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佛經記載:人類、婚姻與家庭的起源(圖)

 2016-02-15 12: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佛經中有許多關於世界、人類、家庭、婚姻、家庭私有制起源的記載。如起世經、樓炭經、長阿含經、起世因本經、大寶積經、正法念處經、華嚴經、楞嚴經、順正理論、阿毗曇論、俱舍論、法界安立圖等經論。

一、佛陀看宇宙


多年前,佛陀已經講解過宇宙時空。(圖片來源:Pixabay)

遠在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對於宇宙時空已經有精闢的見解,這在佛經中隨處可見。如《起世經•閻浮洲品》中描述「三千大千世界」的形成,說明宇宙中存在著數不盡的三千大千世界,數量之多,可以用「恆河沙」和「微塵數」來比喻,所謂「十方恆沙世界」、「十方微塵剎土」。此三千大千世界歷經成、住、壞、空四個階段,而且在不斷循環流轉。

佛教的宇宙觀,對有情世間及佛國淨土,皆有深入而精闢的看法:有情世間,依眾生果報優劣及苦樂差別,可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個層次,稱為「三界」。

二、佛經中關於人類的起源

《起世經》最後一品是《最勝品》,又稱《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類的由來。此外,在佛教《增一阿含經》及許多經典裡,都有明確的記載,說地球上最初的人,是從「光音天」來的。 
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的始祖,絕對不是有什麼神用泥土捏成的,那是神話;也不是由猿猴進化而來,那是謬論。

光音天的天人,開口說話,不是聲音,只有清淨的光,從口中發,表示想說的話。對方見光就能瞭解是表達什麼意思。因為是以光代音,所以叫光音,是二禪三天,最上最殊勝美妙的一層天,又叫」極光淨天」。

佛教認為,人類最初是從光音天來的。因他們一念貪心起,品嚐了地球上的「地肥」,身體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貪吃過甚,結果身體沈重得無法飛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來,即成為人類的祖先,這就是佛教中關於人類的起源。

(一)光音天的生命

在《世紀經》中,佛陀首先說明光音天上的生命狀況:

「諸比丘,世間轉已,如是成時,諸眾生等,多得生於光音天上,是諸眾生,生彼天時,身心歡愉,喜悅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勝色,年壽長遠,安樂而往。」

接著說明地球形成之後,空無一物,光音天人開始下凡到地球的狀況:

「諸比丘,爾時世間轉壞已成,空無有物,諸梵宮中,未有眾生。光音天上,福業盡者,乃復下生梵宮殿中,不從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訶波帝。」

娑訶波帝即為「世界主」,意為地球第一人,他不是從母胎降生,而是因緣聚合,變化而降生。爾後下凡到地球的光音天人更多了:

「爾時,復有諸餘眾生,福壽盡者,從光音天,捨身命已,安於此生,身形端正,喜悅住持,以為飲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騰空而行,身色最勝,即於其間,長久住持,彼諸眾生於是住時。無有男女。無有良賤。唯有此名。名曰眾生眾生也。」

這些降生地球的天人,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身體煥發出自然奪目的光明,不須吃食即能維持生命,其生命的能源來自自身的喜悅。因有神通力,他們不需要太空船就能自在飛行且壽命長久。這些從天而降的人,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也沒有種族、貴賤、貧富之分,人人平等,名為眾生。不過,好景不長。不久,地球上長出「地肥」,從此改變了早期地球人的一切:

「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復於後時,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漸如鑽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猶如上蜜。」

「爾時眾生其中忽有性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試復嘗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

「時彼眾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齊一節,沾取地味,吮而嘗之,嘗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貪者,次以手抄,漸漸手掬,後遂多掬,恣意食之。」

「時彼眾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時,復有無量其餘諸人,見彼眾生如是食噉,亦即相學,競取而食。」

「諸比丘,彼諸眾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漸漸澀惡,皮膚變厚,顏色暗濁,形貌致異,無復光明,亦更不能飛騰虛空,以地肥故,神通滅沒。」

以上引述描寫地球形成之初,尚無生物,最早的地球生命是從光音天下來的,當時他們有神通,可是當吃了地上的物質之後,便整個改變,神通消失,變成難看的原始地球人。天人本來具有的與神溝通的能力,後因食用地肥之故,此能力漸漸消失,成為不能飛騰虛空的上古原始地球人。

(二)地球人的演化

在《天地成品》最後,也就是《起世經》最後,佛陀用很大篇幅細說地球人演化的經過:

