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旦「農村包圍城市」,我們都完了!(圖)

作者:洪巧俊  2016-04-26 11: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地下水污染在繼續加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4月26日訊】地下水遭污染是老話重提,關注了這麼多年,地下水污染並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有加重的趨勢,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

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具體來看,水利部於2015年對分布於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方盆地和平原、江漢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IV類水691個,佔32.9%;V類水994個,佔47.3%,兩者合計佔比為80.2%。這也意味著,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IV類水已經不適合人類飲用,V類水污染就更加嚴重。(2016年4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還表明,全國五千多條河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長江在內的七大水系無一倖免。七大水系低於III類標準的水所佔比例竟高達58.2%;全國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60%污染嚴重,實在是觸目驚心。不然,全國人大代表、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也不會這樣說:「環境污染讓中國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地下水不同於地表水,被喻為人類的「生命水」。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時間。如今一些企業為躲避查處,將致命性污水通過高壓水井直接注入地下。多年前《半月談》就刊發過《地下排污:致命威脅悄悄逼近》的報導。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地下排污的惡性事件還常有發生,比如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業將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

地下水污染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農民,一名名村民因飲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個個村莊淪為「癌症村」,「生命之源」變成「絕命之源」。媒體報導說,山東省淄博市金嶺鎮,在周邊有著詭異的名聲。鎮上人家娶的兒媳婦不敢來婆家,回來也不敢待過一天,尤其不敢洗澡;鎮裡的蔬菜賣到鄰縣,眾人一聽「金嶺」二字扭頭便走;濟南腫瘤醫院的醫生,聽說患者來自淄博,張嘴便問:你是金嶺的吧?而今,小鎮井眼封閉,蚊蟲絕跡,部分老人相繼患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亡的陰影正籠罩著村落。由公益人士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目前癌症村的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全國200個癌症村應是保守數字,究竟有多少個?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的資料,但癌症村越來越多,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污染治理的代價是沈重的。鷹潭市龐源、其橋、蘇門三個村重金屬污染,治理費高達三億四千萬元。這三個污染最嚴重的村莊四百九十四戶人家進行整體搬遷。需要追問的是村莊搬走了,但這片污染的土地能搬走嗎?如果要治理這片污染的土地,又何止是這三億四千萬?再說在這三個村周圍的地方,難道就沒有遭受污染?

地下水污染從何而來?一是工業污染,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業廢水不經過處理而排人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溝、大滲坑裡,導致地下水化學污染。二是農業污染,土壤中剩餘的農藥、化肥、動植物遺體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致使大面積淺層地下水質惡化。三是生活污染,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塑膠、金屬、電池等不可消化的新垃圾出現;城市化,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由於城市尋找填埋場的位址也越來越難,於是就把垃圾填埋場建在鄉村。一些城鎮圖一時痛快,把垃圾運到城市不遠的鄉村堆放,也不作填埋,進行污染處理,讓垃圾風吹日晒,讓污水滲透地下水。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1.2億噸的農村垃圾露天堆放,農村的環保設施幾乎為零。全國政協委員陳萬志說:「中國城市的環境,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以犧牲農村的環境為代價的。」「環境不公,正在加劇社會不公。環境污染對農民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特別是對農民健康的損害,已成為農民最大的負擔。」

但我要說的是,一旦「農村包圍了城市」,城市再怎麼截污、治理,也還是無濟於事。圖一時痛快,是目光短淺的做法。再說,農村都污染了,城裡人能倖免?就是能倖免,城裡人能不吃農民種的糧食、蔬菜、水果、茶葉?

鄉下人生病的越來越多,城裡人也同樣是越來越多,這都是互害社會生態鏈帶來的嚴重惡果。然而,處在這個鏈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反思自己,記住那句古話:害人終害己。事實是,地下水污染最大的受害者雖然是農民,但城裡人終究也不能倖免。

超八成地下水遭污染誰能倖免不受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