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許小年:重新審視「中國經濟模式」

作者:許小年  2016-01-17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1月17日訊】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近期在柏林訪學期間的講座中表示,最近兩年來,世界經濟復甦明顯,中國經濟卻十分乏力而使嚴重問題被連連暴露。中國模式不靈敏了嗎?其獨特的思考方式值得借鑒。以下是他的發言摘要。

一、什麼是「中國模式」?

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中國經濟因為長期高增速而格外引人注目。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為了應對金融風暴的衝擊,中國政府於2008年啟動了「四萬億計畫」。

在這項計畫的刺激下,中國在全世界的普遍經濟衰退中「風景這邊獨好」,並且起到了帶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作用。在西方觀察者眼中,這種有別於印度自由經濟模式,又不同於斯大林模式的「中國模式」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成績。

一時間,「中國模式」收穫了鋪天蓋地的讚譽,儼然成為了新世紀經濟發展模式的先鋒和典範,中國人也足足過了把救世主的癮。

然而,四萬億計畫在「拯救」了世界的同時,卻拖累了自身。近兩年來,世界經濟復甦顯著,中國經濟卻表現乏力並連連暴露出嚴重問題,如增速下降,房地產市場遇冷,地方政府負債纍纍,今年震驚全球的股市暴跌,更讓全世界都為中國經濟捏著一把汗。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經濟已進入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時期。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評價也迅速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經濟危機時期,西方人齊刷刷把眼睛向東方看,對所謂的「中國模式」艷羨不已,斷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而現在,西方人又皺起了眉毛,搖起了腦袋,把中國指為世界經濟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前些年備受讚譽的「中國模式」突然就不好使了?這裡預設的更具根本意義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是「中國模式」?

按照一種十分流行的意見,「中國模式」的核心是「大政府」,即政府非常強勢,擁有異乎尋常的資源汲取和調動的能力,想幹就能幹。

比如,08年說拿四萬億元就能拿出四萬億元,這種能力,恐怕全世界惟獨中國政府具備。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我們所在的柏林,世界一流經濟大國的堂堂首都,想建個新機場,今天看人臉色,明天四處化緣,修修停停,竣工現在尚遙遙無期。在這期間,中國不知建了多少個機場,就連高鐵都修到青藏高原上去了。

現在要問的是,這種將中國模式歸於「強政府主導」的解讀是正確的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中國模式還應該運轉得好好的才對,因為中國政府依舊強勢得很。

我認為,這種解讀是不太準確的。要害在於,它忽視了中國開放近四十年的歷程其實是由前後兩個階段組成的。

所謂的「大政府」,「強勢政府」是在後一階段才出現。而在前一階段,即從78年到90年代中後期,我們所看到的恰恰相反,是政府的不斷後退,民間力量的持續前進,也就是說,前半段不是「大政府」,而是「小政府」。而靠這種「小政府」的模式,同樣實現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速。

這兩種模式,也對應於經濟學所提出的實現經濟增長的兩條基本道路。第一條道路是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驅動經濟增長。第二條道路是通過增加資源投入來驅動經濟增長;這兩條道路在經濟思想史上各有理論流派支持,由此我把前一種模式稱為「亞當斯密模式」,把後一種模式叫做「凱恩斯模式」。

我的觀點是,改革開放以來其實有兩種「中國模式」,即前一階段所採取「亞當斯密」模式和在後一階段採取的「凱恩斯模式」。在這一認識框架下,讓我們首先回顧改革的歷史,揭示以往經濟騰飛的真正動力;再分析目前的經濟形勢,尋找問題的癥結和解決的途徑。

二、前一階段:「亞當•斯密模式」

如果要問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起點在何處,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舉出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的包產到戶。那一年,18位村民在當時仍未解除的政治高壓下,冒著極大的風險簽訂了一份「生死契約」,將公社土地包產到戶(組)。包產到戶,盈虧自擔這一模式同集體勞作,按工分分配這一模式相比優勢在哪裡呢?

