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雷曼前交易員:金融海嘯無聲無息難有明確拐點
【看中國2016年09月16日訊】2008年9月15日,具有158年歷史的華爾街投行雷曼宣布破產,成為美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宗破產案。華爾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掀起美國自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海嘯,導致美國經濟在危機中損失了22萬億美元,也將全球經濟拖入長達數年的經濟危機中。
8年來,人們不斷反思雷曼走向破產的教訓,來為下一次危機做好準備。總結出的教訓包括不加控制的金融創新,擴大了金融系統的脆弱性,以及政策制定者們對房地產泡沫的估計不足,疏於監管等等。而對於親身經歷雷曼最後歲月的前雷曼交易員賈裡德(Jared Dillian)來說,大廈非一日之內傾覆,但一切又發生得悄無聲息,很難找到準確的時間拐點。
當被問到雷曼破產給現在的銀行業和投資人有什麼啟示時,賈裡德(Jared Dillian)不假思索地表示,「警惕槓桿。」他表示,雖然在現在的監管環境下,美國的銀行業想要再重演雷曼式的崩盤,幾乎不可能,但是,未來如果監管重新慢慢放寬,「還是會有人會犯跟我們一樣的錯誤。」
賈裡德(Jared Dillian)於2001年入職雷曼,直到2008年9月雷曼破產後失業。在雷曼任職的七年中,他最高的職位是ETF交易部門主管。現在,他經營著一家叫做「The Daily Dirtnap」的網上報紙,並擔任Mauldin Economics的投資策略師,給交易員和投資人提供資訊和研報。2008年之後,賈裡德回到南卡的海邊,遠離「鬥獸場」一般的華爾街,「我喜歡現在平和的生活」。
在雷曼破產8週年之際,他再次回憶起那段充斥著貪婪、病痛、野心的瘋狂歲月。
親歷雷曼破產:沒有人救我們
「9月15日是週一,我還是照常去公司了。」賈裡德回憶著8年前,很多細節還歷歷在目,「我從紐約中城往上走,當時雷曼的辦公樓在49街和7大道的交叉口。公司已經被電視直播車包圍了。很多記者在周圍。他們想要抓住我,問問題。」
9月14日晚間,曾被稱為「華爾街鬥牛犬」的雷曼CEO理查德•福爾德(Richard Fuld)還在做最後的掙扎。在執掌雷曼的十年中,他駕駛這艘巨輪曾經成功地躲過了亞洲金融危機,躲過了911之後的經濟困境,但卻在新一輪的房地產泡沫中,撞上冰山。在媒體的報導中,他寄希望於同在雷曼董事會的美國前總統布希的表弟喬治•沃克(George Walker),但後者卻再也無法接通布希的電話。因為無法獲得美國官方的財政擔保,曾有興趣購買雷曼的英國投行巴克萊,最終在那個週末,選擇離開。
「前一天夜裡,我們已經知道,沒有人救我們。但我還是去了公司。」賈裡德表示,「到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股價已經是零。我們破產了。大家聚在交易大廳上,卻不知道應該幹些什麼。」
就在雷曼破產前一週,雷曼員工已經感受到了大廈將傾。那周,雷曼公布了歷史上最後一份財報,顯示季度虧損高達39億美元。「股價跌到了每股10美元以下。」這和2007年年初的水平相比,跌去了九成。「那一週,福爾德曾經來到交易大廳做過演講,鼓舞士氣。事實上,我在雷曼任職的7年中,我就沒有見過他幾次。他的辦公室和我們交易大廳離得很遠。我在二樓,他在31層以及以上的地方。」那也是賈裡德最後一次見到福爾德。
2008年9月15日,賈裡德和當時雷曼其他兩萬多名員工一起失業了。
但是,對於賈裡德來說,那天卻也像是一種解脫,因為終於可以告別「瘋狂賺錢」的企業文化,告別「欲罷不能」的華爾街。
「不要救。」8年後,說起現在仍頗有爭議的美國政府是否該救助雷曼的問題,賈裡德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如果當時救了,然後納稅人知道,雷曼曾如何瘋狂追逐風險,他們的憤怒會到今天都難以平息。」
華爾街往事:追逐風險激發人性的惡
對於雷曼瘋狂追逐風險的過往,賈裡德曾有切身的體會。
這位曾經就任美國海岸救援隊的壯漢,在華爾街的工作重壓和激進的企業文化面前,曾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
「賺錢」始終是華爾街的第一定律。但是,監管的放鬆,讓華爾街對風險的胃口越來越大,最終走向失控。
1999年11月12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簽署了《金融服務法現代化法案》,從法律上消除了銀行、證券以及保險機構在業務範圍上的限制,結束了美國長達66年之久的金融分業經營歷史。華爾街上各大銀行,爭先恐後地進入高回報但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野心勃勃的雷曼逐漸拋棄曾經的主要營收來源——固定收入,而大舉擴展其他創新業務。在2006年,雷曼成為美國次貸證券產品的最大認購方。
