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是清代人的交往工具和禮節!(圖)
名片作為社會交往的工具,在中國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固有內容。瞭解名片在歷史上的情況,對於我們研究民俗和社會生活史,均有意義,這裡我們就來談談清代的名片。
名片
名片,古稱謁、名剌、名貼、手本等,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在唐以前就很流行了。如果細細區分,早期的名剌、名帖等,有一些的內容更像今天人們所用的「柬」,與後來的名片有一些區別。清人說,後世所用的這種寫著姓名的小片,是從明末開始盛行的,在此之前,古人的的片子,都是親筆書寫的,明清以後才開始「刻木印之耳。」以我們現在見到的資料,這一時期,中國人的印刷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刻成一個小版來印刷,甚至如今天人們蓋印章一樣,蓋到特定的紙張上,已經非常方便了。
至於應用此種小名片的原因,記載中說是始於崇禎時期,因為官方對於互相「請託」,走門子,找關係進行控制,所以人們來往時常常使用這種小名片,投送起來比較方便罷了。(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10月版,第259-260頁。)但就其大體用途而論,早期名剌與帖子是可以視為名片的源頭的,例如《後漢書•禰衡傳》說禰衡「建安初,來游許下。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剌,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這裡的「剌」,就是懷裡揣著的名片,由於長時間沒能結交到達官貴人,以至於剌上寫的字都掉光了。早期的名片用木或竹製作,漢以後始改用紙。清人趙翼曾考證說:「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剌,漢以後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剌。」(清•趙翼《陔余叢考》卷30,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527頁。)《漢書》中講到酈食其見劉邦的故事中,酈手中拿的「謁」,實際上就是竹製的名片,上寫主人的姓名、籍貫、官職等,甚至還寫上要辦的事情,應當說已經具備了名片的一般功能了。
名片:交往方式與禮節的代表
以我們所見到的情況來看,明代名片已經風行,也講究等級,至清代則已經成為上流社會約定俗成的交往方式與禮節了,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日常交往中成為一種常例,如同治六年(1867年)著名文人陳其元任上海釐金局提調,有同鄉故友吳昌壽來訪,因旅途匆忙,未帶名片,與陳府下人在門前發生糾葛,陳將下人喊來查問,回報說:有一個武官模樣的人,「衣服弊陋」,要來求見,找他要名片,又沒有,只說與大人是幾十年前的好友,又不肯說姓名。這個穿著有點糟糕的老友,因沒有名片之類的東西,就是進不了門。見面後,吳又向陳解釋,「本欲即行登舟,因知君在此,故特走訪,帶來三僕方打疊行李,不令隨行,而忘持拜帖,乃致此窘。」(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卷2,中華書局,1989年4月版,第21-22頁。)這裡,老友前來拜會,門人不允進門,索要名帖之類,而老友相見後,也解釋自己何以沒有帶拜帖,可見名帖在清代已成為約定俗成的必要禮節了。
名片:官場交往的工具
名片也是清代官場交往的重要工具,朱克敬《暝庵二識》:新點翰林就職後,叫人拿著名片遍投於諸前輩,稱之為「大拜。隨後還要親自拿著三張名片,到前輩府上投遞,叫做「求面」。投剌成為官場繁文縟節的一部分,「京署各官,最重資格,其中若翰林、若御史,以及內閣中書、軍機章京、吏部、禮部司員,對於同僚之先進者,不論年齒,皆稱前輩。初謁時,必具紅白柬三份,登堂拜見,執禮惟謹」。(清•朱彭壽《安樂康平室隨筆》卷1,中華書局,清1982年2月版,第168頁。)
京中上流社會年節相賀,亦多用名片,此風起源於宋,但以清代為盛:按照慣例,初一這天,官場中人往往派一輛車子,叫人到官場來往人家投名片拜年,京中士夫賀正,皆於初一元旦,例不親往,以空車任載一代身,遣僕將當時片子用流行的梅箋紙,裁成二三寸的小片,上面寫明自己的姓名與職司和所住位址,不管平日裡認識與否,「各門遍投之。謂之片子。」這就是清人以名片代作拜賀工具情形。
