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揭秘中國霧霾下的真相(組圖)


經濟學專欄作家指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霧霾有直接關係。(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日前,英國《金融時報》經濟學專欄作家哈福德(Tim Harford)撰文稱,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霧霾有直接關係。同時,他形容,中國的環境污染具有災難性。也有評論指出,中國霧霾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中國霧霾遮掩下的真相

曾經撰寫《臥底經濟學家反擊戰》(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Strikes Back一書的經濟學專欄作家哈福德,2月17日在《金融時報》發文稱,中國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非常令人憂心。「發自北京的照片已經說明瞭一切:那裡的污染是災難性的。」

哈福德分析,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為追求經濟發展,在伴隨著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時,環境惡化程度也日益加劇;第二,中國大陸並非民主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民要求更清潔空氣的權力;第三,中國是工業製成品主要出口國,也有許多污染工廠搬往中國。

哈福德還指出,一項研究顯示,截至2008年,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淨進口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排放約16億噸二氧化碳,佔全球總排放量的5%左右。「顯然,這種能源密集型製造活動很多都在中國進行」;此外,中國還要生產供國內使用的鋼鐵、水泥以及燃煤發電。

前中共官員曝經濟造假「常態」

中共官方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創下25年來最低成長。

1月1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王保安在表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76708億元,比2014年增長6.9%。他還聲稱,「中國經濟仍是中高速增長,6.9%的增速放在全球,實際上是高富帥的形象。」

面對中共官方的這一數據,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曾直言,官方公布的GDP增長數字可能含有水分。胡星斗估計,GDP增長數字的實際值,很可能比6.9%低很多。而「末日博士」麥嘉華則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真實增長率可能只有4%。

事實上,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2015年3月,在出席政協小組會議上承認,過去幾年中國大陸經濟數據造假嚴重。董大勝還引述一名地方官員稱,過去幾年搞得有些太高了,現在一下降下來,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他們不得不「逐年消化」。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中國安邦保險研究報告指出,地方數據造假不僅是外資,還包括GDP數據、財稅收入、投資等多個領域均存在造假問題。

江澤民時代衍生「怪胎」

那麼,中國社會的「陳年痼疾」是如何形成的呢?

美國普渡大學歷史教授洪朝輝在著作《中國經濟發展代價:權力、資本和權利貧困》(The Pri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ower, Capital, and the Poverty of Rights)中直言,主要原因是江澤民執政時代,讓中國的文化、生態、和政治付出慘重代價。

洪朝輝進一步說明,在江澤民時代,中國的權力資本經濟和權力資本集團大致成型。其中,權力資本集團體現在:以權謀錢、以權搶錢;以錢謀權、以錢買權;以知識謀錢和以知識謀權模式。

洪朝輝稱,今日中國的權力資本集團有四大群體:分別是中共國有資源的主管;中共國有企業負責人;權力與金錢交易的中介者;海外中資機構的經營者。它們已經演變成中國經濟的怪胎。


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預估,1999至2001年間,中國各類腐敗導致的經濟損失,預估佔中國GDP總量14.5%至14.9%。(網路圖片)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也表示,在江澤民執政期間,江派集團意識到,利用經濟發展為藉口,可以從中換取巨大利益。「從不同角度交叉控制,在最大的國有企業、金融公司或銀行,安插他們的人,通過2、30年的尋租活動,累積大量的財富。」

謝田指出,在是1999至2001年間,中國各類腐敗導致的經濟損失,預估佔中國GDP總量14.5%至14.9%。

對此,著名政經評論家何清漣曾指出,中國經濟問題不在經濟的本身,而在於政治體制。不改變政治體制,就算最高領導人再勤政,恐怕最後也難逃明朝崇禎皇帝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之嘆。

本文留言

作者黎紫曦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