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們的善良是否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組圖)

作者:胡小胡 塔拉胡  2015-12-15 09: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個杓子》劇照(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2月15日訊】胡小胡:

一個杓子》改編自小說《奔跑的月光》,小說作者是我的父親。

昨晚看了電影回來,找出父親寫的書,再次看了一遍。同電影一樣,我強烈地感受到一種能壓倒肩膀的沈重。合上書,我靜靜地想著一個問題,這樣快速奔跑的社會,我們的善良是否能跟得上它的腳步。

電影在拍攝上並不著什麼技巧,開始的一些時候還像 DV 一樣,鏡頭隨著人的走動不停晃動,很不穩的樣子;畫面很接地氣,以鄉村為底色,還有一些最中國的喧鬧小鎮的景象,所以電影裡沒什麼美景風光;故事的結構、人物的安排、台詞的語言等也都很簡單。所以對於追求視聽感受的人來說,這部電影也許很沒意思,看多了大風大浪、炫酷耀眼、高深難測、才子佳人等等之後,這部電影實在土氣的很,滿是方言、荒原、無生氣的雪、不動聽的曲。

但不論是電影《一個杓子》,還是小說《奔跑的月光》,都不是一件充滿流行性色彩的作品,這更多的是一次展示,一種呈現,一個問題,一段思考。村民拉條子(小說中叫宋河)在鎮上遇到一個傻子,傻子一直跟著他到家裡來,善良的一家怕傻子凍死餓死,一直照顧他,直到有人拿著拉條子貼出的尋人啟事找上門來,自稱是傻子的家人,把傻子帶走了,本以為事情結束的拉條子怎麼也沒想到,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聲稱是傻子的家人,都向拉條子要人,從此麻煩不斷。本來就貧窮的家庭又為此事舉債,被村長認為是獨吞了「賣傻子」的好處,一家人被各種來歷不明但都聲稱是傻子家人的陌生人鬧的雞犬不寧,一窩熱心被莫名的冷臉與責罵扔進冰天雪地。這樣的一個老實人,不圖回報,總以為自己的所為是善舉,卻因此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煩惱,乃至到最後發展為害怕,擔心,膽顫。一個做好事的人最後害怕了,多麼的讓人心驚。拉條子想知道為什麼?也許他最遠都沒有出過省市,頭腦中閉塞的鄉村思想,給不了他想要的答案,但根植於心底的執著卻一定要得到一個解答。拉條子又上路了,問放款的人,問派出所警察,問大頭哥,這一切又是一番破費,一番辛苦,一番麻煩,那些比他精明的人都算比拉條子見過世面的多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都以為拉條子是用這個來詰難他們,紛紛避而不談,將自己遠遠拋到漩渦遠處的高地上,將我們的社會對人想法的改造,對人際間不信任和陌生的搭建寫得那樣清晰。

電影和小說都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尾,這個善良淳樸的農人就是想追尋一個答案,可始終沒人告訴他,一團團的疑問還是充斥著他的全身,一個傻子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自稱是傻子的家人來找他,為什麼一個自己連一個傻子都對付不了,為什麼明明是善舉卻沒有一絲好報,哪怕別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的麻煩才是啊,到底誰才是傻子?簡單的問題困擾著主人翁,卻也拷問著我們,我們的社會是否哪裡出了問題。

拉條子一家是多麼貧困啊,兒子被判入獄 6 年,想著花些錢減刑,結果花了 5 萬元託人辦事,依然沒有減刑,這對一個村裡人是一個很大的數啊,自己的 3 萬也不知道他攢了多久,剩下的 2 萬還是借的;拉條子一趟一趟得往鎮上跑去見委託辦事的大頭哥,都是步行去的,你有沒有注意到電影中,那始終覆蓋著茫茫厚雪的小路,一個鄉下人,不捨得花錢,就這麼一步一步的走著去,走著回,你們能體會到那種心酸嗎?他一步一步挪去挪回,受著氣,小心翼翼地賠笑,卻總是被人三兩句打發走;他每次去鎮上,都帶著可憐的那點兒乾糧(片頭吃的餅),連一口熱水也沒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窮成這樣的人,卻保留著人性中最簡單的善良。莫名跟上來的傻子,他怕凍死,睡下了還跑出去看一眼門是不是關嚴實了,怕傻子半夜跑出去;照顧傻子吃照顧傻子喝,為他理髮,為他換上新衣新鞋;傻子第一次被人領走,自稱是其家人的陌生人留下了一點錢,他們竟然覺得不好意思收,這麼貧困的一家人還想著把錢還回去。