以至於有人戲作小令對此進行嘲諷:「是日也,片子飛,空車四出。」(翟灝:《通俗編》卷1,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0頁。)節令時空車往返,片子滿天飛的情況,實際上多是指的泛泛之交,成為一種虛禮。至親好友則不同,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中說,「大凡泛交,止僱人力投剌,名曰飛片。」而至親好友,往往用大紅名片,對於親尊長輩,還是登門親自拜賀。而且,也不限於北京,「大抵南方各省皆然」。
名片:致歉或於喪葬婚嫁時使用
名片在清代的使用也不限於年節相賀,如前述陳其元老友相訪之類,日常交往中多有用之者。大學士徐干學曾用名帖向人道歉。清•龔煒《巢林筆談》卷三:徐干學退休後居鄉,對於鄉間鄰里十分謙下,有一次,他坐轎子出行,有一個老秀才從旁邊經過,徐眼睛不好,一時沒有看見,知道後就叫人拿了自己的名帖上門致歉。
清人婚喪嫁娶中也常用到名片,如清末有喪家開追悼會,到會者使用名片,已成為喪禮中的一個環節:《清稗類鈔》載「賓至時,必先投名柬也」。不過喪事時或喪家使用名片,往往加以黑框,與平時所用略加區別。可見,名片在清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極廣,如拜見、道歉、道謝、請託、婚喪、道賀等均有使用。
名片:身份的代表
名片作為等級社會的一個產物,也必然打上等級的烙印。明代親王的名片,例不稱名,有書王者,有書別號者,用以表現名片持有者地位的尊貴。清代未見到此類明確記載,這與明代親王名片的情況多少有些類似。例如,李鴻章的名片,只印了李鴻章三個大字,別的什麼也沒寫,這是因為他在晚清時期名氣太大了,寫什麼都顯得多餘。
清代名片在等級制度仍然有所反映,如學生拜見業師,下級拜見上級,常常要先投片等待接見,而上級則一般不會給下級名片。有個例子說武將不識上官,是因為從未接到過上官的名片。
不曾收受名片,難記上位者之名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三記載了有這麼一個故事,嘉慶時,京口參將莊芳機進京覲見皇帝,皇帝問他,「你從江南來的時候可見過蔣攸銛,莊的官職比蔣小,從未直呼過蔣的名字,一時想不起這個蔣攸銛是誰,回答說」沒見過」。皇上連問了三次,他都回答說沒見過,皇上不禁有些怒氣:「你真太糊塗,作為江南武官來京,你難道沒有向江南總督辭行?」莊這才想起這個蔣原來就是自己的上司江南總督。趕忙連聲回答說「有,有,有。」皇上的臉色這才稍稍緩和了一些。莊芳機從皇上的內庭出來,渾身都已經汗透了。
有朋友後來問他為什麼會這樣,莊才道出了其中緣故:「我平常只曉得江南總督,或蔣中堂,他從來沒有給過我名片,我也沒請他寫過一聯一扇,那知他的大名?」有時候,地位較低的人,要遞一張名片到封疆重臣的手中,也要花費巨額的賄賂。乾隆時期,福康安征西藏歸京,戶部一書吏求見,遞了一張名牌上去,「賀喜求賞」。雖然這個書吏求見,本來就是別有所圖,但這一張名片遞上去,他前後也花費了十萬兩銀子,「否則談何容易得見一福公哉!」(清•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卷下,中華書局,1984年3月版,第53-54頁。)由此亦可概見當時官場風氣。
清初的名片,沿明末舊習,偶有涉及社會政治生活,但很快就被禁止。明末社會上知識份子之間即使是從未見過面,投遞名片時也互相「稱盟稱社」,表明是同黨,形成一種十分可笑的風氣。清初時,人們互遞名片,仍沿明末舊習,此種政治盟社的風氣,雖與當時政治有關,主要的還是沿襲明末黨爭而形成的派別,順治時即遭嚴厲禁止。
名片的使用所造成的影響
上流社會廣泛使用名片,也會對一般下層社會造成影響。清人翟灝:《通俗編》說,當時有的人訪友「偶無名帖及紙筆」,就用土或石灰等在人家的壁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十分好笑。可見上層社會使用名片對一般民間的影響。以至於與上層社會交往較多的妓女也常常使用名片,如揚州的妓女,逢有招請,也會送來名帖一張。下層社會販夫走卒,於婚嫁時也使用名帖。《清稗類鈔》中有這麼一個故事:有個在總督府負責掃地的人與別人結親,下定時發的名片上大書:「欽命頭品頂戴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某地方、節制軍門提督軍門門下掃地夫愚弟某頓首拜」。親家看到這名片,張惶失措,拿去與當地士紳商量,士紳想了想說,你家住在關帝廟旁,我自有辦法。於是回帖上書「勅封關聖帝君、漢壽亭侯隔壁愚弟某頓首拜」。雖然是下層民間幽默故事,卻也反映出名片的使用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
名片內容的稱呼與使用方式