在經濟學的視野下,後一種模式下缺乏明確的產權和利益歸屬,會引發「搭便車現象」,即出工不出力,反正干多干少一個樣。而包產到戶最重大的經濟學意義,即在明確利益歸屬的基礎上,解決了「激勵」問題(incentive)。

包產到戶對農民勞動積極性的提升是巨大的,地不加增而人不改易,但面貌為之煥然一新。一片農地,登高而望,哪片是公家地,哪片地是私家地,一目瞭然:公家地上的莊稼無精打采,私家地上的莊稼茁壯旺盛。這也體現了經濟學上另一引人深思的現象——所謂的「公地悲劇」。

包產到戶首先解決了困擾中國多年的糧食等農產品的產量問題,市場上的供給日益充足,全國人民逐漸吃上了飽飯,「糧票」「肉票」「蛋票」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在此我們看到,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起點的農村土地改革是一個民間自發的行動,沒有政府的「設計」或者「引導」。政府發揮的作用在於不去幹預和扼殺農民的分地舉動,而是肯定、總結、傳播民間的創新經驗,把它提升為國家政策和法律制度,1999年,始於小崗村村民自發「大包干」的土地改革成果作為農民家庭承包經營製出現於憲法當中,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

包產到戶的作用不限於對中國農村巨大生產力的釋放,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農村和農業領域,為後來的一系列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基礎。首先,人們驚訝地看到,由於激勵增強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長期以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現在農村勞動力不再缺乏,反而日趨過剩。

隨著改革的戰鼓從農村響至城市,城市允許私人經營,湧現出了大量的工廠和作坊,他們無不急需大量勞動力。這時,農村的剩餘勞動力順勢進入城鎮務工,在化解農村閑置勞動力的同時,為隨後進行的城鎮化和工業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條件。所以說,中國的工業化其實是從農業改革而來的。

隨著工業化的展開,中國進入了經濟騰飛期,表現在外就是GDP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但需注意的是,這絕非中國特色,更不能把它看做「中國模式」的獨有現象。一國在工業化時期實現經濟迅猛增長其實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共通現象。

例如,工業化時期的德國,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世界上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在一戰前就超過英法,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開始的工業化進程中,同樣實現了令人震撼的高經濟增長率,也正是依靠這段時期積累的雄厚經濟實力,日本才敢於在二戰中與美國為敵。

插一句題外話,德日兩國都是在經由工業化後來居上坐到了世界經濟的第二把交椅後,開始挑戰世界霸權,最終陷入悲劇境地。

觀彼思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角色現在由中國扮演,我們能不能妥善應對「老二困境」,避免重蹈德日覆轍,順利度過這一階段,這實在值得我們從歷史中去汲取洞見,在現實中謹慎行事。

所以,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高增長並非絕無僅有的奇蹟。歷史上早已有之,而且有過不止一次。增長的原因也不是什麼迷,而是清楚得很,就在於工業化改變了資源的配置方式,從低效的農業到高效的工商業,從農村到城市,這是工業化的普遍效用,稱不上什麼中國特色、中國奇蹟。

中國經濟發展的另外兩大動力是私有化,即從低效的公營經濟到高效的私人經濟,以及國際化。這裡不展開講了。

總結一下,在改革開放前半段長約二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靠的不是政府的投資推動,而是民間活力的發揮和和市場機制的生效。這段時間裏,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經濟效率的提升。

當然,政府做的對經濟有益之事也為數不少,比如廢除人民公社,使私營企業合法化。從這段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在經濟領域應扮演何種角色。它要做的不是去取代市場主導經濟活動,而是破除陳舊體制對經濟的束縛,調整政策,修改法律,使其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縮小管制空間,讓民間創造力得以自由發揮,最終讓市場起到效率之母的作用。

而且,在進行制度設計和調整時,一定要遵從和適應「經濟人本性」。歷史已經證明,違背「經濟人本性」的制度,無論對其怎樣粉飾妝扮,許其「先進」也好,稱它「革命」也罷,都改變不了它弊大於利的實質和終將遭棄的命運。

三、後一階段——「凱恩斯模式」

如前所述,在前一段的「亞當斯密模式」下,從1978年到1993年,國家財政收入在GDP中所佔比重從最初的40%不斷下降。這一政府收縮,民間擴張的走向從1993年起逐漸停滯並最終轉到了相反的方向,即突出政府干預的「凱恩斯模式」。

90年代初期,由於通貨膨脹的壓力日增和中央財政的捉襟見肘,在1993年,政府出臺了財稅體制改革,改變了以往財稅分配中地方政府佔大頭,中央政府佔小頭的格局,從此大多數財稅收入歸中央政府所有,中央可支配的經濟資源大大增加,獲得了足以影響全國經濟的物質基礎。

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政府為救市施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從此,政府在經濟領域的舉動越來越大。2008年,面對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的下降和資金鏈短缺的危機,中央政府出臺了著名的「四萬億」。憑藉這龐大投資的刺激,經濟的下滑趨勢一度得到遏制。