很多人都覺得,包括電影中的人都說,拉條子才是真正的傻子,你為什麼管那麼多,你為什麼要向那些聲稱是傻子家人的陌生人一次次妥協,你為什麼不懂照顧下自己,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就著寒風一次次吞嚥乾糧和白眼。是的,拉條子是一個傻子,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他不懂世故,不知社會變化,不能狠下心,最後一次次的受傷,一次次的被欺凌。

看到拉條子的傻,卻依然堅守,承擔著社會帶給一個老實人的痛苦,我感到一陣心痛,我們,都因為這個時代的變遷,多少學的精明瞭,但你不知道的是,仍然有很多人的生活,也許你從未見過的人的生活,卻是因為在這場的變革中沒有、沒法、不會「改變」,而成為在塵土中都是最低端的生命,那份善良被碾壓了,碾壓的細細碎碎,風一吹就看不見了。

電影還是小說都是以鄉村為背景的,我想很多來看電影的人都沒有到過或很少到過現在的農村去了,他們並不瞭解底層的生活與生命,他們並不能體會拉條子的各種苦楚,所以也不認為這樣的電影是想表達一種對當下的反思。我的父親多年來一直以河北省張家口壩上農村為寫作背景,那裡飽含著他童年的記憶,但在創作新的小說時,他依然會開車回去,穿著最普通的衣服,陪農人挖挖土豆,與羊倌聊聊閑天,走走村裡飄著牛羊糞便味道的小路,認真調研不同時代下現實的農村生活,而不是閉門造車。父親說過,每次從農村回來,心情都很沈重。為什麼?因為,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了。城鎮化的大潮,多少鄉下人背井離鄉,寧可在城市中餐風露宿,也不願回到農村,農村裡都是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一片一片村莊完全沒了人煙,消失在地圖和記憶裡。大幅城鎮化的農村早已消失了寧靜和安詳,更多是荒蕪和破敗,是的,破敗,父親曾面無表情地告訴我。

這些底層的事情,很多觀看電影的人並不瞭解,他們穿梭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鑽進一個又一個格子,看著這些土氣的東西,除了陌生,大概就是嘲笑了,電影沒有給一些人帶來休閑,所以這部電影對他們而言,除了少許笑料,可能不值一文吧。落魄的鄉土生活和現代的燈紅酒綠完全隔絕,這是一種悲劇,社會普遍地看不起淳樸善良,也是一種悲劇,拚命站在城鎮的這頭體會不到也不願瞭解那些底層的堅守是一種更大的悲劇吧。

電影中拉條子兒子獲得了減刑,最後也拿到了 5 萬元(我們且不管這 5 萬元是不是他託人辦事的錢),似乎還有些希望,沖淡了一些沈重的色調,但在小說中,宋河只從吳多多(即電影中的大頭哥)手裡拿到 1 萬元,而且最後還被村長盯上了,自己被逼到無路可走的程度,一個人命運永遠不屬於自己,一聲嘆息……

這並不是一篇合格的影評,只是我想就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看過了原著小說,對於《一個杓子》想要傳達的東西可能更容易理解一點。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沒有給一個解決的方案或是明白的答案,作者還是導演也沒有這個義務,他們將現實真實存在的問題明明白白地呈現出來,讓人思考,這,就足夠了。

另外,安利一下,我的父親胡學文先生多年來寫作一直以農村最普通的農人為主人翁,從最初到現在,很多作品都展現了城鎮化大潮對鄉村與農民的改變,離我最近的一個最堅守例子就是他了。胡先生的文字真的很不錯,樸實中帶著穩穩的力量,這並不是親屬的誇耀,如果你也能耐下心來,讀一讀他的小說,你就會明白我不是強行安利,這篇《奔跑的月光》,兩個小時就能讀完,如果你有耐心。


《一個杓子》劇照(網路圖片)

