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媒解讀:深圳泥崩暗含深意(圖)

 2015-12-24 09: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2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陳秋穎綜合報導)曾幾何時,深圳,這座富有活力的新興城市,是城市化的典範,是經濟改革的標桿,是中國過去30年的成就。然而,也正是因為深圳這種「快進」似的變化,釀造了12月20日的堆土滑坡事件。《金融時報》說,「深圳滑坡暴露中國發展模式弊端」。

12月24日,《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這起事件損害了深圳的聲譽,並再次突顯中國的快速發展往往是靠掩蓋體制中的缺陷來實現的。」

報導指出,中共當局熱衷於宣傳國內的大城市,並將這些地鐵四通八達、高樓林立的都市吹噓為可媲美世界一流城市。而深圳在這方面,更是一馬當先。

然而,「城市發展過快,基礎設施建設、防災減災以及科學規劃很難跟上」,報導引述中國科學院城市規劃專家方創琳表示。

在2015年中,接二連三發生的認為災害,都暴漏了這些城市風景下的腐敗和官僚無能。從上海新年踩踏事件,到8月份的天津港大爆炸,再到深圳的堆土滑坡事件,無一不暴露了中國發展模式的弊端。

《南華早報》報導稱,過去30年,中國的城鎮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快速度」的城鎮化。在這期間,中國增加了大約6億城鎮人口。

也是在這30年中,深圳像被按了「快進」鍵一般,路邊的建築搭積木般紛紛拔地而起,國貿大廈、地王大廈、京基100、建設中的平安大廈,一座座高樓不停地刷新這個城市的高度。在地下,地鐵線路亦如蛛網般越織越密、越織越遠。體量巨大的大型購物廣場遍佈各區,它們同時向上向下拓展空間,除了擁有地下商場、還配備兩層甚至三層的地下車庫。深圳——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城市化的典範。

但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俞孔堅表示:「中國高速的城鎮化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還有不得不提到的環境問題——今天的北京就像是世界末日。」

俞孔堅認為,中國的城市華建設往往只重視數量而忽略質量,傳統的城鎮化方式破壞了土地、自然水系、社區和歷史遺產。

建築渣土放置危機可謂快速城鎮化帶來的最顯而易見的問題。據報導,深圳市目前年產生建築廢棄物達3000萬立方米,相當於300個此次發生災害的渣土堆規模。2001年至2005年,由於待建地逐步減少、低窪地帶基本填平,大型填海工程也基本完成,不再需要土方,原本由社會自發實現的余泥渣土排放平衡在這一階段被打破。2006年以後,深圳進入了余泥渣土排放難的階段。

然而,相比發達國家提高使用回收率的做法,中國對建築渣土的處理顯然十分簡單、直接。陸媒報導稱,深圳僅有的9座受納場,根本無法滿足軌道交通、舊城改造、再加上遍佈深圳的地產開發項目所產生的余泥渣土,直接導致偷排亂倒現象猖獗。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