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這個事兒讓朱鎔基父子都很擔憂(圖)

 2016-07-04 09: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朱鎔基父子先後對中國房地產的狀況表示擔憂(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7月04日訊】日前,朱鎔基之子、中金公司前CEO朱雲來,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一次晚餐會上做出擔憂中國房地產的表述:「房子數量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是很奇怪的現象。他罕見公開談論大陸房價,引發關注。

朱雲來認為,現在地產過剩但普通人仍難買房,背後原因在於信用持續擴張。他估算,目前每年平均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扣除日常開銷剩1萬元,再乘以居民總數近6萬億元;而全國百城房價平均在1萬元/平米左右。因此,一年能夠勉強存1萬塊錢的人,買一個30平米的房子要承擔不止30倍的債務。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朱雲來說,貸款出去的錢不是存款,而是債務增加。「一個地產商剛從銀行借了一百億,存在銀行裡就是存款;或付了水泥廠的錢,水泥廠(把這筆錢)存在銀行裡還叫存款。很多人看不明白這件事。」

「我們通脹率很低,CPI只是整個GDP的一小部分,但是我們的投資品比方說住房,住房的價格指數是迅速在增長的,至少一年7%。」朱雲來還擔憂的說,目前確實存在「剛性泡沫」現象,「沒有系統的破產機制,這個故事永遠地往下說,不停地印鈔票補窟窿,這個情況是會愈演愈烈的。」

業內人士注意到,朱鎔基在任職期間和退休後,曾經多次表達過對大陸房地產市場的擔憂。

朱鎔基於1998年∼2003年出任中共政府總理。他曾經在2000年末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大陸房地產弊端很大,「現在房地產有點熱,不敢說過熱,不能再這麼幹下去了」。

2002年朱鎔基在深圳說,有些城市房產空置率太高,而且還在增長,而且房地產大部分依靠銀行貸款,風險很大。

當時朱鎔基引用數據說,大陸有20%∼30%的房地產公司,其二到三成的資金來源是向銀行貸款,同時30%以上的購房用戶是向銀行貸款。大陸房地產60%以上是依靠向銀行貸款。

大陸具有自付能力的居民都是購買高級房地產的人,只佔少數,不屬於廣泛的購買力,而且這類房子的房價漲得很快,如果大陸房地產市場依靠這些人或外國投資者,房價就會越來越高,房子越蓋越多。

2003年1月,朱鎔基在其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國務院全體會議上說,「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這些錢都是銀行的,這批官員升遷了,問題就留給了後來的人。

朱鎔基卸任後的2011年4月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紀念日時,他再次提到大陸房地產市場。他說,「我們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就是房地產的錢,都收給地方政府,而且不納入預算,這不得了。這個錢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價抬得那麼高。」

關於大陸房地產泡沫,經濟學家張家林早在2011年就曾撰文表示,房地產泡沫的問題,是國有部門擴張的危害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質上是國有企業壟斷了包括石油、電信、電力、煤炭、鐵路等幾乎所有的資源行業。張家林說,大陸國有企業擁有上市和向銀行貸款的優先權,擁有充足的資金,在壟斷所有行業的同時也涉足房地產市場。

他在文章中說,從1992年以後,大陸國有企業在房地產市場的佔有份額逐年增長,從最初的8%增長至2011年的60%。官方數據稱,136家中央控制的國企中,70%以上都已進入房地產市場。

有媒體報導,1999年開始國有企業改革之時,雖然當時朱鎔基任職國務院總理,但實質上其權力已經被江澤民架空,當時的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是由江澤民一手主導的。

經過所謂改革之後,江派利益集團掌控了國有企業資源。比如江澤民家族把持電信行業;曾慶紅、周永康先後把持石油行業;李長春家族、劉雲山家族分別控制文化業和金融業;劉志軍曾經一直把持著鐵路系統等。

另外,早在1990年代初期,大陸創建的股市中,就有至少一半的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早有經濟學家評價大陸股市是國有企業的融資工具,國有企業即使虧損也不會退市,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上市,從股市獲得大量資金。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