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他為何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終身不娶不仕(圖)

 2016-01-23 00: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國畫梅妻鶴子。(網路圖片)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裡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

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

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有詩唱和。

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趨名利,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如下幾首他的詩作,請大家欣賞。
 

《相思令·吳山青》

作者: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錢塘江北青翠的吳山,錢塘江南清秀的越山,成天價俯看著征帆歸舟,似在慇勤送迎,好生有情。可此際,一對有情人兒正依依江岸,難分難舍,那山卻依舊招呼著行人歸客,全不管他倆的離情別緒,真個是無情透了。錢塘江水似乎也是無情,這對有情人,同心結子還未打成、定情之期還未說妥,它卻漲起大潮,催著行舟早發。可是,當他倆淚水盈眶之時,它也把潮頭悄悄漲到與岸齊平;似乎只等著淚珠奪眶而出,它也要讓潮水湧向四野一般。

爭忍有離情:一作「誰知離別情」。
 

《山園小梅》

作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此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二句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在這一聯詩中,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作者在這裡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全詩著意寫意傳神,採用側面烘托的方法,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極富神韻。
 

《詠秋江》

作者:林逋

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

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
 

堪稱是吟詠蘆花的千古絕唱。詩曰「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最愛蘆花經雨後,一篷煙火飯漁船。」詩裡描繪了一幅靜謐的秋江景色。鷺鷥安詳地在蒼茫的沙灘上打盹,水面上連一絲漣漪都沒有,一片蘆花被剛剛下過的雨沖洗得格外白淨,縷縷炊煙自漁船上徐徐升起……好美的景致!
 

《點絳唇·金谷年年》

作者: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全詞以清新空靈的筆觸,物中見情,寄寓深意,借吟詠春草抒寫離愁別緒。整首詞熔詠物與抒情於一爐,淒迷柔美的物像中寄寓惆悵傷春之情,渲染出綿綿不盡的離愁。

「余花」兩句,寫無主荒園細雨中春色凋零,絢爛的花朵已紛紛墜落,連枝頭稀疏的余花,也隨濛濛細雨而去。「滿地和煙雨」,境界闊大而情調哀傷,雖從雨中落花著筆,卻包含著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歸去」,詞人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惆悵情懷。
 

《孤山寺瑞上人房寫望》

作者:林逋

底處憑欄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春來看雪天。
 

林逋隱居杭州時,在西湖孤山結廬。孤山之有孤山寺,這是他常常喜歡登覽的勝地。該寫一個秋日的傍晚,詩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內飽覽山上風景。詩以素淡的筆觸,描繪出幽邃的景色,造成一神幽寂的意境。而這種境界,正是林逋這位幽人(隱士)所眷戀的。

林逋曾自為墓於廬側,作詩云:「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因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有人問:「何不錄以示後世?」答曰:「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有心人竊記之,得300餘首傳世。

今存詞三首,詩三百餘首。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據傳,宋室南渡之後,杭州變成了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廟,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遷出,可唯獨留下了林逋的墳墓。而這也給林逋帶來了最後的禍事。

南宋滅亡之後,有盜墓賊以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寶必定極多,於是去挖。可是墳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端硯乃硯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只玉簪呢?終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著怎樣的往事,才讓他在青年時就灰心於世途,歸隱林泉終老此生?

本文第一首詞作,也許是他隱忍的心聲。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