歸家鄉,走親訪友往往會交流的是今年你賺錢了嗎?雖然有些惡俗,但是卻是常態,但是相比於城市的朋友,農村的朋友賺錢遠遠難於普通人,我們今天不如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曾幾何時,農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起源,小崗村的包產到戶標誌著中國經濟改革的崛起,一年脫貧,三年小康可謂是那個時代的奇蹟。但是,在包產到戶的小崗村奇蹟之後,除了像華西村、大邱莊等少數的鄉村實現了工業致富之外,80、90年代的農業萬元戶們卻變的越來越少,大部分的農業從業者卻陷入了一種困境,農業可以讓我們吃飽飯,但是想要靠農業致富卻是難上加難。為什麼農業想要賺錢卻是如此艱難?
一、從工農業剪刀差到農村的犧牲
中國曾經工業化基礎極度落後,這就導致了大量的人口被限制在農業之中,國家要發展經濟,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在這樣的一無所有的大背景下,我們急缺發展經濟所需的資本。這個時候,在特殊的情況下,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經濟現象,這就是工農業剪刀差。
何謂工農業剪刀差呢?在長期之中,中國都是一個農業國,農業國的特點就注定了,在我們落後的工業基礎的同時,我們的農業卻是相對發達的。這個時候,蘇聯給了中國一個經驗這就是工農業剪刀差,通過增加工業製成品的價格,壓低農業產品的價格,從而讓工業和農業之間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價格差,就讓辦工業很賺錢,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工業的生產中。
而這個價格差,則形成了大量的資本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工業有了錢自然就能更好地發展起來。雖然工業取得了大發展,但是問題卻也是非常顯著的,這就是為了發展工業,大批的農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價格低廉,成為了發展工業的基礎。這個狀態在改革開放之後其實還在延續下去,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不斷地拉大,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始終遠低於城鎮居民。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農村的貧困,以及做農業不賺錢的根源。
二、做農業不賺錢的原因在哪裡?
在剛剛市場化改革的時候,由於包產到戶的改革,農民收入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增長,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增長僅僅持續了較短的時間,之後農村就出現了問題。主要問題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小農生產方式的規模經濟不足
眾所周知,中國由於長期以來地少人多,從而導致了人均耕地面積的嚴重不足,這也就迫使我們的先民們養成了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我們將田地劃分成了一個個小塊,在小塊田地上付出了巨大的精力,雖然從短期來看這種生產方式讓人均耕地的收成得到了提高,但是從長期來看,人為的小塊土地分割讓農業經濟難以形成足夠的規模經濟,這也就導致了除了東北、新疆的少數地區之外,大部分的地區都沒有形成西方發達國家所謂的大農場,自然農民的收入就上不去。
二是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的下降
曾幾何時,中國各地鄉鎮企業林立,大量的鄉鎮企業給農民帶來了較高的工資收入,成為了農民增收的象徵。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鄉鎮企業的問題卻不斷出現,這就是鄉鎮企業的資本量不足,技術水平落後,隨著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高端化、精細化,鄉鎮企業又開始了從蓬勃到消失的過程。現在,鄉鎮企業發展相對落後,自然導致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的衰減。
三是農業產品的價格落後。
一般情況下,農產品作為低級加工品其產業附加值本身就不高,雖然國家有收購保護價,卻始終不足以成為農民增收的部分。即使是我們所謂的經濟作物,其價格卻也普遍不高,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地方的農產品因為大豐收賣不出去爛在地裡,但是城市的該類產品價格卻依然居高不下,這就是因為農產品的中間環節加了巨大的成本,真正的好處卻沒能落到農民的身上,谷賤傷農的現象卻是時有發生。
四是財產性的轉移收入也不高
曾幾何時,中國農民的一大塊收入來源是財產性轉移收入,所謂財產性轉移收入,來自於親友的饋贈,子女的贍養,打工帶來的收入等等。但是,隨著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斷上升,居住於城市的人也難以有足夠的錢給予農村的親朋,而打工收入的低廉,以及製造業企業的不景氣,也造成了農民工收入的不高,所以相對於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農村居民的收入始終處於較低的範疇。
五是農村債務的不斷上漲
除了上述的四個生產因素的原因之外,農民致富困難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村債務的不斷上升。根據農業部201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的十個省區中,85%以上的農村是高額負債的,90%的鄉鎮也是負債的。其中農村的村均負債40萬元以上。究其根源則是中國農村地區的文化,婚喪嫁娶都需要高額的支出,不少地方的支出和其收入水平嚴重不符,結果就導致了因為結婚而欠債返貧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非生產性的債務讓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加低下。
無論是歷史的原因,還是現實的五個因素,都導致了一個普遍的問題,這就是在農村賺錢的困難,依靠農業致富的不易,從而讓農民的生活日益艱難,需要我們進一步深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