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奧運獎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8月08日訊】本屆裡約奧運會各項賽事已經展開,各國運動員正在緊張激烈地拚搏著。第一金已經花落有主,美國19歲姑娘塔拉謝爾奪得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金牌,她是純粹的射擊業餘愛好者 。
每逢重大國際賽事,就是國內一些媒體煽情的大好時機,以此來提振民族士氣,鼓動愛國熱情,尤以奧運會奪金牌為最。這兩天以央視為主的官媒新一輪造勢鼓噪又開始了,白岩松在裡約說得有板有眼慷慨激昂頗是煽情,足見官媒對奧運金牌的重視程度。
那奧運金牌就真的那麼重要嗎?奧運金牌就真的代表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普及程度嗎?增強了國民體質嗎?能與之成正比了嗎?和13億中國人到底有多少關係?
分析一下實際情況或許能說明些什麼。
1.在中國奮力拼爭奧運金牌的這些年,金牌是拿回來不少,但與國人全民參與體育運動有幾多關係?國人身體素質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先以大中小學生看,除了一週那一兩節體育課,其它時間被功課壓得抬不起頭直不起腰,學習成績和分數高低成了唯一追求的目標。中學大學教室裡戴眼鏡的佔到半數的並非一二,有多少課後參與體育活動的?不說大中小學,就是幼兒園花骨朵放學回家都是各種作業一大堆。在分數第一的指揮棒下,現在學生體質比早些年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現實已經做了最好的詮釋和佐證。今天熱衷鍛練的是退休一族,是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和晨練的老頭老太太們。這些年的奧運金牌增長和全民參與體育運動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對整個國家而言,幸乎?悲乎?
2.中國金牌來自於花重金專門培養的體育精英,與全民體育運動無半毛錢關係。眾所周知,中國體育是舉國體制,是政府耗費巨資供養的專門體育機構,主要用於參加各種國內外重大賽事的比賽,或曰給國家的匯報表演,與群眾體育無關。這種供養體現在全包,既包運動員教練員以及醫療後勤等保障機構的衣食住行,又從運動員的遴選、培訓、參賽等一路全程全包。總之,成為了「運動員」就成了真正的「國家人」,由國家負擔一切提供一切負責一切,不用個人出一分錢,直到離開這個群體為止。其目的就是在賽會上爭金奪銀為國爭光,是一種奪獎牌的特殊機器或工具,看不出其它的積極意義和作用。除了為國家和運動員本人爭奪榮譽外,和全民體育運動有什麼關聯呢?這種舉國體制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宗旨能靠上幾條?
3.中國運動員和一些外國運動員的性質截然不同,根本就是兩回事。中國運動員是國家供養的專業隊員,從小培養培養訓練直至成熟參賽,具有先天的優勢。外國是什麼狀況?有一小部分如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以及朝鮮等國基本類似中國這樣,而多數國家沒有這一說,因為政府即便想學中國,納稅人也不同意供養爭金牌的運動員,愛運動純屬個人愛好,參賽前國家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純業餘體育愛好者,兩者根本不具可比性。本屆奪得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金牌的是美國選手19歲姑娘塔拉謝爾,她是純粹的射擊業餘愛好者 。中國選手杜麗奪得銀牌,易思玲拿下銅牌。上屆英國倫敦奧運會的射擊比賽,阿聯酋選手是個王子,紐西蘭的老大媽只是平素喜歡射擊,美國的則是一個會計師,還有其它一些項目中一些外國選手平時幹的也不是這個職業。這些非專業的和專門吃這碗飯的專業選手一起競技有幾多可比性呢?更別說那些只有七八個十來個運動員參賽的小國的水平了。種種因素加總,中國奪金牌是正規軍對散兵游勇,大軍團對游擊隊,根本不在一個等量級上,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拿了金牌也不值得大呼小叫驚天動地。
舉國體制,專業隊的即使拿了金牌也理所應當,就是把奧運會金牌全拿回來,國家和運動員榮耀了,也不能證明中國的老少爺們娘們身體會隨之倍兒棒槓槓的。業餘選手得了金牌那才最該自豪和驕傲!
