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自由毋寧死」 中國憲政學者于浩成逝世(圖)


于浩成於2015年11月14日凌晨3時50分逝世,享年91歲。(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16日訊】中國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于浩成,於2015年11月14日凌晨3時50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1歲。

11月14日,中共官媒報導稱,于浩成生前認為,民主政治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不能因為文化的差異與國情的不同,抗拒國家走向民主自由。同時轉發于浩成生前留下的詩句:民不自由毋寧死,國無法治最堪憂。

美國之音援引「中國人權」組織前主席劉青表示,于浩成的經歷和過程表明,中共是一個把權力視為生命的政黨,中共長期一黨專制,只會給民眾帶來災難,「中國大陸只有實行民主化,順應普世價值,才有出路。于浩成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1989年「六四」學生領袖之一王丹在推特上寫道:「沉痛哀悼于浩成先生。八十年代思想啟蒙的老人們逐一凋零,但我相信,他們傳下的思想火種,必將照亮歷史。」

公開資料顯示,于浩成1925年9月生於北京,原姓董,滿族人,1942年5月加入中共,。于浩成1948年畢業於華北聯合大學俄語系。1946年先後擔任《晉察冀日報》編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秘書處英語譯員,天津市公安局科長。後調往公安部群眾出版社擔任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56年起,擔任公安部群眾出版社社長、總編輯。1985年因發文批評中共和政府領導人,被迫辭職。後又擔任南開大學法學教授,民間機構中國法律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1989年「六四」後,因同情和支持民運人士,被開除黨籍,並關押一年半,出獄後被剝奪言論自由的權利。1994年,在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壓力下,于浩成所在的公安部允許他應邀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中國憲法與憲政研究項目。2005年,于浩成回國後,仍居住在北京。不過,于浩成不改初衷,一直,呼籲中共順應民意,實行憲政和民主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