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花燈掩映下的中國經濟真相…(圖)


霓虹花燈之下、歌舞昇平背後,中國經濟真相到底是什麼?…(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24日訊】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日前撰文在網路揭露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經濟改革、房價、股市、製造業等各方面的真相,其九大觀點犀利無比,切中要害。以下是其要點,每段最後為筆者之感想。

1、關於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的增長一直被視為「奇蹟」,但事實上中國過去40年的增長故事和東亞很多快速增長經濟體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依靠投資和出口。如果按照人均GDP的增長去衡量,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都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發達經濟體。

而中國用了近40年的時間,在人均GDP上取得的成就遠遠落後於韓國、日本等經濟體。而且,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是一個未知數,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遠遠大於當年日本、韓國等國家。

一點感想:真正健康的經濟,應該是讓大部分人都過著比較舒服的生活,這是最樸素也最直接擊中要害的法則;各個國家發展經濟的目的無不是聲稱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檢驗經濟的好壞,至少得能讓人民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住得起房(不是買得起,當買不起的時候,必須得有還說得過去的廉租房提供),這是國家的基本責任-------因為你收稅了;但是多年來的事實是,錢是不少,但很大一部分被消費(三公)和轉移到安全地帶的賬戶了。

2、關於經濟改革

每一次改革面臨困境的時候,經濟學家都會鼓吹什麼「頂層設計」。其實瞭解中國改革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改革絕不是「頂層設計」出來的,而是真正一步一步探索出來的。

1978年農村改革,是農民冒著殺頭的危險幹出來的,中國的鄉鎮企業,完全就是中國農民在擺脫了體制羈跘之後創造出來的奇蹟。

中國很多成功的改革,都是在實踐證明正確之後,領導中國改革的人物加以承認。就是鄧小平都很清楚,我們沒有能力設計什麼改革方案,只能順應歷史潮流,順應民間的首創精神。

感想:什麼「頂層設計」啊?在咱國,只不過是計畫經濟的翻版。過去是「鳥籠經濟」,現在換了個說法,叫「頂層設計」---你什麼都設計好了,還要市場幹嘛?

3、關於民營經濟 

今年民間投資斷崖式下滑,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危險。因為過去近40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60%的貢獻來自民營經濟。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民營經濟這個「增量」部分釋放出來的生產力,而不是來自存量的國有企業。

過去有一個說法,中國的國有部分佔有近70%的資源,但創造的GDP不過30%,而中國的民營企業佔有不到30%的資源,創造的GDP卻接近70%。你別看全球500強、中國500強,最賺錢的、排名最靠前的基本都是國有企業,但他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和他們佔有的資源相比,的確太少了。

感想:民營經濟承擔了70%的就業,僅此一點,就值得鼓勵與尊重;所謂「做強做大國企」這個最早由前國資委主任張毅提出的說法,是一貫「政治正確」的表現。在基國,「政治正確」歷來是掩人耳目、蠻不講理的一種手法。本次遼寧的事(那兩個詞有可能已經成為敏感詞了,不能寫出),問一百遍「遼寧的共產黨員哪裡去了?」也沒用。捫心自問,現在至少在省部級,你還相信他們會「一心向黨」麼?就我目力所及,(至少河南)農村的基層選舉更是普遍送油送面、城中村直接送錢的方法來「贏得」選舉的。這個早有人揭露出來,不知道高層是不知道還是真的不知道!

4、關於中國模式

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有人將之概括為「中國模式」,以區別於過去一些轉型國家賴以成功的「華盛頓共識」。有人認為,中國在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推動的情況下,在市場經濟不完善的條件下,經濟仍然增長,是有別於其他國家的一種新的模式。事實上,不存在什麼「中國模式」這種東西。

中國經濟之所以發展,仍然是因為中國推動了市場化的改革,歸功於市場化和開放政策,而不是因為中國真的具有特殊性。

感想:「中國模式」如果存在的話,也是一種畸形存在;聲稱要「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可還是要百般抵制審批權力開放,還要「做大做強」國企,而市場經濟的前提是私有化;這種矛盾的做法,只能催生「權貴資本主義」,製造尋租的更多機會,與市場經濟基本是風馬牛。

5、關於中國房價

中國房價不是開發商炒高的。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的半拉子特點,特別是土地一級市場的高度壟斷和控制,中國土地出現人為的短缺。中國不缺住房用地,住房用地的短缺完全是人為導致的。土地飢餓營銷再加上貨幣放水,導致了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

過去十年,中國最成功的財富故事就是關於房地產的。房地產這個行業是中國最奇特的行業,人人都在痛罵,人人卻都加入這個財富的遊戲,為了搶房子,甚至祖宗三代結伴,去歡天喜地地離婚……

中國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愛」特別深。只要這種愛還在,你就不要期待地方政府和房地產真正斷絕關係。

感想:中國房價的無底線上漲,深刻原因來自中國人「家」的觀念根深蒂固,而政府和開發商都是人精,看透了這一點----中國人但凡有一點辦法,不會租房住,必須買房!於是政府利用土地的審批權,催生「地王」不斷湧現,可不就拉高了房價麼?而貨幣的放水,阻滯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於是房子失去了原有而且應有的居住功能,而成為投資牟利的工具。近日財經人士葉檀透露,從1990年到2015年,25年間,廣義貨幣M2增加了99.37倍;而居民的購買力相應增加了這麼多了麼?聲稱為了人民美好生活而奮鬥的國家,卻是用少見的方式掠奪人民,這是哪門子為人民服務呢?

