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君】彪炳千古 一代英主康熙大帝(組圖)
一代明君康熙大帝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網路圖片)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他8歲登極,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康熙皇帝上繼父祖鴻業,下開後世太平,革除舊制,施行新政,勤於國事,好學不倦,禦敵入侵,山河一統,治河重農,並且提倡文教,奠定了大清王朝興盛的根基,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都有其傑出的過人之處,也都有其突出的歷史貢獻。康熙帝以其才華與天賦,智慧與膽識,勤政與謙虛,好學與著述,頑強與堅韌,寬容與簡約,在人生旅途中,克服諸多艱難,完成重大使命。康熙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後來他要求皇子讀書,讀滿百遍,還要背誦,這是他早年讀書經驗的傳承。繼位之後,他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消遣,而是為「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用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
康熙大帝不僅博學多才,而且一生勵精圖治,親民興農。他內平三藩割據,外抗沙俄入侵,對鞏固邊防、擴大清朝疆域版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豐功偉績足以青史留名,彪炳千古。其文治武功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1)力排眾議,削平三藩
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三藩佔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為清初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三藩在自己的獨立王國裡,設立稅卡,私行鑄錢,圈佔土地,掠賣人口。平西王吳三桂還自行選派官員,稱為「西選」。康熙帝在除鰲拜後,三藩成為他最大的心病。他誓言要削平三藩,強化皇權。
當時,朝廷上主張不可撤藩的佔絕大多數,支持撤藩的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官員。20歲的康熙帝力排眾議,他認為:「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於是,下令撤藩!康熙大閱盔甲一石激起千層浪。「東南西北,在在鼎沸」,京城裡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而且,先後發生京師大地震、太和殿火災,康熙帝愛後赫舍裡氏也崩逝。朝裡與朝外,外叛與內變,雷火與地震,天災與人禍,連連擊到年輕的康熙皇帝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師不少官員甚至把家眷送歸江南鄉里。
康熙皇帝在危急時刻,持心堅定,氣靜不慌。原來主張不可撤藩的大學士索額圖、戶部侍郎魏像樞等,提出要處斬建議撤藩的大臣。康熙帝義正詞嚴:撤藩出自朕意,他們何罪之有?這就堅定了主張平叛的大臣的決心。他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布其罪狀。他為了安定驚恐的軍心,慌亂的民心,每天游景山,觀騎射,以示胸有成竹。有人進行諷諫,康熙置若罔聞。他的堅定決心和平靜心態,對於穩定大局和安定人心,起了很大的作用。經過八年平叛戰爭,終於取得削平三藩的勝利。群臣請上尊號,康熙帝嚴辭拒絕。他認為,八年戰火,生民塗炭,應該務實,切戒虛名。
(2)統一臺灣,開府設縣
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佔臺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奉南明正朔(即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塽年幼、部屬內訌、臺灣政局不穩的時機,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統一了臺灣。設臺灣府,隸屬於福建。臺灣府下設三縣——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派總兵官一員、率官兵八千,駐防臺灣。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3)抵禦沙俄外侵,締結邊防和約
黑龍江地域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入關後,沙俄東進侵入清朝黑龍江流域地區,佔領雅克薩(今阿爾巴津)、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呼瑪爾(今呼瑪)等城。
康熙統一臺灣後,調派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劃定了以額爾古納河、格爾畢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整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都是清朝的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4)恩威並施,親征朔漠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只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則進一步解決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邊患。從秦漢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難題,到康熙時才算得解。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蒙古就此成為清朝北部堅固的長城。
(5)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康熙帝曾在暢春園的西牆內單獨辟出一塊水稻田自己試驗和培育優秀稻種。從無逸齋土山向北,直到位於園西北的大西門,約有上百畝田地,是康熙栽種御稻的「試驗田」。據《康熙幾暇格物編》記載,稻種則是由康熙親自選種培育的早稻,命名「御稻米」。因其稻芒呈淡紫色,米谷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能一年兩熟,又被稱為「胭脂米」。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玉泉山下的御稻發展到六百畝,再加上六郎莊、萬泉莊、黑龍潭、高梁橋以及石景山、南苑等地,共有近萬畝。御稻的種植範圍不僅進一步擴大,而且面積也增加了數倍,並成為宮廷御用稻米的主要來源。《永憲錄》謂:康熙時,「其供御膳,曰御稻米,出京師西山」,昌平州物產,「稻處處有之,惟玉泉山抱榆泉更佳,膳米於是需焉」。《大清會典》也記載:「上方玉粒取諸玉泉山稻田。」
八旗清軍入關之後,最大的弊政莫過於圈佔土地,跑馬佔田,任意圈奪。順治帝曾諭令禁止圈地,但禁而不止。康熙帝頒令,停止圈地,招徠墾荒,恢復生產。為促進農業生產,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並興修水利,取得了輝煌的成效。
康熙大帝數次南巡,盛況空前絕後。(網路圖片)
(6)興建園林,巧奪天工
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他在位期間完成了「三山五園」的建設。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參見《中國古代建築史》清代卷》)這些園林建設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
(7)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不僅愛看書,也愛編書。可以說編纂頒行圖書是康熙文治一大特色,康熙尤其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他在京西園林居住時主持或者組織編修了很多叢書,為承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初十日,康熙駐蹕玉泉山時,批准了福建道御史戴王縉纂修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聖訓的奏請,並認為:「太祖、太宗、世祖聖訓,垂法萬世,關係重大,理應纂修。」康熙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太祖高皇帝聖訓》四卷、《太宗文皇帝聖訓》六卷、《世祖章皇帝聖訓》六卷陸續告成。
他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
(8)學習西方科技,引進西醫西藥
康熙皇帝對醫學很有興趣,也很有研究。他得過幾場大病,使他很早留心醫藥學。40歲那年他得了瘧疾,中醫藥未能治癒,耶穌會士洪若翰、劉應進金雞納霜(奎寧)。康熙服用後,很靈驗,病好了。他召見洪若翰、劉應等,在西安門內賞賜房屋,後這裡成為天主教北堂。曹寅得了瘧疾,康熙賜金雞納霜治好了他的病。
此後,康熙便對西藥發生興趣,命在京城內煉製西藥,還在宮中設立實驗室,試製藥品,親自臨觀。他提倡種痘以防天花。清朝在塞外建避暑山莊、木蘭圍場,原因之一是蒙古貴族可以不入京朝覲,減少出天花的機會。他破除因循,推廣種痘,命先給自己子女及宮中女子種痘,還給蒙古49旗及喀爾喀蒙古部民種痘,這就使千萬人因種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劇。
此外,康熙帝命耶穌會士巴多明將西洋《人體解剖學》書籍翻譯成滿文、漢文。他曾命將一隻冬眠的熊進行解剖,並親自參加。
縱觀康熙大帝的一生,八歲登基,九歲喪母,在祖母孝莊太后的扶持下,才穩固了皇位,智擒鰲拜,平定三藩,又統一了臺灣,廓清了漠北。他治國勤勉,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他完全稱得上是數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英主,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其光輝事跡永為後人所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