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發自北京的照片已經說明瞭一切。(網路截圖)
【看中國2016年0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夏妍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10年前撰寫題為《臥底經濟學家》的蒂姆.哈福德撰文分析,中共經濟發展與霧霾的關係時分析,有3個因素決定中國的霧霾不會很快改觀。外界評論,江澤民時期的片面經濟政策危害盡顯。
2月17日在《金融時報》撰文說,「發自北京的照片已經說明瞭一切:那裡的污染是災難性的。這對當地居民而言是壞消息,對我來說也頗為尷尬。10年前,我寫了一本名為《臥底經濟學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的書。除了討論許多其他事情,我在書中樂觀地斷言,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富裕,中國城市空氣的顆粒物污染水平正在大幅降低。這種說法我當時是相信的——其依據是2002年《經濟展望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上得到普遍好評的相關研究成果——但每次中國報告有霧霾,我都有一種誤導讀者的不安感。我覺得有必要立即展開進一步研究,以弄清真相。」
文中分析,北京糟糕透頂的空氣質量沒有改善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國還不富裕,還處於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增加空氣污染的上升階段;第二,中國並非一個民主國家,削弱了公民要求更清潔空氣的權力;第三,中國是工業製成品主要出口國,而且把其他國家的許多污染工廠搬到中國。
據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截至2008年,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淨進口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排放約16億噸二氧化碳,佔全球總排放量的5%左右。蒂姆寫道,這種能源密集型製造活動很多都在中國進行;此外,中國還要生產供國內使用的鋼鐵、水泥以及燃煤發電。
蒂姆10年前寫的《臥底經濟學家》,正是江澤民主政時期極端發展GDP是中國經濟的特點。據《真實的江澤民》第七章江澤民的GDP分析稱,由於中共官員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中國經濟一直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效益並沒有得到提高,作為主體的國有經濟虧損狀況一直沒變。2000年中國萬元GDP能源消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這樣的經濟增長,是無法持久的,也是世界和後代子孫都無法承受的。
這種災難性的對環境和生態的破壞同時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損失。據估計,由研究對人生病請假以及看病治療的損失量化後發現,光大氣污染在2005年給中國經濟就帶來了1120億美元的損失,比1975年的220億美元大幅上升。據估計,2003年中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就佔當年GDP的15%。
評論指,在江澤民時代,各類腐敗導致的經濟損失,佔中國GDP總量14.5%—14.9%。正是中共的這種機制,使得制定政策的權貴集團,從中找到巨大腐敗空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一項最新報告指出,空氣+污染成為全球單一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因素。空氣污染每年造成全球約700萬人死亡,八個人中就有一人死於空氣污染,比該組織2008年估計的數字翻了一番。而全球室外環境污染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北京市,陰霾日每天就有上千人死於陰霾觸發的併發症。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空氣污染除了會誘發呼吸道疾病外,還與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存在強有力的聯繫。由室外空氣污染引發的死亡案例中,最終死於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人數各佔40%,慢性阻塞性肺病佔11%,肺癌佔6%;室內空氣污染方面,誘發中風而死亡的人數佔34%,誘發缺血性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佔26%。
美國彭博社曾報導,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開展的研究發現,中國的空氣污染導致的基因變化可能已損害母親孕育子女的學習能力。電廠關閉前出生的嬰兒兩歲時表現出較差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