「諸比丘,劫初眾生,食地味時,多所資益,久住於世。而彼諸人,若多食者,顏色即劣;若少食者,光明便勝。……地味便沒,續生地皮,色味具足……彼諸眾生,皆共聚集……食於地皮,亦久住世,多食色粗,少食形勝……地皮覆沒,便生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割之汁流,猶如淳蜜……林蔓已沒,有粳米出,不耕不種,自然而生,無芒無檜,米粒清淨,香味具足。」

以上詳述地球表面的變化,以及地球人吃食的演化。但在吃了粳米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地球人知「愛慾」。

這種與西方《聖經》中描述亞當、夏娃吃了蘋果之後,知男女之別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彼時眾生,食是米已,身份即有脂髓皮肉筋骨濃血泉脈流皮,及男女根相貌彰顯,根相既生,染心即起,以有染故,數相視瞻,既數相看,遂生愛慾,以愛慾故,便於屏處,行非梵行不淨欲法(男女之欲)。」

這一段很詳細的點出食用粳米前後的差異。在食粳米之前,甚至食地味之前,從光音天來的生命,可以飛翔在地球上空,那是上古人類仍具有超能力的時代,而且生命的能量場仍較高。之後地球人隨年代隨飲食而退化,到吃了粳米之後,進入了有男女之別的時代,身體更有了皮肉筋骨,退化到只能行走地面上。更麻煩的是,猶如夏娃與亞當受蛇的影響吃了「果」一樣,進食後,光音天人不僅有了男女不同的身體,還有了情慾。

(三)人類的婚姻、家庭的起源

他們彼此觀看後,便有人心生愛慾,並到屏靜無人處,行男女之欲。由此產生了人類的最大墮落。

但在當時而言,行男女之欲的僅是一部分人,而許多人由於天人的高尚清淨的習氣尚存,還不能接受這種墮落行為,不僅紛紛指責這些偷吃禁果的「先驅者」。這時行欲之人(男)心生慚愧,便得「波帝」之名,「波帝」是墮落之意,墮即成丈夫、夫主。其後,同行欲者之婦人送飯食來,以共進食,而諸波帝(丈夫)以墮於諸惡法之故,羞惱不快,見彼婦人,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遂立名為‘婆梨耶’。婆梨耶,乃「飯食」之意,即是「婦」之意。這時,人類第一次產生了「夫妻」稱謂。

如《起世經卷第十》云:「諸餘眾生,未行此者,見已告言:咄!汝眾生所作甚惡,雲何如此?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便得如是波帝(丈夫)名字。時彼眾生,以墮如是諸惡法故。同行欲者(行欲之女人)將飯食來,共餉遺之。語彼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因此,立名為婆梨耶(婦)。」

尚未行男女之欲的優秀人類,為阻止此類行為發生,決定將墮落男女驅趕出擊,被驅趕者開始試圖返回,均被拒絕。後來,被驅趕者便乾脆建立了家庭,人類的婚姻家庭和私有制由此產生。

(四)人增慾望多,福漸薄

如同經云:「先舊下生諸勝人等,見於世間夫妻事出,心生惡賤,左手捉取,右手推之,令離其處。時彼夫妻,或復二月,或復三月,去已還來。即以杖木土塊、瓦石而打擲之,作如是言:汝善隱藏!汝善隱藏!是故今者諸女嫁時,或擲諸花,或擲金銀衣服羅闍(羅闍梵語即是熬稻穀為花者)。作如是咒願之言:願汝新婦,安隱快樂。諸比丘:如是次第,往昔眾人,用之為惡,今時諸人亦如是作,用之為好。以是因緣,諸眾生等,於世法中,行於惡行。如是次第,乃至起作種種舍宅,為彼惡業,作覆藏故。」

「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

此種退化可以視為上古人類的墮落。

這時光音天的天人由於福報、壽命享盡,紛紛投生於地球,所有殊勝神通,出生全無;並且由於入胎的緣故,生來就帶有了貪慾的習氣。這樣,人類不僅數量大增,而且貪愛染欲成了社會風氣。如經云:「有餘眾生,福命業盡,從光音天,捨身來下,於母腹中,受胎生身,以此因緣,世人漸多,非法漸增。」

這時地球人愈來愈多,以前先民不用耕種,土地自然出生粳米,不用燒煮即可食用,並且隨採隨生。但由於夫妻家庭的出現,人心開始貪婪,不少人開始貯藏糧食,粳米便不再隨採隨生,而是必須耕種,才能漸次長大,成熟後方可收穫食用。人類必須付出較多的勞動才能生存下來。

如《起世經卷第十》云:「諸舊勝人,先生世間,彼諸眾生染余福力故,不須耕種而有粳米,自然出生。若有須者,日初分取,於日後分尋復還生。日後分取,日初還生,成熟無異。若未取者,依舊常在。後時眾生,福漸薄故。……於是稻穀便有分段,叢聚而生。」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