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想讓農民為樓市接盤的願望落空(圖)

作者:李正鑫  2016-02-10 08: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經濟下滑令農民工返鄉不再回城。(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官方數據顯示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農民工數量達到2.77億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日漸低迷,如何去庫存成為中共政府首要經濟任務之一,其明確發文試圖讓農民工為樓市接盤。2月8日,中共官媒的一篇報導反映出中共政府的打算落空。

中國新年前樓市去庫存刺激政策公布

在2016年中國新年前,大陸樓市去庫存的刺激政策公布。2月2日下午,央行、銀監會共同發文下調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央行和銀監會及時地響應了去年年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去庫存要求,這是2016年出臺的首個刺激政策,為房地產去庫存注入一針強心劑。

從政策角度分析,不難看出中共政府已經將樓市去庫存上升為政治任務,如果完不成這個任務,中國經濟下滑仍難見底。換句話說,因為房地產已經深深地牽扯了中國經濟的各領域和行業,如果不能解決樓市庫存問題,將無法實現所謂的經濟轉型。

2015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2016年經濟工作的「十大任務」中,最受關注的當屬「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這一表述,被媒體解讀為這是中共政府希望農民工為樓市接盤的一個信號。

而2月2日央行發布的刺激政策表明,僅靠降低首付比例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那些嚴重供大於求的三四線城市,降低門檻導致的購房增量遠遠不能消化「巨量」庫存,而且越是中小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越高,新增外來人口越少甚至常住人口出現淨減少。

農民工進城買房?官媒報導透露實情

大陸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農民工總數達2.77億人,其中本地農民工(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內從業的農民工)1.09億,佔39%,同比增加2.7%;外出農民工(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1.69億,佔61%,僅增長0.4%。官方表示,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最慢的一次。

2月8日,中共政府官媒中新社報導,由於工廠提早停工,老家在甘肅的李興學今年早早就買了回家的車票。他所在的傢俱廠已經欠了他三個月的工資,「我猜效益不太好,節後我想在家裡找點活計」。

中國運輸部表示,中國1月24日到3月3日期間預計將發送旅客29億人次。以前上億農民工中國新年前集中返鄉,節後再度進城務工。但近兩年,像李興學這樣過完年不再回城的農民工越來越多。

報導稱,對於很多農民工來說,今年的回家之旅可能是他們最後之旅,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擊碎了他們的城市夢,很多人在新年返鄉後,可能無緣在節後重新回到大城市就業。

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的工廠活動滑至三年低點,顯示中國經濟情況更加惡化。在北京工作的兩位餐館工人表示,過年的這週他們不能回鄉,因為都在等待尚未到手的拖欠工資;也有一位工人表示,他們現在沒有錢買車票,也沒有錢給家人和孩子買禮物,這次回家後他不會再回到北京。

即使經濟向好 農民工買房仍存四大痛點

在中國這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多年來,在工廠和建築行業工作的農民工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脊樑。隨著中國經濟下滑,農民工返鄉不再回城工作,也意味著中共政府希望農民工進城買房的願望落空。

艱苦的工作都被農民工擔當,城市裡的居民才可以享受相對較低成本的服務。即使中國經濟向好,農民工進城買房仍存四大痛點:沒有進城安居的資本;缺乏子女教育公平的機會;缺乏可靠的社會保障;更沒有合適及充分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大陸樓市庫存不止是官方所說的7億平方米的待售面積,真正的存量還要計入在建施工面積中未銷售的部分,以及房企未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00年至今,新開工面積累計達到171億平方米,銷售面積累計為115億平方米,差額部分就是未銷售的庫存,有56億平方米,其中主要是住宅。

再加上中國所有房企未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預計至少10-20億平方米(其中僅30家上市房企年報顯示就有6.59億平方米未開發土地儲備面積),按照容積率2換算,可建面積20-40億平方米(包括住宅和其它),這就意味著庫存合計至少達到83億平方米甚至100億平方米,按照近三年年均銷售13億平方米,很多城市哪怕不再做新的土地開發,至少可以銷售5年。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