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信件揭發穿越空間的機密實驗。(網路圖片)
1943年10月,美國海軍在費城進行了一次機密試驗,就是著名的費城實驗。實驗順利的將一艘驅逐艦以及全體船員投入到了另一個空間,通過啟動脈衝和非脈衝器,整個船只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20分鐘之後,實驗終止,之後才知道船隻被移送到了479公里以外的諾福克碼頭。
神奇的實驗
這次費城實驗在當時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神奇的事情還沒結束,就在實驗之後,船員們都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一些船員會突然的消失,又突然的重現,事後費城實驗的主要負責人自殺身亡,臨死前說了一些關於此次實驗的機密事件。
費城實驗轟動一時,在事件發生之後,美國軍方封鎖消息,編造了一條消息意圖掩蓋此次事件的真想,當時驅逐艦上的船員都被強制退伍,當記者採訪所有的這些船員的時候,他們都極力否認費城實驗的發生。但是當時實驗場地附近的一些船隻都看到了這次事件的發生,對於費城實驗的真實性,大部分人都是相信的,為何他們要極力掩蓋呢?
傳言參與費城實驗的人都是當時極富盛名的科學家,那麼他們是否又會留下證據或者推論來告訴後人此次事件的真實性呢?
神秘信件揭發費城實驗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傑蘇普教授說起,傑蘇普教授是一位天文學家,教授天文學課程,並經常搞一些相關演講。出於對傑蘇普教授的尊重,1950年左右,一位常聽他課、名叫「艾倫德」的人寫信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他曾親眼目睹美國海軍在1943年10月進行過一次駭人的實驗!而艾倫德自我介紹說,他曾在費城海軍基地服過役,1943年5月被解雇,之後加入了商船隊,那次費城實驗就是他在商船上目睹到的。
由於信件的寫法很奇怪,使用了多種彩筆,且用線條標出許多重點內容。傑蘇普教授不敢輕信,便寫信向艾倫德詢問更詳細的信息。不過,最終還是因為艾倫德回信的怪異,傑蘇普教授認為這是一次戲弄,從而對於艾倫德提供的消息置之一笑。
然而就在傑蘇普教授的書《UFO案例》出版後,傑蘇普收到一本《UFO案例》,書中扉頁上做出了很多標記,使用的也是多種彩筆,標記更詳細地告訴了他有關費城實驗的消息。傑蘇普隱約感覺到這位叫艾倫德的人絕非開玩笑,便決定對費城實驗展開調查。可卻無從查起,所有的資料都是艾倫德提供的。
不過,後來的一個消息讓傑蘇普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某日,兩位海軍船員正在公園散步,一位形容枯槁的人走上前來,告訴他們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美國海軍曾進行了一次駭人的實驗,實驗後,大部分船員都出了嚴重的問題,有的死了,有的失蹤了,有的精神分裂,有的陷入船體和甲板中,成為船的一部分……還活著的船員則被海軍基地灌了一種失憶的藥,並以精神有問題為由而解雇了他們,而他是失憶不嚴重的一位。對於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兩位船員的反應不同,正是相信此事的那位船員,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當時正想調查此事的傑蘇普教授。
這給傑蘇普教授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因為他迫切想知道真相,卻始終不得其解。更慘的是,他後來因遭遇車禍而導致全身癱瘓,最終於1959年抑鬱自殺。
愛因斯坦參與其中?
據說當時費城實驗的總指揮是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天才學家由於堅決反對用人類來進行這樣的實驗,強制被軍方解除職位,由著名數學家,計算機真正的開創者馮諾依曼擔任了總指揮,他迫於軍方的壓力,最終還是開始了費城實驗,在20分鐘之後結束。
費城實驗總指揮:馮諾依曼。(網路圖片)
據說當時愛因斯坦參與了此次實驗,當時的愛因斯坦一直在研究統一場論,此次實驗都是通過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來完成的。當時愛因斯坦還留有關於此次實驗的手稿,但是在愛因斯坦去世之前這些手稿不翼而飛了。
費城實驗理論基礎
費城實驗的原理就是愛因斯坦的統一場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引力場和電磁場是有聯繫的,就像物質與能量可以通過一個公式(E=mc2)聯繫起來一樣。愛因斯坦雖然還沒有研究出引力場與電磁場之間具體是什麼關係,但是費城實驗已經證明這兩種場之間有聯繫是肯定的。這種理論已經被政府當做機密封鎖起來,因為這理論可以讓人不用火箭照樣能夠進行時空旅行。
費城實驗的設計採用了特斯拉的想法,在船體的兩頭,圍繞船體各繞上巨大厚重的線圈,線圈的纏繞方向是有特定順序的,通電後,所產生的電磁場非常強,可以彎曲船體周圍的時空。
費城實驗是真的嗎?
費城實驗是真的嗎?調查者一般都相信確有此事,他們認為,即使在實驗技術和實驗結果方面還需要爭論的話,最起碼有兩點是他們都認同的:那就是實驗製造的場包裹了一片比較大的空間,這個場發出一種綠光和一層薄霧;實驗產生了不理想的結果,導致船員出了問題。
對於費城實驗的真假,人們一直爭論不休。不過,許多人認為,無風不起浪,畢竟多名船員神秘失蹤和許多船員因精神出問題被解雇是事實。當時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如果不是因兩顆原子彈分別在廣島和長崎爆炸,人們還不知道。費城實驗屬於軍事機密,況且結果製造了許多人失蹤和死亡的慘劇,美國海軍更是不敢公開了。
責任編輯: 陳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