這種做法,靠的是(政府)投入資源來提供經濟發展的動力。

由此,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由之前的「亞當斯密模式」轉化為「凱恩斯模式」。市場的「看不見的手」的活動範圍被大大擠壓,經濟增長對政府那只「看得見的手」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經濟學上的凱恩斯主義也在中國大行其道。

由於經濟危機裡中國的表現舉世矚目,所以這種凱恩斯模式比早年的斯密模式獲得了更大的關注,許多西方論者也很自然地從它出發來理解和論說中國模式。

從此開始,「凱恩斯模式」固有的不良特性也進入了中國經濟的肌體,其負面影響日益顯現,現在我們遭遇的很多經濟問題都肇始於此。首先,以資源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做法具有不可持續性。

再大再強勢的政府,它的資源投入能力也是有極限的,它不可能無限度地發鈔票,也不能無止境地借債。其次,即便政府可以無限投入資源,也會碰到一堵無形之牆,即經濟學上所說的「資本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資本投入越多,收益率會逐漸降低,最終降至零。現在中國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是,之前投的太多,收益率已經低到再投資也驅動不了發展的境地。

過度投資還引發或者加劇了諸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即供給大大超過需求,一方面市場絕對價格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成本剛性」(比如受勞動法約束不能降低職員工資),企業成本又無法相應地較少,這導致企業利潤率降低和虧損,最終只能選擇減產甚至停產。現在大家只要在企業密集的珠三角和長三角走走,就能看到大量企業閉門停業或者乾脆倒閉。

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來,政府投資即便短期內能取得刺激經濟的效果,但在一定時段後,也會由於「資本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而逐漸喪失作用。由於這個原因,「凱恩斯模式」注定是難以持續的。

「四萬億」的另一後遺症是政府的高負債。「四萬億」只是一個名稱,實際數額其實不止四萬億,如果加上銀行信貸,規模約有十萬億。這麼一筆巨額投資,政府自己也拿不出來。錢從哪裡來的呢?答案就在於2008年左右興起的「土地財政」,即政府主要通過變現土地資源來增加財政收入。

這又包括兩種方法。其一是直接賣地,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政府用很低的價格從農民集體將土地買來,再在市場上以高價賣出;其二是用土地作為抵押物,向銀行借債。

從05年以來,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份額逐年攀升,2010年已高達70%。在地方政府如此依賴土地收入和房地產市場的背景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即便社會上呼聲震天,國家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上卻始終畏首畏尾,動作有限,原因就在於,一旦房地產市場變冷,地方政府就有斷炊關門的現實危險。

現在,我們可以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個主要風險點。

首先,土地是有限的,政府賣地換錢的做法無異於「寅吃卯糧」。現在可用的土地資源已經大大減少,靠地生財的做法難以為繼。所以說,地方政府債臺高筑是中國經濟的第一個風險點。

其次,政府大量欠債而又還不上,同時意味著銀行將有大筆壞賬。銀行壞賬積累是中國經濟的第二個風險點。

第三,大量土地和資本投入房地產市場,導致過度開發。現在全國各地,除北上廣等地之外,普遍出現了房地產的供過於求。房地產市場的嚴重泡沫是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風險點。

上述三者其實是綁在一起的,他們的源頭都是凱恩斯主義的增長模式。如果不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這三種風險是無法根除的。

四、結語

目前,中國經濟確實進入了一個困難時期。在思考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必須先對中國經濟的嚴峻現實有準確的認識。在這方面,「克強指數」比官方提供的GDP數字更能反映真實情況。而在「克強指數」中我們所看到的是,近段時間「耗電量」和「鐵路貨運總量」的數據表現都不容樂觀。

但是,我們也不必悲觀,中國經濟的潛能依然不可小覷。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發現轉機。歌舞昇平人人飽足的時候,沒人想改革。而一旦經濟惡化了,大家的好日子過不下去了,改革的共識和動力也就逐步積聚,我們離危機的出口和新經濟增長期的入口也就更近了。

要實現經濟復甦,第一步,需要化解在凱恩斯模式下所積累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這需要不短的一段時間。

其次,必須調治根本,也就是回歸改革開放前半段的「中國模式」——「亞當•斯密模式」。收回政府那只「看得見的手」,解放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充分信任和有效釋放民間潛能,讓民間多出力,讓社會多發揮力量。

同時政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適當的範圍內以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行動,朝著完善市場機制和明確產權保護的方向不斷改革。只要這樣,我相信,中國經濟列車重回高速軌道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責任編輯: 靖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