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美國遇到自然災害要這麼做!完全沒想到!(圖)

作者:孫嘉明  2016-07-29 08: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人習慣遇到事情就找政府(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7月29日訊】好幾年前,我親身經歷了一次特大暴風雨,此後才知道,美國社會是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的。那時我是在達拉斯附近的一個大學城區。那年我住的小區遇到了三十年未遇的暴風雨(龍捲風),我所住的那條街左右兩排房子有好幾十家都遭殃。我家屋頂的一部分被門前的百年大樹翻倒後捅了個大洞。那天晚上又是風又是雨,雨水順著那屋頂的大洞進到了屋內。全家客廳地毯全部浸在了水裡,會客室的沙發、鋼琴也給雨水沖刷,房間裡漆黑一片。那天僅太太和我在家,兒子住校不在家。由於停電,想打電話與外界聯繫都不行。只能點著蠟燭守在另一睡房裡。只聽窗外風聲陣陣夾著暴雨的咆哮轟鳴聲,心裏提心吊膽地擔心整幢房子將會瞬間坍塌。第二天一早天朦朦亮,才有了手機信號,總算與兒子聯繫上了。他說他在學校以及周邊都沒事,我們也放心了。可是眼下屋內一片狼藉,真有點束手無策。

憑著中國人的慣常思維,當時我的即刻反應就是想到市政府:市政府應該知道我們小區發生的災害吧,因為畢竟不僅僅是我一家呢,他們也該派救護隊什麼的到我們災區來救助慰問吧。眼下這裡整條街的十幾家房舍都受損,停在街上的汽車都給砸了,大家幾乎都動彈不得。我家的前門給那棵翻倒的大樹壓著,人都沒法進出了。從窗戶看看門外街道,幾乎沒有動靜。等了好長時間,才看到有警車駛來,可也沒見有人下車就離開了。我思忖著那也不能光等著呀,得向有關部門報告一下,於是先打了電話給市政府。電話撥通了,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你們自己找保險公司‌‌」。咦,怎麼就這麼輕描淡寫地應付了事?於是我立馬翻出我的房屋保險公司的電話打過去,把這裡受災的情況向對方簡單描述了一下,保險公司的接待人員說他們已經知道情況,會盡快派人前來記錄災情。同時提醒道你們可以盡快聯繫工程承包商來進行災後重建事宜。‌‌「自己找承包商?‌‌」,我有點納悶。由於這是我來美國後第一次遭遇到這類事情,到哪裡去找呀?還真有點不知所措。

正在納悶的時候,只見街道上來了不少人,正挨家挨戶的敲門,說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他們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有幾位衝著我家走來,等他們幫著挪開了門前的樹幹後,我才可以走出來與他們交談,於是才明白原來他們就是工程承包商。他們是從廣播電視裡瞭解到了這裡發生的情況,馬上驅車一個多小時從另外一個城市趕來的。由於他們就是這方面的專業戶(有承包工程的資格證書),因此哪裡有災害,他們就會趕赴哪裡,毫無疑問這也是他們的飯碗和生財之道呢。於是我和承包商談起了得修復那砸壞的屋頂,得更換那進水了的地毯和沙發,得處理那受潮的牆壁等。承包商則仔細查看了受損的情況,便折回到他們的座車上。不消十來分鐘便從隨車攜帶的電腦上列印出一份近十頁的清單,例出了所有的材料費和人工費(按事先的模板填充即可,價格都是市場統一規定的),並估算了一下工程所需要的時間。我粗粗看了一下,清單上所列出基本上把受損的部位都提到了,於是便簽字同意,並問及如何支付此費用。那位承包商說:‌‌「你只要把你的房屋保險公司的帳號和電話給我即可,所有事項我們會與保險公司聯繫,不必你直接參與‌‌」。於是這災後重建計畫就這樣搞定了。後來才知道,其實那天來了好幾個承包商呢。他們之間也有競爭,工程承包能力和價格標準都不同,他們會看災害的程度量力而行,當然出價也不同。其實那天我也沒作比較,正好碰上那家也就談妥了。

事不湊巧,災後第二天,我正好要去外州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就由我太太在家看管。數天後我回到家,看到好幾位工人還在忙豁。有在屋頂上幹活的,有在刷牆壁的,也有在鋸木的。顯然工程仍還在進展中。看看周圍許多鄰居家門口,也都正在‌‌「大干快上‌‌」,好一派災後重建的景象。十來天後,我家的工程終於全部完工了。承包商問我對此工程是否滿意,我屋前屋後屋裡屋外轉了一圈,覺得一切都已恢復到災前的樣子了,屋頂上絳紅色瓦片全部更換,外牆粉刷一新,感覺比原先的更好看。於是感謝承包商和隊員們近半個多月的辛苦勞作後,承包商則拿著我簽了字的合同走人。一週後,有保險公司派來的第三方檢查人員上門,詢問工程質量問題,並讓我填寫了一份表格。數天後我收到通知,工程所需要的總共2萬多美金已直接轉給承包商了,而我則連一美分都不用花。