清初的名片名帖,沿明末之制,以二三寸者為多,清末則多六七寸長。特殊情況下也有長短過尺的大名片:「名片,向以新入翰林院之庶起士為最大,紙長恆徑尺,書擘窠大字,無空隙。」(清•徐珂《清稗類鈔》,中華書局1986年7月版,第6019頁。)清初尚有人親筆書寫,清中葉以後,一般是請名人,書家寫好,刻成印戳,蓋於不同顏色的箋紙上。
名片上所書的內容與稱呼,清初沿用明末習慣,而後歷有變遷。明末士大夫之間投名片,往往上書「某某拜」,清初沿襲了這個字眼,但康熙以後,改為「某某頓首」。據說是康熙初期,鼇拜專權,朝臣獻媚,避其名諱,引得社會上名片的稱呼發生變化。也有傳說是因為雍正年間鄂爾泰當權時,鄂的父親名字中有一「拜」字,人們為了避諱而改用了「頓首」二字。在下級給上級的名片中,常用「恭惟大人」四字,後來乾隆時莊有恭名重一時,僚屬遞給上官的名片中就改用「仰維」或「辰維」等字眼。慣例稱大學士曰中堂,後來晚清時左宗棠為陝甘總督,兩省官吏避宗棠二字,名片中皆稱「伯相」。一個「拜」字之變化如此,可見清代社交禮儀之繁瑣。
自從順治間禁止士紳官員於名帖中用「社」、「盟」之類字眼後,名片上多用「年家眷」三字,也不管是不是同年科考登第的人員,以至於有個戲子拿這個事編成了歌謠:「也不論醫官道官,也不論兩廣四川,但通名一概年家眷。」(清•王士禛《分甘余話》卷2,中華書局,1989年2月版,第46-47頁。)與「社」、「盟」遭到禁止相類似,晚輩學子對於學官及科舉考試中閱卷、錄取等官員,自稱「門生」,也被禁止,因為生員人等與老師之間關係親密,很容易於成為門派,為清朝統治者所忌諱。所以順治後,無門生之稱,後來改用「受業」、「侍生」、「晚生」、「同學」、「同學弟」等稱呼。同學這一稱呼,按清人王應奎《柳南續筆》中的考證,始於順治時人黃太沖,他與當時名士瀋壽民、文符等交往,名片中最早使用同學的稱呼。
大體上,清初以降,名片上用「年家、世家、通家、眷弟、如弟」等稱呼為普遍情形。後來親戚稱姻,世交稱世,同年只稱年愚弟,而去家字。老師與門生稱通家生,也稱同學弟等等。此外,子侄之師,則互稱「通家弟」。同門友稱「門愚弟」。督撫與司道名刺稱「愚弟」,與府廳稱「寅愚弟」,州縣官與生監、鹽商等商人,也稱「年家」、「眷弟」等。
名片亦具「憑關係請託」之意
名片作為一種社交方式,不免成為鑽營,請託的工具,甚而成為訴訟時的請託形式。以至有顯貴、士紳的名片,被用來包攬詞訟、魚肉鄉里,欺壓良善。道光間,杭州等地,豪紳與顯貴往往將名片作為打官司時的背景資料夾在案件的卷宗裡。有時,顯貴之本族、親友也多借其名片夾於卷宗,地方官也往往要給些面子。道光時任縣令的段光清初次審案時,見到卷宗裡有一張當地鄉紳的名片,就問衙役是怎麼回事,那衙的回答很有些像《紅樓夢》的賈雨村審案時,那個小衙役的回答。
名片夾在卷中,無非是表明這是某老爺所托,或是某老爺的關係,叫縣令在審案時給面子,相互照應。
段官明辨是非:卷宗夾名片之例
段光清在《鏡湖自撰年譜》記載了他當時在杭州審理的一個典型案例:當地有個姓趙的士紳,與杭州知府等官員素有交往。有一次,他家裡的一個轎夫因為強討工錢,大概是當著外人的面找他要錢,他覺得「未存紳士體面」。於是誣告轎夫姦拐他家裡的婢女,在狀子中夾了張名片,送到了杭州府。府裡將案子發到縣裡審,並交待一定要嚴懲這個轎夫,給足這個鄉紳面子。
段光清當時只是一個候補縣令,當時縣令認為這只是一樁不起眼的小事,只要嚴懲轎夫就可了事,所以請段光清來審案,叫他對這個轎夫用刑,讓轎夫承認姦拐了人家婢女就可結案。段光清是個官場的新手,也不願意不問情由就定案,於是將轎夫帶了來。轎夫帶上來時就已上了枷鎖,一看就是個粗笨之人,根本不像個姦拐人家婢女的油滑之徒。段明白這事無非是鄉紳的誣告,就問轎夫:「你來趙家幹活多久了?」答:「今年才來的」。「趙家有幾個婢女?」答「小人很少進府,不知他家有幾個婢女。」「趙家控告你姦拐他家婢女,你還說不知道他有幾個婢女?
下面的回答更讓段覺得不該讓他頂上姦拐重罪:「小人只是當面向趙大老爺要工錢,已被老爺責駡了幾次,而且說要把小人送到衙門治重罪。現在老爺要責罰小人,小人也認了,情願不要工錢了。」段光清斷定轎夫所說必是實話,交代轎夫以後如果是別的官來審你,你只要不承認姦拐,雖然也會受責,但不至於治罪,轎夫叩頭而去。趙家聽說此事,馬上到杭州府那裡告段光清,說這個官太「庸懦糊塗」。後來換了縣官親自審問,先用刑後審問,轎夫始終不承認有姦拐之情,只不過是討工錢,不尊重趙大老爺。縣官也無可如何,最後只好把轎夫責打一頓了事。但此後,有卷宗夾了名片的案子,再也不叫段光清來審了。
這個審案的經過十分典型,地方劣紳僅僅因為轎夫當面向他討要工錢,覺得丟了面子,就誣告轎夫姦拐其婢女,並於案卷中夾雜名片。而地方官按慣例也會重治轎夫,只是遇到了段光清這個不識官場慣例的新任候補官員,這個轎夫才逃過了一劫。而類似的審案情形,在當地是所在多有。紳縉乃至其親屬等人經常用他們的名片夾雜於案卷之中,包攬詞訟,社會的黑暗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