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因禍得福!蘇東坡在惠州大快朵頤(圖)

 2016-11-02 00: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蘇東坡喜歡吃甜食水果。(網路圖片)

宋哲宗八年十月,蘇軾被貶謫到惠州。時值深秋,蘇軾看見驛站邊的樹木依然翠綠欲滴,便問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樹,小吏回答是荔枝樹,蘇學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嶺南」。

按常理說蘇軾是四川人,應該嗜好辣食才對。但辣椒是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才傳到中國的,作為北宋文人的蘇軾自然連辣椒是何等模樣都無從知曉,別說吃辣椒了。然而,蘇軾喜歡甜食水果卻是有據可查的。

據《東坡志林》記載,蘇軾在外放杭州為官期間與吳山寶月寺僧人仲殊過從甚密。這個仲殊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僧「僧揮」。僧揮本名張揮,年輕時遊蕩不羈,常常夜不歸宿,其妻獨守空房,心生怨恨,「投毒羹胾中,幾死,啖蜜而解。醫言‘復食肉則毒發不可復療。’遂棄家為浮屠」。也許是恨妻子過於狠毒,靠蜂蜜解了毒而不能再食魚肉腥葷的這位浪子乾脆出家做了和尚。死裡逃生的僧揮從此與蜂蜜結下了不解之緣,嗜蜜到了無蜜不餐的地步,蘇軾親昵地稱呼他為「蜜殊」。

又據南宋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卷七》記載:「族伯父彥遠言‘少時識仲殊長老,東坡為作安州老人食蜜歌者。一日,與數客過之,所食皆蜜也。豆腐、麵筋、牛乳之類,皆漬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惟東坡性亦酷嗜蜜,能與之共飽’。」從陸游的這段描述中不難看出,蘇軾不僅能食常人不能下箸的漬蜜素齋,並且能與之共飽,其喜食甜食到何等程度可見一斑。

蘇軾被貶謫到惠州,惠州地處嶺南,氣候溫暖,一年到頭甜瓜香果不斷,其中以出產荔枝、龍眼、柑橘、楊梅等超甜果類出名。在別人眼中的嶺南煙瘴之地在蘇軾眼中卻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魚得水,大飽口福的同時心滿意足地賦詩一首: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

有人說蘇軾這首詩是故意寫給打擊他的權貴們看的,意思是你們把我貶到這瘴氣瀰漫之地是希望我死,你們瞧瞧老子日子過得滋潤著呢,至少天天有新鮮荔枝吃,你們想吃吃不著!我想蘇軾的這首詩也可能是真情流露,因為我們的蘇學士太愛吃甜食了,《清明上河圖》裡繁華的汴京六街三坊中有賣新鮮荔枝的麼?沒有。能吃到新鮮荔枝就是神仙,可以想像蘇軾將「瓤肉瑩白如晶雪」的荔枝送到多髯之口中時樂不思蜀的神情。

因為有荔枝相伴,蘇軾在惠州度過了甜蜜的三年,惠州給他的記憶是美好的,正如他在《定風波》裡所寫的那樣:「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責任編輯: 雲天月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