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何美國孩子不用打,卻反而聽話?(圖)

 2015-11-17 0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網路圖片)

我們常常問,美國人不打孩子,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反而聽話?那是因為,在教育上,美國人主張不打孩子,也不寵孩子,而是把握一個很好的尺度,既給予孩子一個充滿自由、尊重的環境,又讓他們通過自我掌控,增強責任感、勇於挑戰,這就是美國一直流行的「3C教育法」,3C即Control(掌控)、Commitment(責任)和Challenge(挑戰)。

第一個C「掌控」

包括掌控情緒與時間。我們發現,孩子在達不到要求時愛耍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美國的家長,不是採取哄、求和或放棄的方式,而是蹲下來,先接受孩子的情緒,然後以啟發的方式,告訴孩子該怎麼做。這樣,孩子就明白了,面對挫折時,不是以哭為「武器」,而需要控制情緒,去直面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在時間管理上,中國人習慣採取「他律」,即通過父母的監督來管理孩子。比如,不停地提醒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結束了,該學習了。而美國人會培養孩子「自律」,即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去學會自我控制時間,記得美國鄰居的兒子非常愛玩遊戲,他的做法不是時刻盯著,而是每週給孩子15個小時玩遊戲的時間,若你一天玩完了,那接下來的幾天就無緣遊戲了。通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學會了自我控制。

第二個C「責任」

培養孩子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感。我們都知道,美國孩子一到成年,就得獨自在社會中打拼。責任感,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重要品質。

美國的父母,會從小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鍛練他們獨立做事的能力。鼓勵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終,他們交給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會關注到最後,給予評價,這樣可培養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他們還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

有一次,一個同事帶他的孩子來記者家做客,他不小心打破了一個杯子,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同事不僅讓孩子給記者道歉,還帶孩子買了一個同樣的杯子賠給我,用的是孩子自己的零花錢。這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三個C「挑戰」

孩子要敢於改變,迎接挑戰。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來自於人內心那份敢於挑戰的勇氣,這也是美國父母教給孩子的重要一課。

在給兒子選擇幼兒園前,我們將他送到了一個全新的語言環境中,希望他能挑戰自我。果然,他的適應能力很強,1個月後,他就能聽懂老師和小朋友的話,不到半年就能自如交流了。他自己也因戰勝了在語言和環境上的膽怯,感覺到極大的成就感。從此之後,他自信了很多,對於以前不敢去嘗試的事情,也敢去做了。

責任編輯: 芷微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