4.各國運動員對奧運金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盡相同。中國當然是視其為至高無上的珍寶和榮譽,恨不得一下子把幾百塊金牌全都包圓了,然而外國個別運動員卻把它看得無所謂。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1500米決賽,參加決賽的二十來號人中來自肯尼亞三名運動員,分別在世錦賽和國際田聯黃金聯賽中成績斐然屢屢奪冠。然而,決賽一開始這三個肯尼亞人就處在中後位置,到最後200米衝刺時位次依舊未能前移,最終也未能衝進前三甲,給人感覺彷彿有點沒有使出全力拼爭,與其它賽事的表現大相逕庭。賽後三個人都很自然淡定,似乎看不出絲毫的遺憾和惋惜。
CCTV現場解說員一席話揭開了這個謎底。解說員說,他們看重的是世錦賽和黃金聯賽,因為那些賽事的獎金高。肯尼亞運動員參賽的費用由自己承當,他們的收入主要源於賽事獎金。深度解讀就是,肯尼亞國家不出錢養運動員,愛好體育參加比賽是個人的事,平時生活和訓練參賽等等費用都是個人負擔,和國家沒有干係。因此他們對奧運金牌興趣不大,哪裡的獎金多就在哪裡玩命拼爭。
5.拿金牌之後的獎勵天差地別。中國運動員得一塊奧運金牌有多少獎勵,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國家、省、市、縣各級一連串的重獎,各項榮譽及票子房子不請自到,推都推不掉,外國的業餘選手哪有這份造化和福分?那些外國的個人業餘體育愛好者「國家隊員」,平日和國家一分錢關係都沒有,就是碰巧得塊金牌銀牌什麼的,也絕不會像中國這樣各級政府給予一連串的榮譽和獎勵。再則,中國對一些拿金牌較多的運動員退役後的安排也是外國運動員望塵莫及的。別的不說,打乒乓球的鄧亞萍退役後一連串的美事,官位直至廳級,王楠也安排到到了團中央當國家幹部。由於這些種種的待遇和優惠,更促使運動員唯金牌至上,為金牌拚搏玩兒命,拿到金牌,成就一生,享用一生;拿不到者和前者雲泥之別。這種體制,這種激勵政策,走遍寰宇誰家能比?
6.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運動員對奧運金牌有著不同的態度、認識和取向。中國為了奧運金牌全力以赴不惜代價,一些國家對金牌是有了更好,沒有也正常,國家和民眾也不怪罪運動員,橫豎國家不為金牌出一個子兒。對中國運動員而言,一切由國家供養的,毋庸置疑理當在賽場上拿出最佳競技狀態、展示最高水平,全力拼爭金牌;得不到國家供養和資助的,能拿則拿,不會拚命加玩命,沒有壓力,不欠任何人的,拿與不拿全由自己決定而不受制於任何組織和個人,完全是個人行為,彷彿和國家無多大關係。
這些事可能不會發生在中國運動員身上,就是不享受國家供養的中國大陸運動員也不會像肯尼亞運動員那樣。如中國撞球神童丁俊暉,網上說似乎國家沒有供養他,設若奧運會有撞球項目他能不全力以赴嗎?在上屆亞運會上丁俊暉代表中國對出征奪得金牌,事後網文說國家也會給予他一定獎勵。就是國家不給獎勵,丁俊暉敢不參加嗎?如若不參賽或是能拿金牌而不全力拼爭,不說政府如何態度如何,愛國人士能輕饒他嗎?極有可能吐沫都能把他淹死,就是不淹死,回國被打殘廢的可能性都不排除。當今世界有幾個能像中國這樣「愛國主義」熱情高漲的國家?丁俊暉就是一分不掙,甚至倒貼,他都會為國盡忠盡力。落一個不愛國的名號,在中國大陸將意味著什麼,誰都懂得。
金牌固然重要,能增加自豪感,有媒體說:「比起金牌來說,民生更加重要!」此言極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