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與全身臟腑關係密切。(網路圖片)
眼睛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因其他疾病也會逐漸退化或衰弱。中醫認為,眼與全身臟腑關係密切。《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體各個臟腑精氣的盛衰。如何養目來增進健康呢?古代醫學家根據臨床實踐,總結出許多有效的方法。
1、熨目:
即以手掌熨目,每天晨起或睡前,取坐或立式,閉目,同時雙手掌相互快速摩擦揉搓,約半分鐘便會感到發熱發燙,隨即迅速將雙手掌按撫於雙眼上。待熱感不明顯時,再如法重複一次,如此循環數次。此法有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2、運目:
即運轉眼球,自然站於窗前2∼3米外,瞪大雙眼,盡量使眼球不停轉動(頭不動),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注視窗戶的上、下、左、右四個窗角。每日早晚各做5∼10分鐘。此法可以舒筋活絡,使眼球更加靈活、敏銳,改善視力功能。
3、浴目:
即以熱水、熱毛巾或蒸氣熏浴雙眼,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此法可單獨行之,也可結合每天洗臉、喝水進行。還可用中藥浴,即將菊花、大青葉、桑葉、竹葉之類的中藥煎水,趁熱先以蒸氣熏眼。待水溫後,再以藥水洗浴雙眼。持之以恆,可清熱、消炎、明目。
4、摩目:
即按摩眼睛,閉目,以雙手的中、食二指分別按壓雙眼球,適當地有節奏地加壓(以不感到不適為度),可略帶旋轉動作。此法對老年人,特別是青光眼患者最為適用。但病人或做手術的人,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5、極目:
即極目遠望,晨起選擇空曠、空氣清新的場所進行。身體自然立直,兩目先平視遠處一個目標(最好能避開障礙物,看得越遠越好),如樹梢、塔尖、山峰等。此時盡量放鬆眼睛,堅持1∼2分鐘後,逐漸將視線移近,直至眼前1尺左右(可以抬舉手作目標),注視約1分鐘;而後將視線由近而遠移到原來的目標上。如此反複數次,同時進行深呼吸運動,對調節眼功能有一定好處。夜晚星星高挂時,可以定視或追視遠方的明星,持續數分鐘。
6、眨眼:
靜坐挺胸,雙眼緊閉一會再睜開,利用一開一閉的眨眼來振奮、維護眼肌。如此反覆操作,可活動眼球,促進眼內血液循環,解除眼肌疲乏,益眼醒神。經常有意識眨眼,有利於淚液分泌,對預防乾眼病也有一定效果。
7、養目:
即營養眼目,平時要注意飲食的選擇和搭配,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海產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避免因缺乏某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影響到眼睛健康,造成視力下降。
8、補目: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得血而能視,食用動物眼睛可以睛補睛,以臟補臟,因此多吃動物肝及睛,可有效地保護眼睛,如豬肝雞蛋湯、洋蔥炒豬肝、枸杞燉動物眼、瘦肉燉豬睛、香菇魚頭等,可以常食。
9、惜目:
即用眼不過度,無論男女老少,都要注意節約用眼。如讀書寫字或看電視,不要持續時間過長,一般40∼60分鐘左右即休息5∼10分鐘。
10、護目:
即保護眼睛,不要用沾上油污、灰塵等髒物的手巾去擦眼睛,不要和別人共用毛巾,尤其是不能用有眼病的人的毛巾。平時,在強光下,最好戴墨鏡、茶鏡等護目。兒童和老人不要久處強烈的陽光或燈光下,更不要在強光下讀書看報,看電視時的光度也不要太強。如夏日出遊要戴適合的太陽鏡。另外,各種屈光不正的患者應配合適的眼鏡等。
11、治目:
一旦得了眼病,除注意休息外,還要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如發現眼睛屈光不正,就要通過驗光,選戴合適的眼鏡。
12、動目:
打乒乓球、放風箏、到郊外觀賞景物等,均是「運動眼球」的好方法。
以上諸法可以單獨做,也可任選幾種合做,貴在持之有恆,日久定見成效。
責任編輯: 雨柔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