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一個鮮為人知的因素

【看中國2016年05月28日訊】除美聯儲加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外,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因素,也成了促發人民幣貶值的導火索。

據業內人士披露,中國很多公司的理財投資佔了60%以上的利潤,甚至超過了主業。而大量境內理財信託投資靠的是大量境外美元貸款的支撐。簡言之,企業在國內抵押一部分人民幣,採取所謂內保外貸獲得全額的美元信用證,相當於獲得了金融槓桿。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憑藉母公司在國內銀行開出的美元信用證擔保,從海外銀行獲得短期美元貿易貸款。然後,海外子公司把獲得的美元資金以各種方式匯入國內,提供給母公司在國內投資獲利。

半年期美元貿易貸款利息大約3%,而如果匯入國內,投資於理財信託產品,則有10%的回報,再加上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再乘以槓桿,企業的收益是(7%+人民幣升值)x槓桿率。即使是保守的兩倍槓桿,由於人民幣在2010年到2013年每年升值1.4-5.0%左右,這個公司的回報率至少在20%以上。這樣的回報率,在實業越來越艱難的時候非常可觀。

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這種套利的資金竟然高達一萬多億美元。更為危險的是,這一萬多億套利資金,有高達70%是一年以內的短期貸款,必須不斷的滾動續借。

一萬多億美元不是小數目,大約佔中國外儲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外儲裡約有三分之一是套利熱錢,一有風吹草動,不得不走。現在中國實體經濟回報越來越低,外資不再大量流入,僅僅靠順差已經無法抵消資本外流的壓力,人民幣匯率開始貶值。這一萬多億美元的套利資金面臨著滅頂之災。

首先,由於美聯儲升息,海外美元貸款利息上漲。其次,國內投資理財的回報率越來越低。最關鍵的是人民幣貶值讓套利空間反轉,變為加槓桿虧損。這樣一來套利的大趨勢已經反轉,套利者必須逃離。這種情形在去年A股也上演過。投機者大肆用融資配資高槓桿,推高股市,獲得幾倍的高回報,卻在股市下跌中集體踩踏出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