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聊齋誌異》手稿為何只剩半部?(圖)

遼寧現存的古籍文獻數量約150萬冊左右,與其他省份相比,是古籍藏書大省,無論從品質還是數量上,在全國都名列前茅。

其中,省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是蒲松齡的《聊齋誌異》手稿,因此展出時格外引人關注。不過,《聊齋誌異》經歷了怎樣的坎坷磨難?為何只剩半部?

省圖書館館長王曉雯表示,省圖書館收藏的《聊齋誌異》手稿是我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生前手寫的清稿本。《聊齋誌異》一書的寫作大約在康熙前期。最初是由蒲松齡一邊寫、一邊講給村人聽,再進行修改,到康熙中期定稿,歷時40餘年。這部書在蒲松齡去世後的50年裡只有抄本流傳,蒲松齡的手稿也一直存放在山東蒲氏家祠。大約在咸豐年間,蒲氏七世孫蒲介人因與家族發生爭執,便攜帶《聊齋誌異》和《雜著》等幾種手稿,遠走東北定居瀋陽,此後傳給其子蒲英灝。在其藏有稿本期間,蒲英灝將半部《聊齋誌異》手稿借給他人,卻沒能歸還,所以直到現在不知那半部手稿的下落。

這半部手稿為何留在遼寧?王曉雯說,蒲英灝去世後,又將手稿傳第五子蒲文珊。蒲文珊是一個讀書人,曾任西豐縣立圖書館館長,對《聊齋》手稿的珍視勝過其父。這期間有多人相借、預購,包括日本人出高價收購,都遭到蒲文珊的拒絕。沒想到的是,在土改中,蒲文珊珍藏多年的這半部手稿也丟失了。

1947年冬的一天,在西豐縣政府任職的劉伯濤到元寶溝村檢查工作,在農會舊書堆中發現一函兩部褪了色的藍布皮線裝書。他翻開書頁,「聊齋誌異」四個字映入眼帘。仔細查看,劉伯濤發現,這兩本書用的都是早年竹製紙,很可能是蒲松齡的手稿本。後經調查劉伯濤得知,蒲文珊是蒲松齡的第九世後人,曾任西豐縣圖書館館長。1948年6月,劉伯濤找到蒲文珊,經過蒲文珊辨認,他從舊書堆裡發現的手稿果然是蒲松齡的手稿。但蒲文珊在土改中失落的手稿是兩函四部,劉伯濤手裡只有一函兩部,剩下的一函兩部在哪兒?

經過多方打聽,劉伯濤終於打聽到這一函兩部手稿被一位叫王慎之的女士帶到哈爾濱。劉伯濤連夜給哈爾濱當地政府寫了一封求援信,請求幫忙查找王慎之在哈爾濱的工作單位,把原書要回。信發出五個月後,劉伯濤收到兩部從哈爾濱寄還回來的《聊齋誌異》原稿。費盡千辛萬苦找來的兩函四冊,是《聊齋誌異》的半部。

1950年,蒲文珊將手稿捐給政府,轉交東北圖書館即遼寧省圖書館收藏至今。蒲氏《聊齋誌異》的半部手稿,經歷了200多年的坎坷磨難,最終才收藏在省圖書館,實在是值得慶幸。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