回顧整個的災後重建過程,除了我和承包商、以及並未出場的保險公司之外,沒有市政府官員露面,也不見社區委員到場;看到有警車駛過現場,但並未停車探查尋訪。倒是有附近教會裡的好幾位自願者前來送水和點心,不收分文。這場災後重建在兩週後拉下了帷幕,然而這場景卻時時在我腦海閃現:在這場‌‌「戲劇‌‌」裡台上和幕後僅有的三位角色:受災者,承包商,和保險公司各自按已設定的腳本扮演角色;沒見社區行政人員發號施令,沒有鼓動性的標語口號和集體行動;更沒有當地政府官員在動情的群眾相擁之中‌‌「探訪災民‌‌」等平時在國內發生大小災害時在電視裡常見的景象。政府顯然輕鬆得很,已然成了台下的觀眾。我似乎從中捂出了一個道理:這不就是國人近年來常常在討論的‌‌「小政府,大社會‌‌」或‌‌「社會建設‌‌」嗎?

過去由於我們長期生活在政府包辦一切的社會情景中,把領導視為‌‌「父母官‌‌」的意識形態深深扎根於人心,似乎成了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標誌。於是就出現了生活中遇到一切問題,百姓的第一反映就是找領導,找政府。甚至在異國他鄉的我,在遇到此次災害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這似乎就是一般中國人的基本心態。毫無疑問,那正是因為幾十年來的實踐經歷與慣性思維造成的。曾記得有類似的笑話,在改革開放初期不少股民在股市中輸錢後,就到市政府門口靜坐要求討回損失等類似的怪事發生。雖然這些年來,這種情況已大有改觀,但由於政府體制未能根本轉型,‌‌「社會建設‌‌」仍然還不健全,各級政府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又管得太死,當發生了一些不測之事,無責任人和擔保人可尋,最後也都只能由政府買單。說到底,就是社會缺乏‌‌「自組織‌‌」(self-organizing)功能。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Hamann Haken)認為,從組織的進化形式來看,可以把它分為兩類:‌‌「他組織‌‌」和‌‌「自組織‌‌」。如果一個系統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組織,就是‌‌「他組織‌‌」;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統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種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地自動地形成有序結構,就是‌‌「自組織‌‌」。因此,研究‌‌「他組織‌‌」向‌‌「自組織‌‌」轉化其實就是研究複雜自組織系統(生命系統、社會系統)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問題,即在一定條件下,系統是如何自動地由無序走向有序,由低級有序走向高級有序的。從系統論的觀點,‌‌「自組織‌‌」是指一個系統在內在機制的驅動下,自行從簡單向複雜、從粗糙向細緻方向發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複雜度和精細度的過程。自組織現象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中都普遍存在。一個系統自組織功能愈強,其保持和產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強。可見,一個社會具有了‌‌「自組織‌‌」功能,即意味著社會走向‌‌「成熟‌‌」及其高級形態。

倡導‌‌「社會建設‌‌」就是倡導社會‌‌「自組織‌‌」的功能及其培育。‌‌「社會建設‌‌」已經日益為各級領導以及普通百姓所重視。然而,‌‌「社會建設‌‌」不是一蹴而就,它也需要相應的‌‌「配套建設‌‌」才行。比如:財產保險,承包商,合同信用體系等,更重要的是人們的觀念變革(包括產權觀念,保險意識,公民意識等)。過去人們習慣於‌‌「從上到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包辦一切的做法,政府就是‌‌「父母官‌‌」,行政官員是舞臺的中心人物,任何一場演出,少不了政府出面,由政府發號施令,才能推動某項任務的完成。於是政府既是‌‌「舞臺節目‌‌」的設計者,又是事實上的‌‌「舞臺主角‌‌」,便無從談及‌‌「小政府化‌‌」或‌‌「去政府化‌‌」腳本的設計了。況且政府的各部門及其眾多大大小小領導的實際存在,就非得出面扮演角色,不然怎麼體現其‌‌「有作為‌‌」有‌‌「政績‌‌」呢!其結果固然是忽略了讓‌‌「社會‌‌」自身來扮演舞臺節目中更多的角色。無疑,面臨各種突發的自然災害(超大型的、覆蓋局部地區的、超嚴重自然災害除外),‌‌「成熟‌‌」的社會體制最能體現其社會‌‌「自組織‌‌」功能及其內在機制的強大活力。而處在‌‌「童稚‌‌」時期的社會,則更多的依賴‌‌「父母官‌‌」,需要運用動員機制以及集體行動來推動某項任務的完成。換句話說,如何應對自然災害是衡量社會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指標。政府在某種程度上的‌‌「不作為‌‌」或‌‌「少作為‌‌」,而讓‌‌「社會‌‌」自己去作為,讓‌‌「社會‌‌」自動地化無序為有序,恰恰體現了社會‌‌「自組織‌‌」的強大活力以及成熟的內在機制,而僅有此,才是‌‌「小政府,大社會‌‌」的基礎。相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做法也許還未擺脫‌‌「強政府,弱社會‌‌」的模式,因此,社會發育還處在‌‌「童稚‌‌」階段。要使社會走向‌‌「成熟‌‌」,讓社會‌‌「自組織‌‌」的功能發揮作用,恐怕還得從‌‌「蹣跚學步‌‌」開始,慢慢擺脫父母的幫扶,這樣‌‌「社會‌‌」才能茁壯地發育長大,走向成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鳳凰財知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