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再次讓世界困惑

【看中國2016年03月25日訊】人民幣波動正在令全球市場眉頭緊鎖,這已不是今年的第一次。

過去幾個月中國當局花費大量精力耐心解釋,人民幣與美元的長期掛鉤已成為歷史,今後人民幣的管理將參照由13種貨幣組成的貿易加權貨幣籃子。

面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改革存在的普遍困惑,中國央行(PBoC)行長周小川2月中旬作出了詳細說明,他表示保持一籃子匯率的「基本穩定」,將是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主基調」。

他同時表示:「實施這種形成機制的結果,將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的穩定性不斷增強,而人民幣對美元的雙向波動則會有所加大。」

這一切令人民幣新匯率形成機制引入以來的人民幣波動有些令人費解。

如圖所示,今年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持平,但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卻下跌2.9%,跌至2014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如果持續如此,就會動搖中國央行的說法,即人民幣正保持‘基本穩定’。」他表示自去年12月首次宣布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以來,中國有關部門對人民幣一直「管理不善」。

威廉姆斯表示:「去年12月他們曾隱晦地聲明正在參考一籃子貨幣管理人民幣匯率,這成為全球市場恐慌的誘發因素之一。而他們的反應是鎖定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這與12月的聲明正相悖。」

他認為中國央行利用了美元全線走弱時期讓人民幣下滑,此舉鮮少引起注意,因為大部分注意力仍集中於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亞洲外匯策略負責人羅伯特•米尼金(Robert Minikin)認為,人民幣在貿易加權基礎上走弱至少在部分上是「戰術性的」,這是考慮到如果當美聯儲(Fed)開始再次加息,美元預計會重新走強。

在美元較疲軟的現階段,通過選擇不讓人民幣對美元走強——如果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持穩,就會導致人民幣對美元走強——中國央行正為人民幣留出更大空間,未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跟隨美元上漲,而不會失去太多競爭力。

米尼金的觀點源於他的一個看法,即中國實際上在沿著一條「中間路線」航行,它介於維持穩定的貿易加權匯率與維持穩定的兌美元匯率之間。

他表示:「如果美元匯率出現大幅波動,他們將以某種方式把它反映到人民幣中間價上,但又不會完全阻止它傳導至貿易加權匯率。」

米尼金說:「我認為人民幣匯率機制仍處於過渡期。這些舉動還體現不出他們已經直接跳躍到參考一籃子貨幣管理人民幣匯率。」他認為考慮到全球市場繼續執迷於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這一過渡期可能會持續數年。

事實上,中國當局一直表示,雖然他們希望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要牢牢掛鉤。

相反,人民幣的波動應反映出「實體經濟」中「市場的供求變化」(「投機者」活動引起的供求變化不計算在內)。

匯豐(HSBC)外匯研究主管戴維•布盧姆(David Bloom)認為,人民幣近期波動確實反映出其匯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正朝著更市場化的方向過渡,同時反映出中國當局希望在交易者心中建立更多不確定性。

布盧姆說:「不要以為他們會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微管理。他們會讓我們一直猜來猜去,而這正是我們在金融市場裡不得不做的事。」

儘管如此,米尼金還是認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很可能」最終落在100左右,目前為98.05。

100是2014年12月31日人民幣收盤時的水平,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這是以貿易加權計人民幣的公允價值。

但是,考慮到人民幣波動給全球市場造成的不確定性,米尼金認為北京方面應採取更明確的外匯制度,以避免產生任何誤解。

他滿懷希望地說:「新加坡已經採取了更加明確的制度,允許貿易加權匯率圍繞軸心點有2%的波動,這正是我們可能前進的方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