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遊客爆買全球近半奢侈品 突顯中國市場問題(圖)

作者:黎紫曦  2016-02-18 05: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買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中國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買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其中有78%的消費者選擇在境外購買。有分析認為,大陸人熱衷在境外購買奢侈品,突顯外國奢侈品與國內差價巨大。同時,中國假貨充斥市場的現象,也是許多國際品牌放棄中國市場的原因之一。

2015中國境外消費1.2萬億 突顯中國市場問題

中國大陸遊客在境外消費能力驚人。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一份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奢侈品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根據品牌庫中2萬餘品牌的營業收入估算,去年中國消費者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中的開銷,高達1168億美元,佔全球46%;其中,中國客在境外消費高達910億美元,佔總額78%,這意味著絕大部分中國人,熱衷前往國外購買奢侈品。

「同一品牌的話,報價不一樣,基本上大部分品牌都比國內便宜。」從事業餘導遊工作的宋小姐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在歐洲幾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比中國大陸要價低。

「巴黎有很多這樣的商場,從國內來的旅客主要買奢侈品,比如包包、香水、服飾、手錶。現在義大利皮具也很出名。」宋小姐介紹說。

財富品質研究院統計資料顯示,酒類產品最大價差達85%,平均價差達64%;腕表最大價差83%,平均價差33%。此外,消費者常買的服裝、香水、箱包、化妝品以及皮鞋等,價差均在30%左右。

此外,北京時局觀察員華頗指出,近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暴漲,加劇消費金額外流,中國假貨氾濫也是原因之一。「中國人現在仿製和山寨是非常獨特的現象,因為中國人想像力和創造力非常低下,只能熱於模仿。所以假冒偽劣商品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某網媒曾做過一次關於「中國假貨、山寨、劣質商品是否太多」的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近90%的民眾認為中國假貨氾濫。

旅居澳洲的中國問題專家瀋汝曾說,「現在在中國,聽到假貨已不再驚奇。中國的造假表現在方方面面,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步,幾乎人人都當過假貨的犧牲品。」中國的假貨、偽劣商品、有毒食品,之所以在中國有市場,這與中共貪污腐敗的政府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製造」已成「中國之恥」

美國商會(United States Chamber of Commerce)2月10日發布2016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結果顯示,中國在知識產權問題上,涉及網路制售假冒商品、竊取商業,以及要求外國企業交出技術以此來換取中國大陸的市場等問題。

今年1月,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有超過90%的假冒產品來自中國,其中超過20%經香港轉道。美國海關截獲的假貨,按正品零售價計算,其價值超過12億美元。

而這已經不是中國初次「獨佔鰲頭」,根據美國海關數據,2003年,在美國口岸被查獲的假冒產品中,來自中國的產品佔66%;2005年為69%;2012年這個數字攀升到72%,假貨市值高達9億美金;到了2014年,這個數據超過90%。

歐盟在2012年發布的報告中稱,2011年歐盟各成員國海關查獲的價值13億歐元假冒產品中,73%來自中國。世界海關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sation)估計,歐洲品牌因假貨蒙受的損失,每年可達75億美元。

時政評論家陳破空曾感慨道,曾幾何時,「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被人們以為是「價廉物美」,風靡世界。在歐美等國,幾乎每一個家庭,都充斥著「中國製造」的用品。而今,「中國製造」,卻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之恥」。

美國華府人權律師葉寧也表示,在中共獨裁統治下,作假、造假成為人們在大陸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常態。體制不改變,中國難以真正發展。「其實,中國的問題絕對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問題,中國的問題確實已經成為一個全球的問題。」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