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看不見的脂肪就在你身邊(組圖)
薯條等愈「香、酥、鬆」的食品暗藏愈多看不見的脂肪。(攝影:塵云)
眾所周知,攝入過多脂肪有害健康,但烹調用油並非膳食脂肪的唯一來源,日常食物中很多都含有看不見的隱形脂肪,不可不慎!
日常飲食脂肪來源
1、可見脂肪
指可以看到的脂肪部分,例如:脂肪類中的豬油、牛油、麻油、沙拉油……,肉類中的肥肉、豬皮、魚皮等。
2、隱形脂肪
指食物中看不到脂肪的部分,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磷脂質,而磷脂質特有的親水及親油性,讓食物中所含的脂肪藉由磷脂質的保護傘而隱形了,例如:薯條、月餅、蛋糕、火腿、霜淇淋、油豆腐、甜甜圈、開心果……都含有較多量的油脂。
隱形脂肪通常很容易被忽略,其基本的判斷原則就是:愈「香」、愈「酥」、愈「鬆」者即暗藏愈多看不見的脂肪,例如:香噴噴的蛋糕、酥脆的蛋塔、蓬鬆的糕餅……,如果沒有警覺心,適度控制食用量,一口接一口的後果,不僅讓人變胖,也影響身體健康。
隱形脂肪藏身處
1、堅果
大部分堅果都含有高脂肪,能榨出油來,其脂肪含量約在35%~80%。堅果體積小而能量密度高,一定要控制食用量,每天1小把即可。
2、排骨
排骨的脂肪含量不少,100克豬小排的脂肪含量高達23.1克,大於正常人每日脂肪推薦量的1/3,因此,每天不宜吃排骨超過100克。
3、餐館的素菜
為了美味,餐館的某些素菜往往放了過多油脂,有調查顯示,一盤油麥菜(生重500克)平均能放上50克油,而每人一天吃的炒菜油量應不超過30克。所以在餐館點清炒綠葉菜時,要記得告知「少放油」。
4、麵包、餅乾等加工食品
鬆軟可口的牛角麵包、起酥麵包通常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才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粗糧餅乾因為要達到較好的口感,需潤滑口感粗糙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因此脂肪含量通常也高達25%~30%。購買時,仔細閱讀營養標示,可以幫助您瞭解其脂肪含量,心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