6、中國人口太多了嗎?

人多導致資源緊張是中國經濟現實的天大謊言。現代科技和現代經濟史告訴我們,資源的緊張絕非因為人口眾多,而是因為生產力的落後。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靠低廉勞動力的推動,今天中國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面臨的困境,根子在於低廉勞動力的喪失。

當下中國人口政策面臨的最大問題絕非人口太多,生育率太高,而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處於中等偏下、城鎮化遠未完成的情況下,人口生育率過低導致人口紅利提前終結,和由此帶來的老齡化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

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不僅大大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更是低於英法等歐洲傳統的低生育率的發達國家。

低生育率的結果,是中國勞動力人口轉折點的提前到來。按最樂觀的估計,在2010年到2020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累計也將減少近3000萬人。特別是隨著人們生育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根本不願意多生孩子,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人口很可能出現斷崖式下滑。

感想:自從科技的進步使糧食生產不再靠天吃飯之後,就不存在糧食危機了,小強提出農村的城鎮化紅利,是轉移農村過剩勞動力的根本措施;同樣,他提出的簡化和廢除行政審批權力、國企改革(實為削減國企),都是對計畫經濟的釜底抽薪之舉,可惜,南院認為如果這樣,就弱化了中央的權威,削減了很多習慣高高在上審批的大權和大權在握的滿足感;於是出籠「頂層設計」和「XX側改革」這種實質為類計畫經濟的措施........算了,不能說下去了,要得罪人的。

7、中國會重蹈日本覆轍嗎?

關於中國經濟的未來,經常聽到經濟學家警示:中國要避免重蹈日本覆轍。其實,中國要是真的重蹈日本覆轍,那是很幸福的。

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經歷了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經濟陷入停滯。但日本的人均GDP在2012年曾經高達4萬多美元,在2015年達到3萬2千美元,是中國的3倍。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遠高於中國,日本經濟的創新力排在全球第一梯隊,日本的中小學教育至少比中國先進半個世紀,日本人均在海外擁有的資產在全球遙遙領先。

由於日本的海外投資戰略,在日本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日本擁有來自全球的淨資產收益。中國國內對日本經濟和日本的競爭力缺乏正確的認識。

日本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不再像今天的中國人一樣到處買買買了,其實,日本人民的生活水準,全民的民族素質,高不高,咱基國最清楚。

8、中國製造真的全球第一嗎?

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從大國興衰和變遷的歷史看,一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是這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的必要條件。然而,中國的第一製造業大國更多的是製造業全球漂移、美國等製造業強國把生產外包的結果。

我們所言中國是第一製造業大國,是按照GDP(國內生產總值)算的,如果按照GNP(國民生產總值)計算,中國製造業的規模將大大低於美國。

道理很簡單,iPhone在中國生產,按照GDP算中國製造,但如果按照GNP,則絕大部分的產值應該歸美國。從產業競爭力、創新能力,甚至在規模上,都很難講中國真的是第一。

9、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儘管過去一直強調,中國股市屬於文學和藝術的範疇,和經濟學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當聽到中國證監會最近準備拿股市來扶貧,貧困地區的企業上市不需要排隊的時候,再次感覺到中國股市的不容易。

很多人總認為,中國搞得最失敗的事之一是股市。我一萬個不同意。

中國股市一開始是為了國企改制,幫助國企融資而誕生的,國有企業從股市圈那麼多錢,你認為很失敗?大量的企業從股市不斷低成本地圈錢,中國股民很少為此鬧事,多成功!中國股民應該入選感動中國人物。每次股災,他們都把責任攬自己頭上,認為是自己過貪,願賭服輸!這次股市又有了新的使命——扶貧!

扶貧本身沒有錯,因為特殊的體制,就得用這種近乎行政的手段來操作;個人認為,當前體制下,做的正確的事,基本上就剩扶貧了。甘肅「螻蟻」事件的發生,說明至少截至目前,這唯一正確的事,都沒有做好。

對於腐敗的治理,在特殊的國情下,短時間內也可以採取行政手段:限期必須公布財產,超過合理收入部分一律分配給貧困人口。目前以「政治規矩」來反腐,難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徹底。

最高領導人的赤誠之心可鑒,「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確為初心;只是,囿於知識結構、出身背景、身邊幕僚等等原因,要縮小初心與路徑之間的差距和解決二者不兼容的矛盾,更需要從根本問題上解決問題;既然衡陽的黨員、遼寧的黨員都靠不住了,那就索性改造吧;睜眼看看世界,當民主與憲政成為世界政治主流的時候,為何還要抱守過去的認知呢?

有一個觀點值得重視: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發展的程度和自身的資源不怎麼有關係,而有關係的是:體制機制,政治制度,人口的素質,國民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軟因素。日本和韓國與朝鮮的對比最能說明問題。中國雖然總量老二,但是按照聯合國每天2美元的貧困標準線(生活費1.25美元/天),還有幾億的「螻蟻」,至少超過日本和韓國的總人口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