塔拉胡:

這是一部讓人坐立不安的電影,是真的,坐立不安。我第一次在影院裡拿起手機,不是看時間,而是查劇情簡介,查結局是什麼。大概是年紀大了,心理承受能力差,我非常害怕這是一個壞的結局。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影片名的「一個杓子」指的不是一開始跟在陳建斌身後髒兮兮傻乎乎的傻子,而是陳建斌飾演的「拉條子」,這個好心撿了傻子卻陷入連環麻煩中的普通農民。

但我沒想到導演會用這種鏡頭語言去交代這個印證。結尾的時候,拉條子穿著傻子的大衣,拿出傻子的防晒帽戴上,被一群小孩追打。一切那麼自然,一看就是在影片最開始就鋪陳開了,而我們,一直沒有發現。這並非宿命的輪迴,而是一種善良加愚昧無知的必然結局,我們只是被動地被拖著往前走。

而末尾那個主觀鏡頭,遮陽帽的帽檐擋住一半視線,小孩扔出的雪球迎面擊中鏡頭,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冰花四濺。我知道導演是想用這個主觀視角,讓觀眾體會拉條子的狀態和心情,而我的確感受到了雪球打在自己身上的感覺,痛,冷得很。

說實話,我覺得在這部電影面前,即使是一直以捕捉真實展現小人物命運見長的賈科長都算是小資。

可是它非常尷尬。

同樣是講述小城市人物的命運,賈科長抓住的群體是小鎮青年,多少混在大城市的青年都曾經有過小城鎮的回憶,他們要麼折騰出來了,懷念過往粗糙的感同身受的青春,要麼落寞地,懷念混在街上意氣風發的生活。同時,這些人是有消費力的,或者說,起碼能給影片背書的。至於跟體制大環境相關的表述,更是某一些觀眾喜聞樂見的。

可陳建斌選的是更底層的農民,這些人就跟片子里拉條子和金枝子一樣,對自己受苦的命運都不自知,他們怎麼會在這個片子裡找共鳴,他們當然也不會去電影院。而城市中的青年,很難在這部「農村電影」裡面找到共鳴,那些可能引起共鳴的點在影片裡展示得又過於粗糲和刺痛了。

那麼,到底誰會為這部電影買單?

眾所周知,去年的金馬獎給《一個杓子》買單了。

作為電視演員陳建斌的導演處女作,提名 5 項金馬獎,一舉奪得了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兩座獎盃,實在很厲害。

電影的質感很像一部新人電影,或者說一部優秀的學生作品,不精緻。稍微有點熟悉金馬獎的人,看個開頭,就一定會恍然大悟,難怪它能得金馬獎,它是金馬獎會喜歡的路數。

如果獎項和人一樣有趣味有取向的話,那金馬獎大概會青眼的電影其實大家都有數。可能不夠完全客觀,可能狹隘,跟觀眾的趣味很大程度會不同,也不按照票房成績來,甚至有一定的偏向性。但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獎項,而每個獎項偏向性都不一樣的緣故。更重要的是,如同我在金馬獎的那篇觀後感裡寫到,獎項,是告訴你,「一個人有同類」,用陳國富的話來說,它代表「今年我們想鼓勵哪個人或者哪個作品」。它按照它「關注」的這個領域去尋找這個領域上做出貢獻的人、影片,如此而已。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於它獲得金馬獎,沒什麼專業角度點評,只有一個普通觀眾的感嘆:這種電影,如果連金馬獎都不能給它應有的位置,又何況普通的觀眾,如果連金馬獎都沒獲得,還有誰會知道會關注會給它更多的排片。

當然大家都知道,很多獲了金馬獎或者其他什麼獎的電影我們也看不到,不關注甚至根本連名字都記不住,這也沒錯,這些哪有紅地毯上女明星的禮服裙閃耀。

從放映廳出來的時候,我看到影院裡一列海報,消失的凶手,怦然星動,什麼魔術什麼的,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大概會是什麼樣的片子,但是,真的,早知道看完《一個杓子》那麼抑鬱,我也願意看那幾部片子,哪怕是《火星救援》,我也能想到,不管多凶險多負面,結尾一定是正向價值觀,導演和編劇一定會想方設法給我們一個好故事。那是商業社會的準則。

