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水已無效:X時點已在突襲的路上…
【看中國2016年07月30日訊】如果用增加企業稅賦的手段來平衡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的壓力,必定帶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此時,管理層期望使用增加投資的手段來拉動經濟。在現在的時期,這種想法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基本建設投資可以產生效益的基礎是需求的存在與增長,當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之後,需求就會萎縮,最終投資效益低(產生銀行系統的壞賬)而且民營資本會退出投資領域,導致投資也會下降,財政收入負增長也就出現了。當財政收入負增長之後,分母變小,債務率被動上升,印鈔發工資(購買國企和地方政府壞賬)的X時點就到了。
據國內媒體報導:遼寧省2015年政府債務餘額小幅縮減。但由於投資已經無法繼續拉動經濟增長,隨著投資效益的下降導致投資負增長,2015年基建投資同比下降22.60%。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僅為-1.3%,今年1-5月財政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8.6%。所有這一切就讓分母變小,在債務總量增長和分母萎縮的綜合壓力之下,債務率從2012年到2015年上升了88個點,達到157.72%。
此時,一個必然發生的現象就是融資環境惡化。遼寧新增債券規模由2014年的125億減少至2015年的106.5億,債卷利率上升。2013年—2015年58家遼寧城投公司新增長貸款和債卷融資之和分別是320.49億、183.82億、10.42億,新增銀行貸款也在下滑。
事情是相輔相成的。前面一直在強調,當經濟增速下滑,財政赤字加劇、企業競爭力下降(這是支撐國際收支的根本因素)、壞賬隱憂加重的時候,一國貨幣就會出現貶值壓力。在貨幣貶值的過程中,一國的債卷市場必定萎縮;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股權價值下降。這一點已經先行在遼寧體現出來。隨著遼寧債務率的上升,財政收入負增長,債卷市場開始對遼寧緩慢關閉。在這一過程中伴隨的是不斷地債卷違約,東北特鋼的違約就成為標誌性事件。企業的股權價值必然下跌。
遼寧,就是債卷市場和股權價值不斷萎縮的狀態。
雖然各地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遼寧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但信用收縮週期到來之後,債卷和股權市場的萎縮就成為必然,金融市場不斷動盪並走向蕭條,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此時,管理者該怎麼辦?
首先,中國沒有省級政府破產的可能。遼寧的問題不是特例,東北、西北、西南的一些省份都面臨一樣的問題,破產將帶來劇烈的震動,出現生存危機;其次,前些年,中央財政比較健康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轉移支付救助遼寧這樣的省份,可如今,隨著經濟下滑以及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已經無法持續,中央財政自身的壓力越來越大,顯然不再具有救助的能力。第三,周邊的國際局勢越來越嚴峻,需要擴大中央財政的支出捍衛國家的主權,也不准許繼續通過中央財政大面積轉移支付救助地方財政。這就是困局。
以前一直在說,化解這種經濟和社會轉型時期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壓制資產價格給企業留出更寬廣的發展空間;體制改革,壓縮財政支出,補助困難人群和企業;等等。絕不能在繼續放水推動資產價格,更不能繼續擴大投資(因為經濟潛力下行,企業擴張的能力下滑,最終投資也有過剩的階段出現,導致投資的下滑,財政收入被動收縮,債務率被動上升,現在的遼寧就是最典型的事例)。前者是維護貨幣信用基礎上的健康經濟,更是健康的社會,可以維持經濟社會穩步發展(雖然需要經歷短期的困難和體制改革的痛苦);而後者是以損害貨幣信用為代價的發展模式,當貨幣信用不斷喪失的時候,就喪失了財富的載體作用,這往往帶來社會的劇烈變革。
隨著地方財政難以支撐下去,中央財政的健康程度開始下滑,國際國內對財政的要求提高(軍費開支和維持社會穩定的開支,對財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了最後的關口。
過往,無論怎麼放水,央行是將水投入到經濟和資產價格領域,通過這些渠道為中介,拉動經濟增長最終實現財政收入,以維持財政的平衡;可現在,不斷地放水已經到了無效的時候,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並未徹底緩解地方財政的狀況,中央財政的問題越來越明顯,那麼,怎麼辦?
未來,以個人愚見,只能是央行印鈔直接購買企業(特別是國企)和銀行壞賬;央行直接購買地方和中央財政的債務,俗話就是印鈔發工資。
只要越過這一X時點,通貨膨脹上行的速度就必然加速,匯率貶值壓力急劇增加。或許,未來「化解」這種貶值的壓力的手段就是更嚴格地限制資本流動,匯率「雙軌制」將再次形成,央行用中間價公布的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交易的將是實際匯率。
如今,正在逼近這一X時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