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憶在黃土坡的知青歲月(圖)


知青習近平資料圖。(網路圖片)

習近平曾經數次回憶,在知青插隊生活中曾跨過「五大關」。最初同來的知識青年大都是軍隊幹部子弟,半年後大部分都當兵走了。後來的近兩年時間裏,只有習近平一人堅守。

城市既然不可留,回到梁家河,這時,16歲的習近平在幾乎面臨絕境時,開始真正融入這片養育並成就了父輩的土地,和農民不分彼此,自覺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礪,並從中品味出充實和快樂。

他曾數次回憶插隊生活中跨過的「五大關」:

一是跳蚤關。梁家河的夏天,幾乎是躺在跳蚤堆裡睡覺,渾身都被咬腫,皮膚過敏,水泡潰爛。但兩年之後就習慣了,無論被如何叮咬,照樣睡得香甜。

二是飲食關。沒有精米細面,主食是粗糲的雜糧,玉米麵窩頭。曾經幾個月吃不到肉,分到一點豬肉,顧不上做熟,就切下一片生肉放進嘴裡。而後來陝北鄉村的飯菜是他經常懷念的。

三是生活關。自己學著捻毛線,縫衣服、縫被子都是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很強,就是在那時打下的基礎。

四是勞動關。習近平起初拿的工分還沒有婦女高,兩年後就拿到了壯勞力的10個工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在陡峭的山樑上放羊,下雨颳風在窯洞裡鍘草,晚上看牲口;春天擔糞,一擔豬糞、牛糞有七八十斤重,挑到幾里外的山上;夏天擔麥子,200斤,10里山路一口氣走完。

五是思想關。曾經嫌棄鄉民身上有虱子,後來常常和他們睡在一個炕上,甚至合蓋一床棉被。

習近平說,在陝北,讓他受益終生的是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

比如,剛到農村時很教條,聽說老鄉是富農就會將其轟出去,後來才知道所謂富農只是因為養了幾十隻羊;看到要飯的就認為是「壞分子」「二流子」,不知道當時因為農業凋敝,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糧」,婦女兒童出去討飯,才能把糧食留給壯勞力吃,讓他們忙春耕。這些是在農村生活了一段時間後才瞭解,讓他感慨很多。

父親還在監管中,尚無明確結論,這是習近平始終難以擺脫的陰霾。為了加入中國共青團,他寫過8份申請書。為了入黨,他寫過10份申請書。

1973年,同去的知青在準備進入大學讀書,而習家的背景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那一年,除了習近平,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已經全部離開,習近平幾乎面臨絕境,但最終隱忍了下來。

20歲的習近平被推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將陝北認作第二故鄉。

打壩淤地時,他身穿一件藍色的舊棉襖,腰裡系一根點炮時用過的導火索,捲起褲管、光著腳,站在初春刺骨的冰水裡。

至今,習支書帶領社員打壩造出的良田,還年年長出顆粒飽滿的玉米。

1974年1月,《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介紹四川推廣利用沼氣的報導。習近平在小油燈下讀到後,立刻想到要將沼氣引入交通不便、缺煤缺柴的黃土高原。

他步行50多里山路來到延川縣城,告訴縣委想去四川學習制取沼氣,而縣委也正想推廣沼氣。3個月後,6名延川人前往四川「取經」,習近平是其中之一。

很快,梁家河成為沼氣試辦點。習近平帶著人挖沙子,背水泥,燒石灰,備齊材料;沼氣池漏水跑氣,需要及時清理出水糞,他們連夜用桶往外吊水糞,在炎熱的盛夏,幹了一天一夜。

他曾面對延安電視臺的鏡頭回憶,第一口沼氣池不出氣,原因是導氣管堵塞,「最後一捅開濺得我滿臉是糞」。

梁家河的沼氣池是陝北的第一座沼氣池,也是全陝西省的第一座沼氣池,而習近奔馳下的村莊,後來成為全省第一村,70%以上的居民用上了沼氣。「那個時候我是天天到處督導,又是支部書記,又是沼氣專家。」他說。

今天的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塊碑,碑文記錄著,習近平曾帶領村民修建沼氣池60口。現在,經過更新技術,沼氣池仍在使用。

陝北作家曹谷溪,應該是最早將習近平寫進新聞報導中的人。1975年9月20日,他在《延安通訊》上發表長文《取火記》,描述了習近平引進沼氣的全過程。

後來,他又在博客中記述,當年去梁家河採訪習近平,進村時路陡不平,吉普車打滑上不去,習近平和幾個後生,一起用力將車子推進知青居住的院裡。

習近平15歲到梁家河插隊,22歲離開黃土地。

作者:佚名,原題:習近平憶知青歲月:學會了抽煙拿變質麵包餵狗惹非議,節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