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醫學首位中國得主:中藥是偉大寶庫(圖)


2015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愛爾蘭醫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與日本醫學家大村智共同獲得。(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5年10月05日訊】2015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於北京時間5日下午5時30分,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是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愛爾蘭醫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與日本醫學家大村智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分別在瘧疾、河盲症及像皮病研究的成就。這也是中國人首次獲得這獎項。

現年高齡84歲的屠呦呦,多年來從事中藥與西藥結合的研究,並於4年前就獲得有諾貝爾風向球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她當時表示,中醫藥絕對是偉大的寶庫,有待挖掘的還相當多,能以現代科技方法進一步來認識中醫藥。

屠呦呦的工作團隊在尋找對抗瘧疾的研究中,結合了中國傳統醫學,並分析多種藥用植物,終於在中國晉代的《肘後備急方》中,發現了抗瘧記錄,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因此自黃花蒿中萃取青蒿素,因而研發出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的新型抗瘧疾藥物。

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的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他父親以《詩經》中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替她命名。

諾貝爾獎委員會一位委員宣稱,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研究成果,將可能有助於扑滅影響全球34億人的疾病。

其實諾貝爾醫學獎也稱為諾貝爾生理學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前所立下之遺囑,每年由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洛琳學院頒發給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上有重大發現或發明者。傳統上,每年都會在12月10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的那一天舉行頒獎典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