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秦觀是如何出奇制勝 讓蘇軾納為弟子?(圖)

 2016-04-26 0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蘇軾,元趙孟俯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只做過小官,但曾在太學學習過,學歷不低。秦觀自幼聰穎過人,過目不忘。不幸的是,15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的生活陷入了貧困。

為了改變命運,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30歲的秦觀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大有舍我其誰的豪邁之氣,可惜開榜後,他並未入榜。受到打擊的秦觀,回到家馬上斷絕了一切交往,獨自一人看書療傷。

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第二次參加考試,依舊名落孫山。冰冷的現實讓他的頭腦冷靜了下來。後來他在《精騎集》序中反思,自己年少時讀書,能一目十行,偷點懶也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常以此自負,沉不下心讀書,整天跟著喜歡熱鬧的人喝酒遊玩。痛定思痛後,秦觀放下小聰明,認真讀書。不過30多歲的他記憶力大不如前,只得採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辦法,把文章裡的精闢內容一一摘錄下來,分訂成冊,以幫助理解和記憶。

除了刻苦,秦觀也認識到光低頭讀書遠遠不夠,還必須有人賞識和推薦,才能入仕。他萌生了拜蘇軾為師的想法,此時這位名滿天下的文壇領袖正在離他家鄉不遠的徐州任知州。

秦觀雖有些詩名,不過是落第的秀才而已。好在秦家有孫覺和李常這兩個老相識。孫覺是黃庭堅的丈人,曾任湖州知州,李常是黃庭堅的舅父,正在齊州任知州,他們都是蘇軾的至交。於是,秦觀請李常寫封引薦信,再請孫覺將自己的詩文推薦給蘇軾。

恰好,蘇軾和孫覺要到揚州遊玩,秦觀聞訊,先跑到揚州一座著名的寺廟中,模仿蘇軾豪放的筆意,在寺廟牆壁上揮毫題詞,然後靜候他們的到來。果然,如秦觀所預想的,蘇軾看到寺壁上的題字嚇了一大跳,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不記得自己曾經來過這兒,還在牆上題過詩。後來,他看了孫覺送上秦觀的作品,才醒悟道:「向書壁者,豈此郎也」——在寺壁上寫詩的人,肯定是這小子!

秦觀於是懷揣著李常的引薦信,拿上得意之作《黃樓賦》,前去拜見仰慕已久的偶像。蘇軾讀罷,驚呼說:「此屈宋才也!」欣然接納他為弟子。

隆重的拜師儀式,在徐州城引起轟動。時人記述了當時的盛況:秦觀執弟子禮,儀態雍容,論說雄辯,令人為之側目,蘇軾讚他為「傑出之士」。秦觀聲名鵲起,身價倍增。

在蘇軾的鼓勵下,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再次參加科考。這次,多了刻苦攻讀,特別是有了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大力舉薦,秦觀順利高中進士。

秦觀成為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