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辛苦?為誰甜?(圖)
——再談父母的「天職」
唐代詩人羅隱的七言詩《蜂》引申的主題,寓意遙深,其命意令人耳目一新,尤其令天下父母深思。蜜蜂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反覆詠嘆,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讀此詩讓我們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可以看到現時社會中苦辛人生的影子,在北美社會,甚至可以看到移民北美華人的影子,特別是華人子女的父母。「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當然,作為父母,為了孩子,無論怎麼辛苦,可以說都是在盡「天職」,是無可抱怨的。問題在於父母的辛苦包含著是否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教育動機;父母辛苦了,是否換得「甜」來。
據筆者所知,在北美華人社會存在著諸多困惑。這些困惑是觀念性的、目的性的。反映華人社會在教育子女的價值取向上與北美西人社會有巨大的差別;反映出中西教育觀念與方法的激烈碰撞。人類教育史告訴我們,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易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如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涮不掉的。筆者認為,在教育上,中西的根本差別,是體現在目標上的差別。中國傳統教育的目標仍然為現代中國社會乃至北美華人津津樂道、孜孜以求,其典型是「學而優則仕」。「學仕文化」連綿數千年,無論作為價值取向,還是作為一種普通的價值觀,它產生的社會效應,造成的「仕途」趨向,已經深深波及甚至扎根在許多華人心裏,作為教育孩子的心理主流。從某種意義上講,比中國大陸為甚,因為來到的是陌生的國度,華人子女的家長企盼孩子「早日進入主流」社會,成為「人上人」,好「出人頭地」,希望兒女成龍成鳳,是華人在北美社會顧此不疲的企求。(當然,在北美這個「仕途」與傳統上的「做官」要淡化了許多,已經不再是中國傳統的「仕途」了。)這種企盼就不太顧及孩子的興趣、能力和精力,讓孩子像海綿吸收水份一樣去吸取「博大精深」的知識系列。這可以從一些孩子的日常「學習安排」中窺見一斑。我們看到,許多華人子女比西人子女多許多倍的「課餘負擔」。許多華人子女除了正常的美國學校的學習之外,要上「中文學校」,要「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舞蹈」、「學體操」、「學游泳」、「學法語」……應有盡有。父母把他們的兒女當作鴨子,填鴨式的往嘴裡塞「養料」(這裡不討論孩子們能不能應對,能不能接受)。
我認為,孩子的興趣若不是自然、自願產生的,不是培養出來的,肯定不堪負荷,在心理上抵制,甚至整日疲憊至極。另外相反,例如我的小孫子今年8歲,第一次滑雪就膽大無比,敢從高山往下「放」,姿勢全是自我調整的,還算規範。第二次、第三次是他急切要的,越滑越妙。他說要「代表美國參加冬奧」!?成與不成,難料!但今後的第四次、第N次以及「冬奧」成了動機和動力。父母就是要去發現和培養孩子「天然」的正當合理的需求。
西方人重視的是孩子獨立人格的全面發展,做個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人。我們中國人比較重視的是知識、技能的教育。西人首先重視的是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精神。他們認為,健康的身體是健康精神的前提,物質基礎。而健康的精神中,德行屬於首位,學問則屬於第二位。英國教育哲學家洛克在兩個世紀前就說過:「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屬於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還說:「一個德行的或者有智慧的人,比一個大學者更有無限可貴之處。」在方法上,中國傳統教育注重「誡律」,即硬性規定或告誡,或是「不許做什麼」、「不許越雷池一步」。父母雖然十分「愛護」、「呵護」孩子,「為兒孩做牛馬」;可是,保護孩子的父母為何想不到,這些孩子「在門外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了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無能力。」有的父母以為孩子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魯迅語)在中國人中間,這些現象已是司空見慣。西方人從孩子幼小時,就相信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給予良好的原則和牢固的習慣。說教、告誡、指令、叮囑甚至痛罵都不是教育,教育是實際的培養和訓練,只有在培養和訓練中形成牢固的習慣,才算完成了教育。
中國有「言教者訟,身教者從」的先進理念,即「言教」(說教),是讓孩子知道「是非」(訟),只有「身教」(以身作則)才能使孩子「服從」(跟著做)。但是,遺憾的是,父母的「身教」,(乃至教師、公務員、官員等成人)正是中國家庭(乃至學校、社會)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西方家庭教育十分重視孩子「精神」的形成,及早形成精神,影響孩子一生一世。讓孩子遇事自己去摸索、體驗,如忍耐勞苦、吃苦耐勞,是身體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西方社會的父母,並不那麼注重孩子的欲求,穿衣戴帽,寒暑易節均由他們自己去感受,不像中國人把孩子當成「乖乖兒」,無節制的包辦、疼愛。把盡量滿足孩子的慾望看作是疼愛的表現。孩子的慾望是多方面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原始的、現代的都可能有。但是只有不顧「自己的傾向」而純粹順從理性,才是最好的原則。克制自己的慾望可以說這是一切道德與價值的重要原則的基礎。中國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有個重大的錯誤,就是對於「精神」沒有及時加以充分的注意;精神在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侯沒有習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對子女是一種自然的愛,離開了理智的的嚴密監視,就極容易流於溺愛,對於子女的過失有時由於愛而放縱不管。
人在各種年齡階段有各種不同的慾望,這是正常的,但是,一是不能跨越年齡追求慾望,二是不能讓慾望不接受理智的規範與約束。這中間的區別不在於有沒有慾望,而在於有沒有管束慾望的能力與克制某慾望的動力。在教育孩子時,孩子會須賴以生存的力量和規則,我們成人都應該及時給予他們。精神脆弱是中國父母帶給孩子的致命弱點(學校亦當要負責任)。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受到嚴格的責任感的教育,這需要像西方人那樣培養孩子堅忍、有勇氣的氣概。可以說,堅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和支柱。一個人沒有勇氣是很難盡責的,很難是一個有正直價值的人的品質。堅忍和勇氣使我們抵抗我們所怕的危險和所感到的災禍,對於一個人四面受敵的人生是十分寶貴的品質。我們民族早就存在過,而現在把這種品質丟棄了。現在該重視了,從小就該培養,愈早愈好。真正的堅忍要準備遭受各種各樣的危險。無論遇到什麼災禍都屹立不動。人們常說,「中國孩子是在蜜中長大的」。殊不知,懦弱精神正是「蜜中」養成。其實,培養孩子的大膽精神,不怕危險的最好方法就是要使他們受慣「痛苦」,從觀念上,父母不要每逢看見孩子受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去哀憐他們自己,而且應該間或故意使他們受些痛苦。自古就有這種培養人的方法。
中國孩子的父母可謂含辛茹苦,為了孩子的「成長」,不惜血本,可憐他們的心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但「自以為教育成功」的父母一方面很少注意孩子本身的特徵,另一方面不去「研究」社會環境的需要和影響,只顧埋頭釀蜜,是否換得「甜」來?難道不是做父母的應該慎重思考的嗎?而且千萬不能一代一代的父母像傳遞香火一樣往下傳!?
揚子江更多故事請看﹕
https://m.secretchina.com/taxonomy/18005