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必須在活著的時候!(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人生很短暫,即使現今醫學昌明,人類平均壽命已延長到八十幾歲,但短短數十年仍是倏忽而過,相信上了年紀的人感受最深!
死後大審判 善惡有報
有生就有死,生命只是過客!「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人生的路走到盡頭,要去哪兒?結束了嗎?在中西方的傳說中,不約而同都有人死後要接受「大審判」的說法。
西方宗教思想認為,世界末日時神會出現,使死者復生並進行裁決,好人永生上天堂,壞人則打入地獄受苦。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人死了以後要去陰間報到,接受「十殿閻羅王」的審判。閻羅王根據手上的一本「生死簿」,派遣牛頭馬面或黑白無常去把到壽者的魂魄押解到陰曹地府受審,依其人生前行事的善惡,判定要讓他升到天堂,或重新輪迴當人享福報,作惡多端者則讓他下地獄接受各種懲罰,或安排一個悲慘的來世。
由於傳統「善惡有報」「因果報應」的觀念深植人心,促使人們努力積德行善,避免下地獄受罰。然而現今中國在「無神論」的信仰薰陶下,許多人不相信神佛和地獄的存在,為了名利、權力、色慾……不擇手段,做出許多傷天害理的惡行。可悲!可嘆!
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果行惡的人做壞事之後能生懺悔之心,並改過遷善,是否可以功過相抵,獲得上天的赦免呢?下面來看兩個中西方有關「懺悔」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阿育王懺悔 信奉佛教
公元前3世紀下半葉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從小就接受皇家軍事訓練,具有很高的戰鬥能力,傳說在他小時候曾經只用一根木棍就殺死了一隻獅子。
公元前273年,阿育王的父親賓頭沙羅身染重病,因為朝中未立太子,好幾個兒子開始爭奪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協助下,謀殺了許多兄弟姐妹,成功篡奪王位。
阿育王暴虐成性,登基為王以後,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擴充領土。即位八年後,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十萬人被殺害、十五萬人被俘、傷者數十萬……戰爭的殘酷導致哀鴻遍野,使他痛悔不已,停止了武力擴張領土,並且開始信奉佛教。
阿育王把佛教立為國教,自己也受五戒,宣布不再主動發起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他將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又號召世界上諸國都不要發生戰爭,並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給各個國家。
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又捐贈大量財產和土地給佛教僧團,並開始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傳播佛教,因此被人們尊為「護法名王」。
他樂善好施,親身實踐仁慈和虔誠的價值觀念。廢除鬥獸的血腥娛樂和殺害動物以祭祀的陋習,也限制王公貴族嗜好的狩獵遊戲,完全改寫昔日暴君的形象,成為印度歷史上一位無與倫比的君王。
行惡斷輪迴 懺悔太遲
有一個膽子很大的書生,有一天晚上見雨停月明,突發奇想,帶著一大瓶酒摸黑走了一大段路來到墳地,四處張望,大聲呼喚著說:「九泉之下的各位朋友!我良宵獨遊至此,特別寂寞,你們願意來這兒和我一起飲酒嗎?」
不一會兒,周遭出現磷火熒熒,遠遠近近在草叢中出沒。又呼喚,他們往書生處移動,到約莫一丈多遠的地方就停下來了。數一數影子,大約有十來個。書生用大的酒杯將酒倒出來,撒到地下,眾鬼們紛紛低下頭嗅著酒氣。
有一個鬼說:「這酒太好了,請您再賜些給我們吧!」書生一邊撒酒一邊好奇的問:「你們為甚麼不去輪迴,還在這兒當鬼呢?」一個鬼回答說:「不是我們不想輪迴,由不得我們啊!在世行善的人都轉生去了,惡貫滿盈的人也都打入地獄接受懲罰。我們這十三個人,罪限未滿等待輪迴的有四個;業報太重,不能輪迴的有九個。」
書生說:「你們為甚麼不懺悔過錯,尋求解脫呢?」鬼告訴他:「來不及了!懺悔必須在還有人身,尚未死亡的時候,死了就使不上力了!」
酒倒光了,書生舉起空瓶示意,眾鬼們都心滿意足,踉蹌著離去。其中有一個鬼回頭叮囑書生說:「餓鬼們有幸能夠喝到美酒,太難得了!我沒有甚麼好報答您的,謹以一句話奉送──懺悔必須在活著的時候!」
(事據《閱微草堂筆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