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一個重要思想(組圖)

知足」思想在《道德經》中有以下幾處直接的記載。

《道德經》的「知足」思想

《道德經》三十三章:「知足者富。」

四十四章:「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楚簡本《道德經》中有「夫亦將知足,知足以束,萬物將自定」的話。    

老子「知足」的內涵

老子的「知足」思想包含的涵義主要有:

(1)求內不求外,追求純真的本性和精神的富有,而對外在的名利看得很淡。「知足者富」,三國時期的王弼注曰: 「知足者,自不失,故富也。」主要是從精神層面而非從物質層面來說的。因為「知足」,則精神不受貪慾的擾動。王弼在46章做注時說:「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強調了追求內在精神富有的重要性;

(2)名利和錢財是身外之物,是守不住的,過分的追求和佔有必定喪失也多,因為你過多佔有財富違背了財貨流通的原則,是不符合天道的。王弼注曰:「甚愛,不與物通;多藏,不與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眾,為物所病,故大費、厚亡。」因此對名利的佔有要適可而止,要知足,這樣才能「長久」;

(3)人性的最大弱點在於貪得無厭,永不滿足。要做到「知足之足,常足矣」,必須要做到寡慾,知道滿足。王弼在第二十章做注時說:「無慾而足」、「自然而足。」

(4)對於侯王等統治者而言,其慾望有時候會造成很大的禍害,所以必須用「知足」來約束他們的慾望,這樣萬物才會自然安定。 

老子學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為知足可以決定人們的榮辱、生存、禍福。……不僅如此,他們並將知足作為主觀上分辨貧富的標準。如知足,則雖客觀財富不多而主觀上亦可自認為富有,「知足者富」,「富莫大於知足」。因為知「足」之所以為足,則常足矣,常足當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觀財富雖多,由於主觀的不知足,貪得無厭,能釀成極大的禍害。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的財富觀決定於主觀的知足與不知足,亦即決定於「欲不欲」。

但他們很重視客觀刺激產生慾望之作用。如他們說「樂與餌,過客止」。寡慾與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未有能寡慾而不知足者,亦未有不寡慾而能知足者。老子提出寡慾、知足,對當時當權貴族的無厭欲求是一個強烈的抗議。

《韓詩外傳》卷五說:「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知足,然後富從之。……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

《韓非子•六反篇》說:「桀貴在天子而不足於尊,富有四海之內而不足於寶,君人者雖足民,不能足使為天子,而桀未必以天子為足也。」夏桀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卻仍不滿足,主要在於他的貪慾太多。「知足」要求內而不要求外,要過「為腹不為目」的生活,減少貪慾,過簡單清淨的「寡慾」生活,如此,自然會「知足」。   

老子正是想通過自己的著作告誡人們,特別是那些掌握政權的統治者,對物質財富的佔有慾要適可而止,要知足,否則,貪慾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必然會自取其辱,必然會遭受嚴重的損失,包括物質方面的損失,當然也包括社會地位和精神心態等方面的損失。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