「當時的企業文化,鼓勵對工作的熱情(passion)和好斗(aggressiveness),也鼓勵創新。只要你能想到賺錢的方法,就可以去做,幾乎不需要經過審批或報備。」賈裡德表示。
對風險不加控制的追逐,讓資產泡沫走向瘋狂,也在部分從業人員身上打下了烙印。
入職三年之後,賈裡德發現自己沒辦法控制情緒,在不顧一切求勝的環境中,他患上了燥鬱症。某一天,在喝醉之後,他吃掉了半瓶泰諾,幸運的是並未傷及性命。雷曼破產後,他把自己曾經患精神疾病的這段經歷寫進了《華爾街怪胎:關於金錢和瘋狂的回憶錄(Street Freak: A Memoir of Money and Madness)》一書中。另有一名美股交易員曾經表示,在十年前,華爾街的生態就是「叢林法則」,交易員之間互相爆粗口、砸電話,「沒有人關心你是不是生病了。」
賈裡德也砸過電話。「有一個單子沒有做成,我像斷片兒了一樣,在交易大廳上隨手抓了一個電話砸在桌上,砸得粉碎。當時,剛休市,交易大廳大約有150個人吧。突然就安靜了。」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情緒的賈裡德,並沒有獲得任何處罰或問詢。很快,他收到了雷曼內部的升職通知。「我沒有辦法確認砸電話和升職之間有關聯,但我猜,這其中顯示出來對工作的狂熱,讓我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
在書中,賈裡德曾表示,市場會激發人性中惡的一面,「當時,如果你叫一個人惡棍,他會不以為然,惡棍往往會賺很多錢。最侮辱人的話,是叫一個人‘失敗者’。」
賈裡德坦言,在2008年之後,隨著監管的收緊,華爾街文化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風險胃口也變小了很多,「銀行模式從‘自營’(Principle)轉向‘代理’(Agency),也就說,以前是銀行想要做這筆交易,自己去承擔風險,但是現在,銀行只是為客戶去執行交易,是客戶去承擔風險。」
遠離了華爾街生活的賈裡德,漸漸擺脫病痛的困擾。他表示,金融危機後,常有類似精神困擾的華爾街從業人員,因為看了他的書,來聯絡他,交流經驗,最近幾年愈發變少,「大概他們的工作壓力,也沒以前那麼大了吧。」
雷曼破產啟示:提防高槓桿率
當被問到雷曼破產給全球銀行業最大的警示,賈裡德不假思索地表示,「警惕槓桿率。」
在2006-2008年期間,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資銀行因為自有資本少,為了籌集資金擴大業務,只好大量依賴債券市場和銀行間拆借市場,來維持運營的資金需求。但是,槓桿的特點就是,在賺錢的時候,收益成倍放大,但在虧損的時候,損失也會成倍放大。在破產前的2008年,雷曼的槓桿率曾達到32比1,也就是32份的債務對應1份股本。等到雷曼破產時,總負債已經高達6130億美元。
當被問到美國銀行業何時可能重演雷曼式的崩盤,賈裡德坦言,「基於現在的監管機制,有人說,銀行已經變為一種公共事業型的商業模式,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理論上來說,公共事業型的企業是不會破產的。」在2008年之後,受到監管收緊的影響,美國銀行業的準備金率提高,而槓桿率普遍降至10-15倍附近。
但賈裡德同時表示,過一段時間之後,當某些監管在未來再度被取消時,「還是會有人犯和我們一樣的錯誤。」
雖然不再做交易員,但賈裡德仍在打理著個人財富,並給一些交易員和投資人提供投資建議,「銀行業危機看起來仍很遙遠。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仍有一些不安因素,比如在國際債券市場,有近一半的主權債券為負利率。而就美國來說,有相當大的久期風險(Duration Risk)。」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追求收益率的基金大批湧進長期債券市場。因為債券期限越長,支付的利息就越高。所謂「久期風險」就是指,一旦利率哪怕小幅走高,對於投資久期的長期債券持有人來說,資產價格下跌的幅度就會相當可觀。這也成為美聯儲在金融危機過去8年後,只能完成一次加息的考量之一。
而對於曾經親歷上次金融危機的人來說,最大的體悟也許就是,誰也無法真正預測危機的時點。即便在雷曼破產的前一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樓市過熱不可持續,但是瘋狂的市場,讓大多數投資人欲罷不能,集體捲入這場金錢的漩渦中。
如果遇到下一次危機,你會準備得更充分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賈裡德表示,「永遠不要用所有的錢去投資。要留相當比例的現金。持有現金,意味著你有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在未來投資的可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