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9月21日訊】國際清算銀行(BIS)日前發布了最新的季度報告,對近期全球股市動盪做出評估。BIS認為,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面臨著2008年危機以來積累的金融風險,有可能出現銀行業危機。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週日(9月18日)發布的數據,信貸對國內生產總值之缺口(credit-to-GDP gap,簡稱信貸缺口)達到30.1%,這是自從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它顯著高於東亞1997年的投機熱潮期間,或美國次貸泡沫期間的數值。
如果指標高於10%意味著銀行壓力風險上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制定的巴塞爾協議(三),這一指標可用於預警一地的銀行業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說,在大多數金融危機發生的前三年當中,信貸缺口超過10%。而中國自從2009年以來,大多數時候高於這個門檻。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信貸缺口超過了41個其它國家以及歐元區。
信貸缺口指的是信貸/GDP比例跟它的長期趨勢之間的差距。該數字膨脹可能暗示信貸增長過度和金融蕭條可能即將到來。該指標是基於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的研究,已經被證明是預測銀行危機的最佳單項指標。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元升值給新興經濟體帶來雙重挑戰:成長的動力在衰退,尤其對於大宗商品出口國,而當地貨幣體系中的美元債務卻加重了。
通過瘋狂的融資,中國很快從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向外界展示出復甦的跡象,但隨著增長減速,借貸人正在應對推擠如山的不良資產。截至去年末,中國信貸總量已經達到GDP的255%,比八年前飆升了107個百分點。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這是一個極高水平,並且它仍然在快速增長。
中國未償還貸款已經達到28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和日本商業銀行系統的總和。如果中國失去控制,這個債務規模足以威脅發生全球性震盪。中國企業債務已經達到GDP的171%,這樣的數字讓全球監管者寢食難安。
國際清算銀行認為,有充足的理由擔憂世界金融系統的健康。零利率和央行購買債券讓市場對貨幣政策變得極度敏感。
中國正成為風險的震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六月份警告說,中國債務水平令人震驚,「必須立即解決」,然而人們不知道,在已經陷得這麼深的情況下,中共政府可以如何抽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