「人好有什麼用,儘是被欺負,好人沒好報啊!」

我就算是站在金枝子面前,也說不出反駁和安慰的話來。

我記得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熱傳的文章,說什麼樣的題目和觀點能夠引起 100 萬 + 閱讀,裡面提到一個「好題目」,《你活得這麼失敗,大概因為你是個好人》。我毫不懷疑這篇文章的打開率和分享率會很高。「反雞湯」這麼流行,當然是因為人們已經不再相信傳統的那一套東西。懷疑的種子一旦播下,潛移默化分崩離析。再說了,我今天經過前門附近,還看到牆上有一組《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寫著「牛奔草處去,人往高處走。」

陳建斌的演技有金馬獎褒獎,蔣勤勤的演技經過時間考驗,王學好因為眾所周知原因鏡頭被刪減得差不多了。令人驚喜的是《愛情公寓》裡展博的突破性演出,我不是指他背面全裸,而是從一開始髒傻子的形象睡羊圈,到全片只有一個字檯詞喊「媽」的演技,我覺得他演技是成的,唯一的障礙和蔣勤勤一樣,長得太好看了容易讓大家出戲。

每個人演出的人物形象都很鮮明,警察合理合法的不作為,姑娘還給人熱水喝我已經感激涕零,村長和老吃拉條子家羊羔子的三哥很討厭,騙子都該死,大頭哥這個人倒是有點複雜,結尾還錢這塊我不太理解。

但最令我心驚的是那群孩子。他們承接了兩個傻子最重要的連接工作,打金世佳傻子到陳建斌傻子,落定陳建斌「杓子」標籤最重要的一環。他們完全是無意識的,沒有純粹的惡意或者其他的原因,好像「傻子就該打」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思想鋼印。細思恐極。

新人導演陳建斌貢獻了不少好鏡頭。除了最後的主觀鏡頭,拉條子追車從一群花花綠綠跳著舞的廣場舞大媽之中跑出來的運動鏡頭,去鎮上經過一段空曠的山路那個大遠景,一個小黑點在全景的一處,人顯得特別渺小,都非常棒。他擅長使用重複的鏡頭,去強化某種東西,在你習慣這種重複之後,用一點變化打破,展示出他想表達的理念。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次下車,拉條子在大頭哥的後視鏡裡慢慢變小,然後是他主動下車,被大頭打下車,兩次變化,意味深長。

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拉條子,人物形象也很完整,善良、經常被騙,前面有交代,細節也有,其他人的對手戲也很清楚,展示出合理的人物行為邏輯。

我原以為會看到《瘋狂的賽車》或者《小武》,但這部電影最讓我想起來的是義大利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而且它顯然比《偷自行車的人》更冷酷,正如 51 屆金馬獎的評語,「猶如照妖鏡,讓社會中的人無從遁形」。

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有好幾次,我都想從椅子上站起來,不是想離席,是真的,坐立難安。

「一個傻子,他們要了他有啥用?」這是困擾了拉條子大半部電影的問題,但到電影結尾也沒有給出解答。鎮上最活絡的最有社會知識的大頭哥,也說「我怎麼知道?我要是能知道這個事,還在這小地方呆著做啥?」

看到一篇觀後感說「至此整部電影圖窮匕見」,這當然並不是一部僅僅講述「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的電影。

像《撞車》給我最大的感受,所有人都是加害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弱者欺負弱者。像《親愛的》裡面黃渤困惑的,「我做生意賠了,婚也離了,現在還把孩子丟了,已經是人下人了,他們為什麼還要來騙我?」這一點,《一個杓子》裡也有。而當陳建斌罵著村長打傻子的時候,這個問題顯然更複雜了。人當然是有多面性的。這一點陳導挖掘得不深,但已經觸及到了核心。

我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推薦這部電影,因為我看完了很抑鬱,因為它提到的問題,我們非但不能解決,甚至不敢面對。大多數人像三哥那樣,用一句「人生就是這樣」草草交代過去了,回去喝口酒,啃個羊蠍子,蒙著頭睡一覺算了。

思及此,我也只好說一句,「我跟你說部電影,你別去看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知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