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員人權觀:他國經驗 中國另當別論(圖)
中國人權 世界倒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陳秋穎綜合報導)中德第13次人權對話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期間,大陸外交部國際司長李軍華針對人權問題說,大陸願意借鑒他國的有益做法,「但是否適合中國國情,另當別論」。
陸官員:他國經驗 中國另當別論
據大陸官媒報導,李軍華與德國代表、人權事務專員施特拉瑟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時,做出了上述表示。
李軍華還說,大陸「尊重德國的人權觀,也希望其他國家尊重中國的人權觀」。
施特拉瑟則表示,人權是德中分歧最多的領域。
事實上,在以往的中德人權對話中,中方對人權的觀點,德國都基本無法認同。
在去年舉行的第12次中的人權對話上,李軍華一再讚揚「中國在人權方面取得了不少進步。」而施特拉瑟則更清醒地表示,針對很多問題他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他說:「(中國)仍然有對少數群體的壓迫,這些題目我們都想得到答覆。」
中國人權 世界倒數
根據2015年度的「社會進步指數」,在人權方面,中國在133個參評國家中僅排在古巴之前。人權方面的具體指標包括政治權利、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公民運動自由和個人財產權;而在出版自由方面,中國則墊底。
報告的中國專頁歸納說,中國的「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很差,在「個人權利」方面有最大提升空間。
就向國民提供「機會」方面的其它指標而言,中國在信仰自由、信仰包容度、移民包容度、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和暴力、大專教育率、婦女上學年數等方面,相較人均GDP相近的國家,均處於劣勢。
社會進步指數是由世界經濟論壇的慈善事業和社會投資委員會於2009年提出,美國非營利性團體「社會進步促進會」(Social Progress Imperative)從去年開始進行編製。該指數參照三大方面12領域的指標(含醫療、教育、安全、個人自由及獲取食物、水和住所的便利性等等),希望透過經濟成就之外的價值,直接評估一個國家是否成功、適合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