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場如何救治急患病人(組圖)


在日本,每一個消防署內,均有紅白兩車

【看中國2015年11月30日訊】今天瀏覽新聞,看到一條「客機門」事件,說一位中國的記者乘客在南航客機上得急病,先是機組與機場為客機打開艙門問題推諉了50分鐘。接著是機組與急救車為誰應該抬這位病人下機扯皮了好久,最後還是病人自己忍痛爬下客機。在接著,首都機場醫院說病情複雜無能為力,把病人推給了999急救。999蒙病人說:朝陽和協和都挂不上號。結果把他強行拉到了清河999急救中心。999的主任說「你吸毒」!病人怕給治死了,要求轉院。999愣是不給轉,折騰了好幾個小時,幸虧是在這位記者病人在昏迷前給兩位醫生朋友發出了求救信號,最後終於被送進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手術室,否則就要腸穿孔。

讀完這一條新聞,我慶幸這位記者朋友命好大!我也得存幾個國內醫生朋友的電話號碼!

其實,在批判南航機組、機場、救護車、999的人性與道德問題之外,更應該反思的是,中國的救護體制。

我還是想拿日本說事——雖然有些網友會反感。在日本生活這麼多年,這個社會最為合理的一項制度,就是救急制度。

日本的救急電話是「119」。大家知道「119」是世界通用的消防電話,怎麼會跟救命搭上鉤?其實,日本的「救命中心」是跟「救火中心」合二為一,設在消防署中。也就是說,消防署管「120」,每一個消防署內,均有紅白兩車。

日本的消防署(消防隊)屬於政府機構,消防隊屬於公務員,因此它是職業消防體制,而不是義務兵役制。

在日本,「政府機構」給予人的第一個概念,便是它不是「管理機構」,而是「服務機構」,因為你是拿國民的稅金養著的。所以,政府機構不賣力公務員不盡責,老百姓就可以罵娘追責。因此,按照一般的理論,政府機構必須以滿足納稅人的要求為最高宗旨。

我問了我們通訊社的日本人老編輯,他說日本很久以前的救護車也是在各個醫院裡,但是遇到了醫院間相互扯皮推諉的問題鬧出了人命,於是政府將「救急責任」收回,實行政府統一管理,並將這一份重責交給了消防廳,因為消防是24小時待命,同時布點眾多,行動迅速,出了問題容易追責。

於是,你在日本可以看到這樣一道風景:遇到火警時,紅白兩車是同時出動。而當你打「119」時,接線員問你的第一句話,是「救火還是救急?」

由於救急系統屬於政府系統,而且消防署中的醫生都是專業的救急醫生,因此,在接到病人後,救護車不是把病人往自己系統的醫院,或者關係戶醫院里拉,而是由救急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決定往哪一家距離最近最專業的醫院里拉(不管公立還是私立醫院),以實現最合理最迅速的救治。當然在送往相關醫院前,救護車會預先通知醫院,瞭解醫療情況,落實救護準備。


日本救護車內的設備配置

我不瞭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救護車的配置情況。在東京都,共有23個區26個市,像我所在的港區(類似於北京的朝陽區),總共有4個消防署,並下轄12個消防派出所,加起來總共有16個消防隊,也就意味著有16個救護車的出動點。同時,港區內有16家綜合性醫院。而港區內居住的人口,包括外國人在內,是2萬多戶人家,共24萬人。我曾經幫一位倒地摔傷的老人撥打過119,5分鐘之內救護車就趕到。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說機場的醫療救護體制。北京首都機場是中國最大的機場,也是中國的一大門戶機場。2014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二,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612萬人。但是,機場以及機場附近,像樣的醫院只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別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急救中心」,而且還只是一家二甲醫院,距離機場航站樓有4公里。如果再要找一家大醫院,那就要跑到10公里之外的地壇醫院了。

而日本的成田國際機場,也是日本最大的門戶機場,遠離東京(車程1個多小時),位於千葉縣成田市(人口11萬)。2014年,成田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3559萬人(其中外國人旅客1000萬,排名世界第五位),旅客總數不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一半。但是,在候機樓裡,它有3家醫院,包括日本醫科大學成田國際空港醫院(24小時醫院,醫護人員有權直接進入候機樓、停機坪以及登機治療。)而在機場候機樓周圍3公里之內,還有成田紅十字病院、綜合醫療中心成田病院、聖瑪利亞紀念病院三家大型綜合性醫院(按照中國的概念,都是三甲醫院)。其中,成田紅十字病院建有國家特別指定的傳染病隔離治療區。這些醫院的布點和規模,完全可以滿足大型空難事故的救急(希望不要發生),更何況救治一名普通的腸胃急患病人。我還想強調一點的是,這麼多的醫院能夠開下去,說明它還是能夠盈利的。

所以,把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與成田國際機場的醫療救治環境相比較,我們會發現,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不是一般的落後,同時也反映出政府在醫療資源配置,甚至在機場應急救難的預案機制中存在著很大問題。

如果,中國的這一位記者朋友發病在日本的成田國際機場,估計能夠在30分鐘內得到最有效的治療,而不需要跑遍北京城折騰半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徐靜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