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宋代用什麼迎財神?(圖)

 2016-02-12 15: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民間信仰的財神。(網路圖片)

宋代是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重大變革時代,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人矚目的,出現了真正的市民階層。兩宋時期,隨著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全國十萬戶以上的大都市就有四十多個,徽宗崇寧年間到達極致,是五十多個,南宋都城臨安的人口,約有一百二十萬。城市晝夜買賣不絕,大街小巷店舖臨門。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百人,聚於柱廊樫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更有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所表現的東京汴梁的繁榮,令人神往。《清明上河圖》中所繪的建築,店舖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有一家臨街的「王家紙馬」,逢年過節就會做一些祿馬和財馬回饋給老客戶,這財馬,便是接財神用的。

清人梁章鉅《浪跡續談》卷七「通用字」條目寫道:很多東西名字叫「馬」,實際跟馬沒關係,例如猜拳用的小木棍叫「拳馬」,天平上的衡器叫「砝馬」,木匠的工作臺叫「作馬」,插秧的小船叫「秧馬」,吃麵時配的小菜叫「面馬」,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如此看來,「甲馬」更類似某種符咒。

清末徐珂所著的《清稗類鈔》紙馬一節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為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普及,甲馬成了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歷經元明清三代而不衰。不過甲馬上未必都有馬,現存的清代甲馬中,畫鍾馗、魁星、送子觀音、趙公元帥的居多,這些神仙畫像除趙公元帥外,都沒馬,後來趙公明逐漸演化為騎老虎。 

晉代干寶的《搜神記》中描寫財神趙公明的形象是後世的底本。南朝齊梁間道士陶弘景纂集的《真誥》書中,對趙公明的事跡、職責略有擴展。隋唐時成書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對趙公明的形象有所豐富。寫道:「趙公明得道於終南山,被尊為道家大神,屬威猛將吏。……被授正一玄壇元帥……驅雷役電於宇宙,呼風喚雨於乾坤……」。元代成書的《武王伐紂平話》,勾畫了趙公明神話傳說的基本輪廓。明代編纂的《道藏》譜錄和記傳類中,收錄有趙公明的許多資料。明代成書的《封神演義》中描寫的趙公明的故事,強化和充實了趙公明的形象。清代顧張思在《風士錄》一書中說:「財神又稱趙公元帥,姓趙名朗字公明。秦時得道終南山,被道教奉為財神……」清代無名氏寫有傳奇小說《黃河陣》,進一步豐富和展開了有關趙公明的故事情節和細節。

《水滸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在腿上綁住甲馬符咒就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祭財馬接財神,大抵是為了財神來的更快一些。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