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東京,一條毒魚引起的追蹤騷動(圖)

作者:童倩  2016-04-17 07: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毒魚‌‌「玫瑰紅斑‌‌」(Variola Louti)參考資料

【看中國2016年04月17日訊】日本東京筑地魚市場本週二賣出一條毒魚‌‌「玫瑰紅斑‌‌」(Variola Louti)令東京沸沸揚揚地追蹤騷動,終於在週三(4月13日)下午獲得東京中央區一中華料理店報稱買下該魚並提供給6名消費者,但6人並沒感到中毒症狀後,終於暫時落下帷幕。

這場騷動始於週二早上8點左右,東京都政府駐筑地市場的‌‌「市場衛生監察所‌‌」職員例行到魚市場內巡查時,對某個魚攤上販賣的一條顏色鮮紅的石斑魚起疑,相信可能是日本政府列為有毒的‌‌「玫瑰紅斑‌‌」,於是拍下照片回辦公室核查,核實後立即返回魚市場、試圖禁賣時,該條來自宮崎縣的重約1.2公斤、長約45公分的毒魚已經以4500日元(約42美元)的價格售出。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官網上,圖文並茂地說明‌‌「玫瑰紅斑‌‌」的特徵和毒性是:‌‌「紅或棕色,尾鰭深彎,體內積蓄雪卡毒素(Ciguatera),過去22年收集到中雪卡魚毒78案例報告中,最多的16例來自玫瑰紅斑。玫瑰紅斑肉和內臟都有毒,中毒後主要症狀是神經系統出現溫度感覺異常、搔癢、四肢肌肉和關節痛、頭痛、頭暈、乏力和排尿難。此外消化系統有腹瀉、嘔吐、腹痛、噁心症狀記錄;循環臟器有心律不齊、低血壓、脈弱症狀記錄。其中神經中毒症狀輕者一週治癒,重者可達數月至一年以上,極罕見死亡案例‌‌」。

人海網魚

東京都政府當天立即發出告示尋找毒魚下落,並向各大傳媒發放消息和拍攝的照片,以求協助全力追蹤。

週二晚起,此一消息上了各大傳媒頭條,令整個日本開始關注。東京更是官民分頭忙找魚,各大傳媒除了報導、呼籲禁食外,還發動駐外地記者走訪各地漁港、魚市場,探尋漁民、魚販對玫瑰紅斑的認識與見解。

結果發現大部分漁民也不大能分辨有毒或無毒石斑魚,其中有記者在沖繩魚市場上找到一條待售的疑似玫瑰紅斑,當地魚販說‌‌「從來不知有毒,一貫拿來賣‌‌」,於是該記者再尋求沖繩縣政府,證實沖繩縣政府所列的毒魚名單中沒有玫瑰紅斑。

當東京街頭巷尾連日懸掛著‌‌「那條魚究竟去哪兒了‌‌」、‌‌「傳媒這麼吵,不會還看不到吃下去吧‌‌」的疑案時,週三晚東京都政府宣布,中央區一中華料理店當天下午打電話報稱,他們買下了那條魚並在當晚以清蒸料理分別供給兩組、共6名客人食用了。該店說,他們是週三看到報導才知道全城追蹤毒魚,於是立即設法找到消費客人、追查是否中毒,好在6人都稱沒感到中毒症狀。

東京文化

東京都政府經核查該店收據和消費途徑等確認後,週三晚正式宣布追查到的結果。東京都解釋說,中毒通常在食後1至8小時內發生,週二晚進食後到週三下午仍沒感到中毒症狀的話,說明中毒的可能性很低。至此東京全城像如釋重負。

全球最大規模的魚市場-東京筑地魚市場也是東京著名的旅遊景點,每週一至六運行的筑地市場在上午11點結束主要營業前,穿行的魚車、叫賣的吆喝、購貨的商家和東京人與拿著相機徘徊在魚攤間、圍觀一條條烏黑油亮的肥碩金槍魚拍賣的遊客們令筑地市場內景象忙亂。

但毒魚案說明,忙亂表象中仍有東京都政府管理食品安全細緻至一條魚的責任感;有傳媒固執追求食品安全的使命感;有市民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意識和不乘機詐取賠償的是非觀。

而這些常在的感覺和意識、觀念可能也反映了與日俱增的訪日遊客們所看不到的日本社會裏自古存在的東京武士文化、大阪商業文化、京都貴族文化等的潛在差異之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